長牙寶寶口腔保潔須知
文∕台大醫院牙醫部一般牙科主治醫師 楊湘 執行∕王紹媛
寶寶六、七個月大時,乳牙開始相繼萌發出來,乳牙好壞可能影響日後恆齒發展,因此在寶寶還不會自己刷牙前,照顧者須負起寶寶口腔保衛工作。每次吃完奶後,以適當硬度的小牙刷或棉花棒,來清潔牙齒,確實作好口腔清潔,亦可避免或減少罹患口腔疾病的機會。
寶寶平均約六個月大時從下顎的大門牙開始長牙,但也可能提早到三、四個月,或延後至十一、二個月才長牙,通常前牙會有前後六個月的差異,後牙的差異甚至可達一年。大約到二歲半時便長滿完整的二十顆乳牙。
乳牙長牙順序&時間
乳牙長牙的順序和約略時間如下,原則上是左右對稱,其中上下顎的第一臼齒,及上下顎犬齒的萌牙時間則約略相當。
上排牙齒 長牙時間 長牙順序
正中門牙齒 8~12個月 2
側面門牙 9~13個月 3
犬齒 16~22個月 7
第一大臼齒 13~19個月 5
第二大臼齒 25~33個月 10
下排牙齒 長牙時間 長牙順序
第二大臼齒 23~31個月 9
第一大臼齒 14~18個月 6
犬齒 17~23個月 8
側面門牙 10~16個月 4
正中門牙齒 6~10個月 1
寶寶乳牙長出快慢,會影響咀嚼能力嗎?
每個寶寶的長牙時間,天生的基因便決定了,只有快慢的分別,無關好壞,牙齒萌出的確實時間並不重要,反而是萌出的順序,較有可能影響日後牙齒的咬合關係,但和恆牙比起來,乳牙咬合不良的情形少之又少,所以家長不必太過擔心,倒是乳牙太早長出,若沒有好好照顧,當然蛀牙也就提前報到。若長牙時間大於平均時間一年以上,才需尋求醫師的協助,以X光片檢查來確定牙齒的狀況,極少數案例會有天生缺牙的情形,多與全身性的疾病或家族遺傳有關。
「長牙」時常見口腔問題
寶寶長牙時,牙齦會覺癢癢的,而變得喜歡咬人或咬東西,感覺會較舒服,而在牙齒萌出牙齦的邊緣會有一圈紅紅的發炎現象,稱為萌牙性齒齦炎,寶寶會因此而感覺疼痛,容易煩躁哭鬧,此時可塗抹表面止痛劑來減緩不適,但寶寶的哭鬧可能也不完全和長牙相關,而是寶寶的腦部發育,讓他開始注意外面的有趣世界,稍有不如意,情緒也就不好了。
在剛長牙的同時,也正是寶寶唾液腺發育漸趨成熟的時候,所以會覺得寶寶口水流個不停,而此時來自媽媽的抗體也漸漸消失中,但寶寶自己的免疫系統又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而有發燒的情形;另外這時由於副食品的慢慢加入,容易因食物或飲食習慣的改變,而引起腸胃不適或腹瀉。
寶寶牙齒黃黃的,為什麼?
剛長出的乳牙是白色,但若有黃色的牙菌斑附著其上,牙齒看起來便黃黃的,若牙齒已有脫鈣現象,也會呈現局部的黃或白色斑塊。牙菌斑經由刷牙便可去除,初期的脫鈣可經由唾液內的離子成分,或牙齒表面塗氟來幫助再鈣化。
何謂牙菌斑?
口腔內細菌和食物殘渣所混合形成、附著於牙齒上的黃白色薄膜,其中的細菌和食物,均是造成蛀牙的罪魁禍首。將牙菌斑顯示劑以棉籤塗佈在牙齒上,漱完口後,若在牙齒上仍殘留有紅色的區域,便表示有牙菌斑附著,此時再以牙刷刷除被染成紅色的牙菌斑。
刷牙增進親子互動
幫已長牙寶寶清潔口腔時,可讓寶寶躺在床上,媽媽以面對面的方式來幫寶寶刷牙;媽媽也可以像牙醫師的位置一樣,將雙腿盤起,讓寶寶的頭靠在小腿上,從寶寶頭部後上方來刷牙;或者讓寶寶躺在媽媽大腿上,媽媽從側方幫寶寶刷牙也是不錯的選擇,總之,就是要找到一個媽媽以及幼兒,都覺得舒服放鬆的姿勢。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十種鼓勵寶寶的方法
十種鼓勵寶寶的方法
零至三歲的寶寶還處在最初的成長階段。此階段的寶寶,他的語言發展尚未健全,而且口語的表達能力還很弱,所以他們的言行舉止,大多是模仿身邊照顧者的所作所為,所以,父母親的言行、作為不僅要特別謹慎之外,當?發現?家的小寶貝有良好表現時,也不要吝惜給予孩子“愛的鼓勵”喔!
1、講故事給他聽
寶寶表現不錯時,媽媽可以營造歡樂活潑的氣氛,講故事給寶寶聽,耐心地告訴小寶寶,讓他知道自己行為的好壞與對錯。例如:“寶寶,你好乖,剛剛媽媽看到你把飯都吃光光了,媽媽等一下講故事給你聽”。
2、親密的背與抱
根據西方心理學家研究指出,母嬰之間早期的“依附關係”若是發展良好,對小寶寶日後的人格發展影響深遠。所以媽媽應常以肢體語言來表達對寶寶的愛。當小寶寶有比較好的行為表現時,媽媽可以給寶寶一個親密的擁抱,因為小寶寶可藉由肌膚之親,在愛中成長。
3、帶孩子出門玩耍
事實上,小寶寶在一至三歲時,正是需要健全發展身心的初始階段,一旦寶寶有良好的行為反應時,媽媽可以帶小寶寶出門玩耍,以做為犒賞,一方面能讓小寶寶多多見識外在環境,一方面也能讓寶寶學習到,只要表現良好,媽媽就會帶他出去玩。
4、陪他一起遊戲
小寶寶年紀還小時,需要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寶寶如果在生活作息上可以配合,且都有良好表現時,媽媽可以適時地陪小寶寶玩他喜歡玩的遊戲或玩偶,也可以藉此培養親子感情。
5、親親小寶貝
大多數孩子都喜歡被擁抱及親吻,而透過肌膚之親,可以讓小寶寶更瞭解父母的愛意,因此,如果小寶寶在日常生活中有較好的行為舉止時,媽媽可以適時的親寶寶一下,並讚美他。例如:“寶寶,你在睡覺前有刷牙,媽媽覺得很高興”。然後,媽媽就可以親親他或抱抱他,相信小寶寶會非常高興,以後都會記得,在上床睡覺前,要先刷牙,才能上床睡覺。
6、為寶寶打扮
男寶寶小的時候,若有良好行為及紀律反應時,父母可以有許多額外方式來給予寶寶鼓勵,而女寶寶的媽媽們,則多了一種可以做為鼓勵的方式:例如:“惠惠,媽媽昨天請?把自己換下來的襪子放在桶子裡,不要亂丟,媽媽很高興你記得把襪子放在桶子裡,而沒有亂丟”。然後,媽媽就可以拿出事前為寶寶買好的裝飾品,來幫寶寶打扮的美美的,相信寶寶也會很喜歡。
7、物質的鼓勵
大多數的小朋友都是喜歡收到禮物的,在孩子收到心愛禮物時,總是顯得特別高興,所以父母們有時不妨以物質上的鼓勵,做為方法,直接來獎賞寶寶的正確行為。
8、適量地滿足他的需求
當小寶寶在生活作息中,行為表現符合媽媽的生活規則時,父母可以視情況而定,適量地滿足寶寶的要求,例如:媽媽規定小寶寶每天要在晚上九點鐘準時就寢,有時小寶寶可能達不到,但是,如果有一天,當孩子能夠自律地準時睡覺時,媽媽可以在隔天以其它方式來滿足其所需,例如:帶他去吃他喜歡吃的東西,或看他需要什麼,在適度的範圍內可以滿足他的需求。
9、允許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當孩子的行為及言行都很恰當、合宜時,父母可以允許孩子選擇他想做的事,例如:孩子今天一整天都沒有哭鬧,很乖地聽大人的話,做自己該做的事,或靜靜地在一旁遊戲,父母就可以適時地讓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如:看電視中的兒童節目,或適合兒童觀看的說、唱、跳教學錄影帶等,讓孩子能夠一邊滿足他的需求,知道自己是因為表現合宜,才會得到父母允許自己做想做及喜歡做的事,長期下來,寶寶就能內建一種固定而正確的行為模式。此外,小寶寶在做喜歡做的事時,也算是同時在培養興趣。
10、激發孩子的榮譽心
孩子上幼稚園時,老師覺得寶寶有良好的行為表現,有時候會為孩子蓋“好寶寶章”,讓孩子培養榮譽心。同樣地,在家裡,父母親也可以用這種方式,為小寶寶準備一本小簿子,只要寶寶有好的表現,媽媽可以在上面蓋上一個好寶寶章,象徵性的鼓勵品,來給寶寶做為鼓勵。
零至三歲的寶寶還處在最初的成長階段。此階段的寶寶,他的語言發展尚未健全,而且口語的表達能力還很弱,所以他們的言行舉止,大多是模仿身邊照顧者的所作所為,所以,父母親的言行、作為不僅要特別謹慎之外,當?發現?家的小寶貝有良好表現時,也不要吝惜給予孩子“愛的鼓勵”喔!
1、講故事給他聽
寶寶表現不錯時,媽媽可以營造歡樂活潑的氣氛,講故事給寶寶聽,耐心地告訴小寶寶,讓他知道自己行為的好壞與對錯。例如:“寶寶,你好乖,剛剛媽媽看到你把飯都吃光光了,媽媽等一下講故事給你聽”。
2、親密的背與抱
根據西方心理學家研究指出,母嬰之間早期的“依附關係”若是發展良好,對小寶寶日後的人格發展影響深遠。所以媽媽應常以肢體語言來表達對寶寶的愛。當小寶寶有比較好的行為表現時,媽媽可以給寶寶一個親密的擁抱,因為小寶寶可藉由肌膚之親,在愛中成長。
3、帶孩子出門玩耍
事實上,小寶寶在一至三歲時,正是需要健全發展身心的初始階段,一旦寶寶有良好的行為反應時,媽媽可以帶小寶寶出門玩耍,以做為犒賞,一方面能讓小寶寶多多見識外在環境,一方面也能讓寶寶學習到,只要表現良好,媽媽就會帶他出去玩。
4、陪他一起遊戲
小寶寶年紀還小時,需要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寶寶如果在生活作息上可以配合,且都有良好表現時,媽媽可以適時地陪小寶寶玩他喜歡玩的遊戲或玩偶,也可以藉此培養親子感情。
5、親親小寶貝
大多數孩子都喜歡被擁抱及親吻,而透過肌膚之親,可以讓小寶寶更瞭解父母的愛意,因此,如果小寶寶在日常生活中有較好的行為舉止時,媽媽可以適時的親寶寶一下,並讚美他。例如:“寶寶,你在睡覺前有刷牙,媽媽覺得很高興”。然後,媽媽就可以親親他或抱抱他,相信小寶寶會非常高興,以後都會記得,在上床睡覺前,要先刷牙,才能上床睡覺。
6、為寶寶打扮
男寶寶小的時候,若有良好行為及紀律反應時,父母可以有許多額外方式來給予寶寶鼓勵,而女寶寶的媽媽們,則多了一種可以做為鼓勵的方式:例如:“惠惠,媽媽昨天請?把自己換下來的襪子放在桶子裡,不要亂丟,媽媽很高興你記得把襪子放在桶子裡,而沒有亂丟”。然後,媽媽就可以拿出事前為寶寶買好的裝飾品,來幫寶寶打扮的美美的,相信寶寶也會很喜歡。
7、物質的鼓勵
大多數的小朋友都是喜歡收到禮物的,在孩子收到心愛禮物時,總是顯得特別高興,所以父母們有時不妨以物質上的鼓勵,做為方法,直接來獎賞寶寶的正確行為。
8、適量地滿足他的需求
當小寶寶在生活作息中,行為表現符合媽媽的生活規則時,父母可以視情況而定,適量地滿足寶寶的要求,例如:媽媽規定小寶寶每天要在晚上九點鐘準時就寢,有時小寶寶可能達不到,但是,如果有一天,當孩子能夠自律地準時睡覺時,媽媽可以在隔天以其它方式來滿足其所需,例如:帶他去吃他喜歡吃的東西,或看他需要什麼,在適度的範圍內可以滿足他的需求。
9、允許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當孩子的行為及言行都很恰當、合宜時,父母可以允許孩子選擇他想做的事,例如:孩子今天一整天都沒有哭鬧,很乖地聽大人的話,做自己該做的事,或靜靜地在一旁遊戲,父母就可以適時地讓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如:看電視中的兒童節目,或適合兒童觀看的說、唱、跳教學錄影帶等,讓孩子能夠一邊滿足他的需求,知道自己是因為表現合宜,才會得到父母允許自己做想做及喜歡做的事,長期下來,寶寶就能內建一種固定而正確的行為模式。此外,小寶寶在做喜歡做的事時,也算是同時在培養興趣。
10、激發孩子的榮譽心
孩子上幼稚園時,老師覺得寶寶有良好的行為表現,有時候會為孩子蓋“好寶寶章”,讓孩子培養榮譽心。同樣地,在家裡,父母親也可以用這種方式,為小寶寶準備一本小簿子,只要寶寶有好的表現,媽媽可以在上面蓋上一個好寶寶章,象徵性的鼓勵品,來給寶寶做為鼓勵。
讓寶寶從小有自信的28個方法
讓寶寶從小有自信的28個方法
1 認真對待寶寶的要求。
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當他在電話裡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 奶。」你在外面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嗎?」
2 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週末帶寶寶出遊,徵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裡?」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範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3 不要嘲笑寶寶說錯的話
寶寶剛學說話,發音不準確的時候。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寶寶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4 認真對待寶寶的提問
寶寶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 用商量的口氣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 給寶寶一個展示作品的空間
讓寶寶在家中最醒目的牆面上張貼他的塗鴉之作;在櫃子上為寶寶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小製作。榮譽感最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7 給寶寶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域
給寶寶一個房間,沒有條件的,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不受束縛的小天地。因為擁有自己的「領域」,讓他心中充滿自信。
8 媽媽的寬容是培養寶寶自信的土壤
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裡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寶寶,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並且跟他一起做。
9 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不對寶寶說:「妹妹已經會數數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總是拿比他強的孩子來和他比較,最能挫敗孩子的自信。
10 讓寶寶偶爾幫幫忙
帶寶寶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裡,讓他交給收銀員。他還不會算賬,但至少讓他知道錢能買東西。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1 讓寶寶選擇自己的衣服
給寶寶購買衣物,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顏色你並不喜歡,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12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卡通節目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卡通節目,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台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13 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讓寶寶獨立清洗自己的杯子、小手帕,哪怕洗不乾淨。孩子的自信來自於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14 鼓勵寶寶表演
當寶寶表演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鍊他敢於從容登台表演,就是鍛鍊他的自信心。
15 讓寶寶多和同齡人玩耍
讓寶寶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培養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信心。
16 幫助寶寶擬訂詳細計劃,並提醒他執行
比如幫寶寶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商時間。執行時提醒他:「寶寶,我們現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
17 寶寶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制止他
孩子喜歡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你制止他的興趣,也就挫了他探索的信心。
18 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遇到困難,讓孩子自己解決
孩子在拼七巧板時遇到困難,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戰勝困難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19 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要具體表揚
和孩子相處時,經常尋找值得讚許的具體理由,用讚許的語言鼓勵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揚孩子。可以說:「寶寶知道自己小便了,有進步了。」不要說:「寶寶你真聰明,媽媽好喜歡你。」具體的稱讚給他自信,空洞的表揚會讓他自大。
20 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承諾
本來並不想帶他去麥當勞,卻隨口答應他去,承諾了卻不去實現。你的失信讓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對你的信任。
21 幫助寶寶發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
寶寶是急性子,就鍛鍊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鍊他的條理性。強迫他改變個性會讓你對他失去信心,更讓他失去自信。
22 教他從小認可自己的長相
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於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23 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支持他自己夢想做的事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才幹和能力,他才會更有自信。
24 盡量讓寶寶在生活中脫離依賴
上幼兒園要準時,爭取讓鬧鐘叫醒他而不是媽媽一遍遍呼喚。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沒有依靠的處境中充滿自信。
25 讓寶寶從小多接近大自然
帶寶寶旅遊時多給他講述所遇到的動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種知識。見多識廣才能自信倍增。
26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的過錯
辱罵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7 寶寶遭遇挫折,用緩和的語氣同他一起分析這次經歷,下次就不會有同樣的錯誤。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28 父母遵循合理的行為標準,做受人尊敬的人;父母在社會中不受人尊重,最損傷孩子的自信心。
1 認真對待寶寶的要求。
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當他在電話裡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 奶。」你在外面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嗎?」
2 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週末帶寶寶出遊,徵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裡?」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範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3 不要嘲笑寶寶說錯的話
寶寶剛學說話,發音不準確的時候。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寶寶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4 認真對待寶寶的提問
寶寶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 用商量的口氣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 給寶寶一個展示作品的空間
讓寶寶在家中最醒目的牆面上張貼他的塗鴉之作;在櫃子上為寶寶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小製作。榮譽感最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7 給寶寶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域
給寶寶一個房間,沒有條件的,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不受束縛的小天地。因為擁有自己的「領域」,讓他心中充滿自信。
8 媽媽的寬容是培養寶寶自信的土壤
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裡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寶寶,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並且跟他一起做。
9 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不對寶寶說:「妹妹已經會數數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總是拿比他強的孩子來和他比較,最能挫敗孩子的自信。
10 讓寶寶偶爾幫幫忙
帶寶寶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裡,讓他交給收銀員。他還不會算賬,但至少讓他知道錢能買東西。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1 讓寶寶選擇自己的衣服
給寶寶購買衣物,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顏色你並不喜歡,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12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卡通節目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卡通節目,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台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13 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讓寶寶獨立清洗自己的杯子、小手帕,哪怕洗不乾淨。孩子的自信來自於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14 鼓勵寶寶表演
當寶寶表演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鍊他敢於從容登台表演,就是鍛鍊他的自信心。
15 讓寶寶多和同齡人玩耍
讓寶寶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培養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信心。
16 幫助寶寶擬訂詳細計劃,並提醒他執行
比如幫寶寶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商時間。執行時提醒他:「寶寶,我們現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
17 寶寶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制止他
孩子喜歡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你制止他的興趣,也就挫了他探索的信心。
18 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遇到困難,讓孩子自己解決
孩子在拼七巧板時遇到困難,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戰勝困難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19 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要具體表揚
和孩子相處時,經常尋找值得讚許的具體理由,用讚許的語言鼓勵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揚孩子。可以說:「寶寶知道自己小便了,有進步了。」不要說:「寶寶你真聰明,媽媽好喜歡你。」具體的稱讚給他自信,空洞的表揚會讓他自大。
20 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承諾
本來並不想帶他去麥當勞,卻隨口答應他去,承諾了卻不去實現。你的失信讓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對你的信任。
21 幫助寶寶發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
寶寶是急性子,就鍛鍊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鍊他的條理性。強迫他改變個性會讓你對他失去信心,更讓他失去自信。
22 教他從小認可自己的長相
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於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23 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支持他自己夢想做的事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才幹和能力,他才會更有自信。
24 盡量讓寶寶在生活中脫離依賴
上幼兒園要準時,爭取讓鬧鐘叫醒他而不是媽媽一遍遍呼喚。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沒有依靠的處境中充滿自信。
25 讓寶寶從小多接近大自然
帶寶寶旅遊時多給他講述所遇到的動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種知識。見多識廣才能自信倍增。
26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的過錯
辱罵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7 寶寶遭遇挫折,用緩和的語氣同他一起分析這次經歷,下次就不會有同樣的錯誤。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28 父母遵循合理的行為標準,做受人尊敬的人;父母在社會中不受人尊重,最損傷孩子的自信心。
36種方法教出資優小孩
36種方法教出資優小孩
摘自聰明寶寶電子報
文/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講師 羅文喬 〈內容改編整理自Thomas Armstrong博士所撰寫的”50 Ways to Bring Out Your Child's Best”〉
傳統的智力評量大多是以單一智慧的方式進行。美國哈佛大學Howard Gardner教授所提出的多元智慧理論證實,幼兒的智慧會展現在不同領域(包括:語言、邏輯數學、空間、音樂、肢體動覺、人際、內省、自然觀察等智能)之中。在現在多元化的社會中,也需要多元的人才,各自發揮不同的智慧。
兒童的發展有兩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一是遺傳,另一個則是環境。遺傳受到父母親的基因決定不可控制,但遺傳還需要在對的時間,有適合的環境做配合,才能將幼兒真正的能力展現出來。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幼兒並不需要成人的教導。成人要做的只是為幼兒預備一個對的環境,在這環境中的空間佈置、成人、玩具等所有的一切都會對幼兒的發展造成關鍵性的影響。在此提出以下幾點給父母的建議,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因為父母的幫助,而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1.讓你的孩子有機會探索自己的興趣。(認識自己)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單向的學習方式讓大部分的人習慣於接受,無法從學習中發覺自己的興趣所在。培養個人的興趣可以為生活帶來許多樂趣。所以,成人應提供孩子豐富的環境,同時允許孩子依自己的方式及步調去學習與探索。在學習的過程中成人避免為孩子帶來壓力造成反效果.營造愉快的學習經驗,先引發孩子對於學習的動機才能找出真正興趣所在。
2.讓孩子接觸各種類型的活動,激發孩子潛在的天賦。(潛能開發)提供幼兒接觸各種不同類型活動的機會,如﹕音樂、藝術的欣賞、動植物的照顧、天文地質的探索、身體律動的練習等,不要預設孩子該學得多少的結果,成人可以從旁觀察在不同領域的學習活動中去發覺幼兒的潛在能力。如:在進行音樂欣賞時,對於旋律節奏特別有反應的孩子,可能代表他在音樂方面是有潛能的。而常常蹲在路邊觀察昆蟲活動的孩子,可能對於動物部分的學習是特別敏銳的。
3.允許你的孩子犯錯。(培養正確的判斷力)幼兒由於擁有的知識不夠豐富加上邏輯思考能力不成熟,因此常常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但隨著身心的成長及知識的增加,孩子也能擁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定。在這個過程中經驗的累積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孩子必須有機會練習如何做決定。但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會發生做出錯誤判斷的情況,如:在寒冷的冬天卻選擇穿短袖的衣服等.在成人適當的輔導之下,這些錯誤的經驗將會是幫助孩子有一天能做出正確決定的重要基礎。
4.經常對孩子提出開放式的問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問題可以引發孩子對於周遭環境的好奇心,讓孩子動頭腦思考。但問問題的方式很重要。Yes/No類型的問句無法真正助長幼兒進行思考,如:是不是這樣?對不對,好不好?最好的提問方式應該是採用開放式的問句,如:你覺得怎樣呢?你有沒有什么辦法?為什么會出現彩虹?開放式的發問方式可以從孩子的回應中知道孩子是否真正瞭解問題的意思並達到幫助幼兒思考的目的。
5.計畫一項特殊的家庭項目。(促進親子關係及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利用節慶,特殊的日子或是想一個大家都有興趣的主題,全家人共同設計進行一個活動,如:說故事接龍,角色交換日等,分享全家人的創造力,也可以喚醒和開發孩子另一方面的潛能。
6.不要強迫孩子學習(建立愉快的學習經驗)現代的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好,每天幫孩子排滿了各式各樣的課後輔導課程及才藝的學習。卻沒有問過孩子是否有學習的意願。主動的有意願的學習才能讓孩子發展出專注力,而專注力是學習的重要條件,被威脅強迫的去上各種課程非但對於孩子沒有任何幫助還可能有不愉快的經驗影響日後的學習。因此,成人要做的不是強迫而是鼓勵,引發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進而主動學習。
7.你可以對孩子有期待,但是必須是合理的。(依幼兒自己的步調成長)每一位父母親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高人一等的優異表現與成就,因此容易對孩子產生過高的期望。超越孩子能力太多的期待一下子就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無能便會放棄,如果父母親能瞭解自己孩子的實力給予適當的期待,等孩子達到目標之後再提升標準,很容易便可以達到目標。
8.與孩子分享你的工作。(促進親子關係)在美國的許多城市設有爸爸日媽媽日.。在這一天讓爸爸媽媽帶著他們的孩子一起去上班,讓孩子有機會瞭解父母工作的內容及辛苦,對於親子關係的互動有很大的幫助。父母認真的工作態度也會成為孩子的典範。另外也會讓親子互動增加許多的話題。
9.為孩子提供一個感官豐富的環境。(敏銳的感官能力)0-4歲是幼兒感官發展最敏銳的階段,需要各種的感官刺激幫助其概念的發展。父母在家中可以提供孩子各種運用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探索環境的機會,如:引起視覺探索的圖形,可供觸摸的不同材質的地板或牆面,能夠動手操作的各種玩具教具及日常用具,聽得到各種不同的聲音刺激,豐富的感官刺激經驗是幼兒在未來發展抽象化概念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依據。
10.保持你自己的學習熱忱,孩子會受到你的影響。(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許多父母常一天到晚叮嚀孩子要念書要認真,卻不見得有效果。最好的方式其實是透過身教影響孩子。父母本身能夠常常保持對於學習的熱忱及新知探索的渴望,將會透過身教深深的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
11.不要給孩子貼標籤。(自我概念的發展)學齡前是幼兒自我概念發展的關鍵期,還未清楚建立自我概念的幼兒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因此,隨便給孩子貼上標籤(如:你還小,等你長大就會了),很容易讓孩子的能力及發展受到限制。
12.全家人經常一起玩遊戲。(促進親子關係)幼兒的生活即遊戲,遊戲即生活。他們天生就具備有遊戲的能力。透過遊戲幼兒可以展現他的能力並進行學習。成人在參與幼兒遊戲的過程中,可以透過觀察瞭解幼兒的能力及針對其需要協助的部分進行輔導。
13.親子共讀。(培養良好的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必須從小養成。根據一項研究,在孩子童年早期經常有機會坐在成人膝上聽故事、看故事的孩子,長大之後較容易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14.使用一些幽默,笑話和有趣的故事以激勵孩子的創造力。(發展創造力)
15.不要對孩子做的事情有過多的挑剔和評斷。(增強孩子好的行為)當孩子拿著他的作品與你分享,滿心期待能得到你的肯定時,千萬不要用成人的高標準來評斷。學齡前的幼兒尚未脫離自我中心的階段,成人任何一句批評的話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成人應學習多使用能傳遞正向訊息的語言(如:你用了好多的顏色、有紅色、藍色和黃色。色彩真豐富),儘量減少使用負向語言(如:你怎么畫得這么亂,顏色太多了。)正向的訊息能讓孩子獲得鼓勵,繼續表現良好的行為。但負向的訊息卻會讓孩子停滯,退縮不敢往前進。
16.幫助孩子學習使用家裏,學校和公共圖書館的電腦設備。(增進學習的能力)在這個科技進步的時代中,若能善加利用媒體科技,即使不出門也能知道天下 事.學齡的孩子可以學習使用電腦,運用科技的進步讓孩子的視野觸角伸得更遠更廣。
17.與孩子談話並學習傾聽。(情緒的抒發)每天花一點時間與孩子談天是很重要的。藉由談天的過程瞭解孩子的想法及需要。在這過程中成人需要學習傾聽的技巧,許多的父母還沒有等孩子把話 說完就急著要糾正孩子錯誤的觀念。這種舉動會讓孩子不願意再與你分享她的想法,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
18.當孩子完成家事,給予肯定。(培養責任心)2-4歲的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因此開始對做家事充滿了興趣,成人若能為孩子預備適合的工具(如:小尺寸的掃把托把吸塵器等)並且給予孩子適當的工作範圍(幼兒能力可以完成的部分)。孩子可以從做家事中逐漸發展出責任感。
19.全家一起外出遊覽新的地方。(擴大孩子的視野,增廣見聞)放假時全家一起外出旅遊,除了可以藉由愉快的氣氛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之外,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也能擴大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知識.為了讓每一次的旅行都能讓孩子收穫滿滿,建議成人在一開始就讓孩子參與旅行的計畫,全家人一起收集資料,討論行程的路線,並事先對於當地的文化做一番瞭解.真正抵達時當地對於一定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行程中成人也應該鼓勵孩子多運用其感官做觀察及比較並發現異同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
20.提供孩子扮演類型的玩具。(促進社會行為及想像力的發展)如:洋娃娃、絨毛動物、偶、廚房用具、各行各業的工具及服裝等,幼兒透過扮演遊戲中角色的扮演學習社會性行為,瞭解社會真實的樣子。成人可以在家中的一個角落為孩子佈置一個扮演區,只需用矮櫃做一個簡單的區隔或找一個裝大型電器用品(如:冰箱)堅固的紙箱,在其中擺放幼兒扮演所需的道具,(道具必須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幼兒才會知道如何使用)
21.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可以做白日夢和幻想。(激發創造力)允許孩子有成人期望以外的答案,這些答案很可能是創造力的來源。
22.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人士生平的勵志類故事。(提供好的學習模範)幼兒吸收性心智的特質讓幼兒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環境中所提供的成功典範故事分享,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影響幼兒的思考模式和行為表現。
23.不要用酬勞賄賂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幼兒需要鼓勵以促進良好行為的表現,鼓勵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型式。其中最不適切的則是用物質來鼓勵孩子。這樣的鼓勵方式會讓幼兒產生錯誤的價值觀,而且人對於物質的欲望是無止盡的。
24. 建議孩子加入他感興趣的小團體。(促進社會行為發展)團體生活可以幫助孩子脫離自我中心的想法,調整自己的態度,表現出符合社會期望的行為。成人可以協助幼兒選擇一個團體,如:教會中的主日學學校、幼兒音樂班或社區中所成立的親子互動團體。透過團體的互動幼兒漸漸發展出社會生活的技巧並達到社會化。
25.和孩子討論新聞以激發他的興趣。(關心社會)以適合幼兒的方式與其討論新聞時事,能幫助幼兒融入社會生活,瞭解自己也是社會的一員五花八門的新聞內容能引發孩子對於社會的關心。不過在引導幼兒關心社會的同時,成人也要注意到有些未經處理的新聞畫面及題材是否會對於孩子造成心靈上的傷害.。
26.不要有刻板性別印象。(兩性教育)在現代的真實生活中有許多打破傳統刻板印象的事情,許多在以前由男生擔任的工作現在也可以由女生來做(如:火車司機),許多女生從事的工作現在也可以由男生擔任(如:護士)。成人提供給孩子的玩具和遊戲不要過分強調刻板性別角色,以免與幼兒在現實生活中所見有落差,同時也讓孩子發展正確的兩性關係。
27.避免拿孩子與其他人比較。(尊重個別差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其獨特的能力與性格。因此沒有任何一套標準可以適用在所有孩子的身上,成人更不應該拿孩子做比較。父母只要幫助孩子與自己過去的行為作比較即可。
28.做一對有原則的父母親。(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年齡小的孩子由於環境都很陌生,因此需要一些簡單明確的規則可以依循,特別是有關常規的建立。孩子是否能夠清楚知道規則與父母是否能堅持自己的原則有密契的關係。成人若能堅持原則就可以清楚的讓孩子知道對與錯。
29.給孩子買一些能展現其優點的禮物。(增進自信心)能展現幼兒優點的禮物,可以為幼兒製造成功的機會,增進幼兒的自信心。
30.鼓勵孩子思考他的未來。(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成人可以啟發他的思考,但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該如何做。
31.把家裏變成學習的地方。(促進心智的發展)幼兒的心智發展必需從做中學。因此應善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機會,幫助幼兒有效的學習。例如:廚房可以是很好的學習數學及科學的地方,洗澡時可以學習浮與沉的概
念,照顧動物的活動讓幼兒能認識動物的構造和習性。
32.教導孩子相信自己的直覺和信任自己的能力。(自信心的建立)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多多讚美幼兒並肯定其能力。當孩子知道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就會充滿自信。
33.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培養幼兒做決定的能力,和獨立自主的能力)選擇的專案不需要很多,太多的選項容易讓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做決定。當孩子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導致不好的結果時,孩子會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如
何做出正確決定的技巧。
34.在家裏設置一個放置孩子作品的角落。(表現自己)固定的作品展示區讓孩子學習大方的表現自己的能力,和他人討論自己的作品,增加與他人互動的話題及語言學習的機會。
35.鼓勵孩子處理他遇到的困難,幫助他學習如何解決遇到的困難。(培養邏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多數的孩子遇到問題時都會直接尋求成人的協助,太會幫助孩子處理問題的成人往往教出依賴心很重的小孩。成
人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他們也能夠自己處理一些不太複雜的問題。因此成人應該從旁輔導,給孩子機會自己學習解決問題。
36.能接受孩子的一切,包括優點與缺點。(學習尊重及欣賞每個人的差異)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尊重每一個孩子的不同之處,學習去欣賞每一位孩子的優點,如:莉莉在記憶方面的學習成果雖然不佳,但他在理解力
的部分表現良好,並包容及幫助孩子改善其缺點。花些時間想一想這些缺點真的非改不可嗎?有時候換一個角度思考會發現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嚴重。
〈編按:原文提供的50項原則,由於部份屬性類似,因此幼教專家羅文喬老師特別做整合、補充說明,歸類成36種原則。〉
摘自聰明寶寶電子報
文/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講師 羅文喬 〈內容改編整理自Thomas Armstrong博士所撰寫的”50 Ways to Bring Out Your Child's Best”〉
傳統的智力評量大多是以單一智慧的方式進行。美國哈佛大學Howard Gardner教授所提出的多元智慧理論證實,幼兒的智慧會展現在不同領域(包括:語言、邏輯數學、空間、音樂、肢體動覺、人際、內省、自然觀察等智能)之中。在現在多元化的社會中,也需要多元的人才,各自發揮不同的智慧。
兒童的發展有兩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一是遺傳,另一個則是環境。遺傳受到父母親的基因決定不可控制,但遺傳還需要在對的時間,有適合的環境做配合,才能將幼兒真正的能力展現出來。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幼兒並不需要成人的教導。成人要做的只是為幼兒預備一個對的環境,在這環境中的空間佈置、成人、玩具等所有的一切都會對幼兒的發展造成關鍵性的影響。在此提出以下幾點給父母的建議,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因為父母的幫助,而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1.讓你的孩子有機會探索自己的興趣。(認識自己)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單向的學習方式讓大部分的人習慣於接受,無法從學習中發覺自己的興趣所在。培養個人的興趣可以為生活帶來許多樂趣。所以,成人應提供孩子豐富的環境,同時允許孩子依自己的方式及步調去學習與探索。在學習的過程中成人避免為孩子帶來壓力造成反效果.營造愉快的學習經驗,先引發孩子對於學習的動機才能找出真正興趣所在。
2.讓孩子接觸各種類型的活動,激發孩子潛在的天賦。(潛能開發)提供幼兒接觸各種不同類型活動的機會,如﹕音樂、藝術的欣賞、動植物的照顧、天文地質的探索、身體律動的練習等,不要預設孩子該學得多少的結果,成人可以從旁觀察在不同領域的學習活動中去發覺幼兒的潛在能力。如:在進行音樂欣賞時,對於旋律節奏特別有反應的孩子,可能代表他在音樂方面是有潛能的。而常常蹲在路邊觀察昆蟲活動的孩子,可能對於動物部分的學習是特別敏銳的。
3.允許你的孩子犯錯。(培養正確的判斷力)幼兒由於擁有的知識不夠豐富加上邏輯思考能力不成熟,因此常常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但隨著身心的成長及知識的增加,孩子也能擁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定。在這個過程中經驗的累積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孩子必須有機會練習如何做決定。但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會發生做出錯誤判斷的情況,如:在寒冷的冬天卻選擇穿短袖的衣服等.在成人適當的輔導之下,這些錯誤的經驗將會是幫助孩子有一天能做出正確決定的重要基礎。
4.經常對孩子提出開放式的問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問題可以引發孩子對於周遭環境的好奇心,讓孩子動頭腦思考。但問問題的方式很重要。Yes/No類型的問句無法真正助長幼兒進行思考,如:是不是這樣?對不對,好不好?最好的提問方式應該是採用開放式的問句,如:你覺得怎樣呢?你有沒有什么辦法?為什么會出現彩虹?開放式的發問方式可以從孩子的回應中知道孩子是否真正瞭解問題的意思並達到幫助幼兒思考的目的。
5.計畫一項特殊的家庭項目。(促進親子關係及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利用節慶,特殊的日子或是想一個大家都有興趣的主題,全家人共同設計進行一個活動,如:說故事接龍,角色交換日等,分享全家人的創造力,也可以喚醒和開發孩子另一方面的潛能。
6.不要強迫孩子學習(建立愉快的學習經驗)現代的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好,每天幫孩子排滿了各式各樣的課後輔導課程及才藝的學習。卻沒有問過孩子是否有學習的意願。主動的有意願的學習才能讓孩子發展出專注力,而專注力是學習的重要條件,被威脅強迫的去上各種課程非但對於孩子沒有任何幫助還可能有不愉快的經驗影響日後的學習。因此,成人要做的不是強迫而是鼓勵,引發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進而主動學習。
7.你可以對孩子有期待,但是必須是合理的。(依幼兒自己的步調成長)每一位父母親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高人一等的優異表現與成就,因此容易對孩子產生過高的期望。超越孩子能力太多的期待一下子就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無能便會放棄,如果父母親能瞭解自己孩子的實力給予適當的期待,等孩子達到目標之後再提升標準,很容易便可以達到目標。
8.與孩子分享你的工作。(促進親子關係)在美國的許多城市設有爸爸日媽媽日.。在這一天讓爸爸媽媽帶著他們的孩子一起去上班,讓孩子有機會瞭解父母工作的內容及辛苦,對於親子關係的互動有很大的幫助。父母認真的工作態度也會成為孩子的典範。另外也會讓親子互動增加許多的話題。
9.為孩子提供一個感官豐富的環境。(敏銳的感官能力)0-4歲是幼兒感官發展最敏銳的階段,需要各種的感官刺激幫助其概念的發展。父母在家中可以提供孩子各種運用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探索環境的機會,如:引起視覺探索的圖形,可供觸摸的不同材質的地板或牆面,能夠動手操作的各種玩具教具及日常用具,聽得到各種不同的聲音刺激,豐富的感官刺激經驗是幼兒在未來發展抽象化概念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依據。
10.保持你自己的學習熱忱,孩子會受到你的影響。(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許多父母常一天到晚叮嚀孩子要念書要認真,卻不見得有效果。最好的方式其實是透過身教影響孩子。父母本身能夠常常保持對於學習的熱忱及新知探索的渴望,將會透過身教深深的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
11.不要給孩子貼標籤。(自我概念的發展)學齡前是幼兒自我概念發展的關鍵期,還未清楚建立自我概念的幼兒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因此,隨便給孩子貼上標籤(如:你還小,等你長大就會了),很容易讓孩子的能力及發展受到限制。
12.全家人經常一起玩遊戲。(促進親子關係)幼兒的生活即遊戲,遊戲即生活。他們天生就具備有遊戲的能力。透過遊戲幼兒可以展現他的能力並進行學習。成人在參與幼兒遊戲的過程中,可以透過觀察瞭解幼兒的能力及針對其需要協助的部分進行輔導。
13.親子共讀。(培養良好的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必須從小養成。根據一項研究,在孩子童年早期經常有機會坐在成人膝上聽故事、看故事的孩子,長大之後較容易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14.使用一些幽默,笑話和有趣的故事以激勵孩子的創造力。(發展創造力)
15.不要對孩子做的事情有過多的挑剔和評斷。(增強孩子好的行為)當孩子拿著他的作品與你分享,滿心期待能得到你的肯定時,千萬不要用成人的高標準來評斷。學齡前的幼兒尚未脫離自我中心的階段,成人任何一句批評的話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成人應學習多使用能傳遞正向訊息的語言(如:你用了好多的顏色、有紅色、藍色和黃色。色彩真豐富),儘量減少使用負向語言(如:你怎么畫得這么亂,顏色太多了。)正向的訊息能讓孩子獲得鼓勵,繼續表現良好的行為。但負向的訊息卻會讓孩子停滯,退縮不敢往前進。
16.幫助孩子學習使用家裏,學校和公共圖書館的電腦設備。(增進學習的能力)在這個科技進步的時代中,若能善加利用媒體科技,即使不出門也能知道天下 事.學齡的孩子可以學習使用電腦,運用科技的進步讓孩子的視野觸角伸得更遠更廣。
17.與孩子談話並學習傾聽。(情緒的抒發)每天花一點時間與孩子談天是很重要的。藉由談天的過程瞭解孩子的想法及需要。在這過程中成人需要學習傾聽的技巧,許多的父母還沒有等孩子把話 說完就急著要糾正孩子錯誤的觀念。這種舉動會讓孩子不願意再與你分享她的想法,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
18.當孩子完成家事,給予肯定。(培養責任心)2-4歲的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因此開始對做家事充滿了興趣,成人若能為孩子預備適合的工具(如:小尺寸的掃把托把吸塵器等)並且給予孩子適當的工作範圍(幼兒能力可以完成的部分)。孩子可以從做家事中逐漸發展出責任感。
19.全家一起外出遊覽新的地方。(擴大孩子的視野,增廣見聞)放假時全家一起外出旅遊,除了可以藉由愉快的氣氛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之外,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也能擴大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知識.為了讓每一次的旅行都能讓孩子收穫滿滿,建議成人在一開始就讓孩子參與旅行的計畫,全家人一起收集資料,討論行程的路線,並事先對於當地的文化做一番瞭解.真正抵達時當地對於一定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行程中成人也應該鼓勵孩子多運用其感官做觀察及比較並發現異同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
20.提供孩子扮演類型的玩具。(促進社會行為及想像力的發展)如:洋娃娃、絨毛動物、偶、廚房用具、各行各業的工具及服裝等,幼兒透過扮演遊戲中角色的扮演學習社會性行為,瞭解社會真實的樣子。成人可以在家中的一個角落為孩子佈置一個扮演區,只需用矮櫃做一個簡單的區隔或找一個裝大型電器用品(如:冰箱)堅固的紙箱,在其中擺放幼兒扮演所需的道具,(道具必須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幼兒才會知道如何使用)
21.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可以做白日夢和幻想。(激發創造力)允許孩子有成人期望以外的答案,這些答案很可能是創造力的來源。
22.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人士生平的勵志類故事。(提供好的學習模範)幼兒吸收性心智的特質讓幼兒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環境中所提供的成功典範故事分享,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影響幼兒的思考模式和行為表現。
23.不要用酬勞賄賂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幼兒需要鼓勵以促進良好行為的表現,鼓勵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型式。其中最不適切的則是用物質來鼓勵孩子。這樣的鼓勵方式會讓幼兒產生錯誤的價值觀,而且人對於物質的欲望是無止盡的。
24. 建議孩子加入他感興趣的小團體。(促進社會行為發展)團體生活可以幫助孩子脫離自我中心的想法,調整自己的態度,表現出符合社會期望的行為。成人可以協助幼兒選擇一個團體,如:教會中的主日學學校、幼兒音樂班或社區中所成立的親子互動團體。透過團體的互動幼兒漸漸發展出社會生活的技巧並達到社會化。
25.和孩子討論新聞以激發他的興趣。(關心社會)以適合幼兒的方式與其討論新聞時事,能幫助幼兒融入社會生活,瞭解自己也是社會的一員五花八門的新聞內容能引發孩子對於社會的關心。不過在引導幼兒關心社會的同時,成人也要注意到有些未經處理的新聞畫面及題材是否會對於孩子造成心靈上的傷害.。
26.不要有刻板性別印象。(兩性教育)在現代的真實生活中有許多打破傳統刻板印象的事情,許多在以前由男生擔任的工作現在也可以由女生來做(如:火車司機),許多女生從事的工作現在也可以由男生擔任(如:護士)。成人提供給孩子的玩具和遊戲不要過分強調刻板性別角色,以免與幼兒在現實生活中所見有落差,同時也讓孩子發展正確的兩性關係。
27.避免拿孩子與其他人比較。(尊重個別差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其獨特的能力與性格。因此沒有任何一套標準可以適用在所有孩子的身上,成人更不應該拿孩子做比較。父母只要幫助孩子與自己過去的行為作比較即可。
28.做一對有原則的父母親。(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年齡小的孩子由於環境都很陌生,因此需要一些簡單明確的規則可以依循,特別是有關常規的建立。孩子是否能夠清楚知道規則與父母是否能堅持自己的原則有密契的關係。成人若能堅持原則就可以清楚的讓孩子知道對與錯。
29.給孩子買一些能展現其優點的禮物。(增進自信心)能展現幼兒優點的禮物,可以為幼兒製造成功的機會,增進幼兒的自信心。
30.鼓勵孩子思考他的未來。(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成人可以啟發他的思考,但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該如何做。
31.把家裏變成學習的地方。(促進心智的發展)幼兒的心智發展必需從做中學。因此應善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機會,幫助幼兒有效的學習。例如:廚房可以是很好的學習數學及科學的地方,洗澡時可以學習浮與沉的概
念,照顧動物的活動讓幼兒能認識動物的構造和習性。
32.教導孩子相信自己的直覺和信任自己的能力。(自信心的建立)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多多讚美幼兒並肯定其能力。當孩子知道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就會充滿自信。
33.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培養幼兒做決定的能力,和獨立自主的能力)選擇的專案不需要很多,太多的選項容易讓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做決定。當孩子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導致不好的結果時,孩子會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如
何做出正確決定的技巧。
34.在家裏設置一個放置孩子作品的角落。(表現自己)固定的作品展示區讓孩子學習大方的表現自己的能力,和他人討論自己的作品,增加與他人互動的話題及語言學習的機會。
35.鼓勵孩子處理他遇到的困難,幫助他學習如何解決遇到的困難。(培養邏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多數的孩子遇到問題時都會直接尋求成人的協助,太會幫助孩子處理問題的成人往往教出依賴心很重的小孩。成
人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他們也能夠自己處理一些不太複雜的問題。因此成人應該從旁輔導,給孩子機會自己學習解決問題。
36.能接受孩子的一切,包括優點與缺點。(學習尊重及欣賞每個人的差異)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尊重每一個孩子的不同之處,學習去欣賞每一位孩子的優點,如:莉莉在記憶方面的學習成果雖然不佳,但他在理解力
的部分表現良好,並包容及幫助孩子改善其缺點。花些時間想一想這些缺點真的非改不可嗎?有時候換一個角度思考會發現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嚴重。
〈編按:原文提供的50項原則,由於部份屬性類似,因此幼教專家羅文喬老師特別做整合、補充說明,歸類成36種原則。〉
1-12個月寶寶的遊戲與智力開發
1-12個月寶寶的遊戲與智力開發
1個月寶寶的遊戲與玩具
寶寶按摩操(皮膚觸覺,情緒/社交)
在寶寶睡醒的時候或是換尿布的時候,媽媽可以給寶寶做做按摩操,雙手搓熱,輕輕地從上至下按摩寶寶的四肢、手腳、胸腹、後背,動作要輕柔。同時可以輕喚寶寶的名字,告訴他你在做什麼,或為他念一段上口的童謠。寶寶會因此感到舒適和愉快,並且可以促進寶寶的
血液循環。這種按摩每天可以進行5至6次,每次3至5分鐘。
如果冬季室內溫度較低,可以給寶寶蓋上一層薄被,隔著薄被進行按摩,以免寶寶著涼。
手指按摩(精細動作,情緒/社交)
媽媽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可以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用另外一隻手輕輕按摩寶寶的小手指頭,或者把手指給他,讓寶寶緊緊地握住。這樣可以刺激寶寶的神經末梢,有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及手指靈巧;也可以增進母子感情,讓寶寶獲得安全感。
抬抬頭(肢體動作)
學會抬頭可以擴大寶寶的視野,促進智力發育。方法有三種:一是將寶寶豎直抱起來,*在他*的肩頭,慢慢讓他的頭部離開,自然豎立幾秒鐘。可以在每次喂完奶後進行。二是讓寶寶趴在床上,頭偏向一側,然後在另一側呼喚或逗引他,讓他把頭抬起片刻;三是讓寶寶面對面趴在你的身上,把他的頭扶正,然後由斜*姿勢慢慢躺平,寶寶會自然地努力抬頭。注意寶寶剛吃飽時,不要俯臥;練習抬頭時間不能長,以一兩分鐘為宜;事後要讓寶寶仰臥休息。
爬呀爬(肢體動作)
每天給寶寶洗完澡或做按摩操後,讓寶寶俯臥在床上,儘管他還抬不起頭來,但是當你用手抵住寶寶的小腳板時,他就會向後用勁蹬,以腹部為支點向前爬行。這是寶寶先天具有的爬行反射。利用這一能力可以鍛煉寶寶頭、頸、背部及四肢肌肉的運動,增強體質。
「開步走」(肢體動作)
出生8至56天的寶寶具有一種先天的本領——行走反射,過了這一階段這種反射就會自然消失。如果充分利用寶寶的這一能力並加以訓練,寶寶可以在10個月左右提前學會走路,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發展。
訓練方法是:從背後托住寶寶腋下,用雙手大拇指控制住寶寶尚不能豎直的頭部,讓寶寶光著腳接觸床面,他就會自然邁步。要注意的是:寶寶患病、體質弱、情緒不好時,不要做這一遊戲,正常情況下,從出生第8天開始,每天可做3、4次,每次不超過3分鐘。這樣,56天
後你的寶寶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只要把寶寶扶著「站」起來,寶寶就會「開步走」。
---------------------------
2個月寶寶的遊戲與智力開發
飛行玩具(肢體動作)
當寶寶躺在地板上、床上或坐在嬰兒車上時'大人拿一個會發出有趣聲音的玩具在寶寶面前搖?讓寶寶擊打它'寶寶可能更喜歡用腳踢著玩。
寶寶飛(肢體動作)
當你躺在床上或地板上時,輕柔地將寶寶舉起、放下,或者摟著他的胸部或腹部,讓寶寶向前「飛」,向後「飛」,或從一邊「飛」向另一邊。緩緩地放低他的頭,然後放低他的腳,讓他慢慢而輕柔地朝各個方向移動,使寶寶沉浸在一種舒適的飛翔的感覺中。你可以在寶寶
剛會抬頭時玩與寶寶一起玩這個遊戲。
蹬「自行車」(肢體動作)
讓寶寶面朝天躺在床上'幫助他來回蹬兩條腿'就像騎自行車一樣。
蹬腿運動(肢體動作)
如果你將手放在6-8周大的寶寶的腳下時,會蹬你的手。 若把寶寶豎抱著踩在地上,他的腳也會蹬地面。
這是我的手(精細動作)
通過輕輕撫摸和搔抓寶寶的手和手指,可以讓他意識到這是他自己的雙手。你可以用不同材料的東西在寶寶的手上擦一擦,在物體接觸手指時,一邊數數或唱歌。
有趣的撫摸(精細動作,情緒/社交,聽覺/語言)
這是一項極有意思的遊戲,它可以增進寶寶同父母之間愛的交流。準備一些可以輕撫寶寶的物品,如毛毯、絲綢、羽毛、棉球等。你懷裡抱著寶寶,一邊用這些物品輕輕觸摸他的手指和腳趾,一邊同他低聲說話,他將會感到非常快樂。每次觸摸他的手指和腳趾,你可以採用
不同的物品,你的寶寶將會非常喜歡這些活動。
手指木偶遊戲(視覺)
在食指上套一個木偶,讓它轉動,並叫著寶寶的名字。讓木偶上下移動,看寶寶的視線是否能跟著動。試著讓木偶繞圈子。
看顏色(視覺)
你在脖子上戴一個鮮艷的項鏈或彩色珠鏈。在餵飯或看護他時戴著項鏈讓他看。收集鮮艷的絲巾和領帶,並繫在嬰兒床邊。給寶寶穿雙鮮艷顏色的襪子。試將襪子套在寶寶手上,看著他是怎樣把手舉到眼前,並專心凝視。對寶寶說「多漂亮的顏色」之類的話。
蟲蟲,蟲蟲飛(視覺,聽覺/語言)
抱著寶寶看著他的眼睛,慢慢晃動你的食指,放在他眼前以引起他的注意。當你吸引他的注意力時,搖動著手指向左邊移動並觀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著移動,再移到右邊,觀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著動。你一邊搖動你的手指,一邊說:「蟲蟲,蟲蟲飛。」剛開始,寶寶跟著你
的手指持續很短的時間,但若每天堅持練習,你就會發現他在不斷地進步。
舞伴(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聽著簡單、快樂、輕鬆的曲子,並問他:「我可以跟你跳個舞嗎?」然後在他耳邊哼著歌,同時一隻手托著他的頭部,一隻手抱著他的背部,隨著音樂向前向後晃動寶寶的身體。曲子結束時,要向他表示感謝。
睡前的交談(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你對寶寶說得越多,他就會越早步入呀呀學語階段,試著說話。安慰的聲音和充滿愛意的詞語可使你的寶寶更容易入睡。你一邊撫摸他的頭,一邊說一些安慰的話,緊緊地摟著他,然後放下他, 繼續愛撫他,繼續講安慰的話語。
撓癢癢和逗他笑(情緒/社交)
這項遊戲能鼓勵寶寶笑口常開。抱著寶寶輕輕地前後搖擺,用食指輕輕地撫摸他嘴邊的皮膚,當寶寶朝你微笑時,要表揚他,並讓他知道這樣使你有多開心。不斷重複這一遊戲。撫摸寶寶的臉三次, 然後說:「笑一笑」當你撫摸寶寶的臉時,你可以說「一、二、三、笑一笑」。
玩具「說話」(情緒/社交,精細動作)
做這項遊戲要有一段安靜的時間。準備好不同大小、不同尺寸 、不同質地的各種填充動物玩具,擺放在嬰兒床邊。要注意放些小一點兒的玩具,以便你的寶寶可以抓起它們。在他的面前一邊晃動玩具一邊說,「嗨,寶寶」「你好嗎?」等等。這時寶寶會感到很高興。注意在晃動玩具說話時,你要根據不同的動物玩具變換說話的聲音、語調,以給寶寶傾聽不同聲音的機會。
擁抱和觸摸(情緒/社交,精細動作,聽覺/語言)
給寶寶餵奶時撫摸著他是十分重要的。當你抱著他時,他可以自由地觸摸到你。你可以把寶寶的手放在你的臉上,讓他的手觸摸你的鼻子、嘴、頭髮和眼睛。你還可以輕輕地撫摸他的手,輕拍他的胳膊,同他低 聲細語。
----------------------------------------------
3個月寶寶的遊戲與智力開發
腳鑼(肢體動作)
試著把一隻薄金屬盤放在3 個月大的寶寶腳前,讓他用腳去踢出聲。
玩毯子(肢體動作)
當寶寶3個月大時,你可以將他放在一塊乾淨、平整的毯子上,訓練他扭動或移動身體。你可以將他感興趣的東西放在他身邊,以此來鼓勵寶寶翻身。
寶寶坐起來(肢體動作,聽覺/語言)
讓寶寶躺在軟地板上,你面對著他坐著,輕柔地拉著他的手,將他提起來成坐姿。然後,再緩緩地讓他恢復成平躺的姿勢。重複上述動作,並說:「寶寶,坐起來;寶寶,躺下去。」也可以配合念一些童謠給寶寶聽,如:「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
我的雙腳(精細動作,視覺,聽覺/語言)
鼓勵寶寶去注意他的雙腳,給他帶上彩色腳鐲,它們會發出有趣的聲音並可通過視覺效果引導寶寶去抓自己的腳。當然要確保這些東西是安全的,而且寶寶不會將握著的東西放進嘴裡。
不同質地的手套(精細動作,視覺)
在舊手套的各個部分縫上質地和顏色不同的碎片——法蘭絨布、絲、棉、尼龍布、燈芯絨、天鵝絨——每個手指上的碎片都縫結實,然後讓寶寶觸摸感知不同質地的布料,看不同的顏色。
嬰兒座椅(視覺)
可以把寶寶的嬰兒車底座調整到一定角度,讓寶寶斜*在座椅中,這樣可以使寶寶的視野開闊許多,能夠觀察到房間裡和周圍的景物和發生和事情。但過一會兒就應該讓寶寶躺下休息片刻。
碰鼻子(視覺;情緒/社交)
讓寶寶面對著你坐在你的大腿上,和寶寶玩碰鼻子的遊戲。說三次「」,當你說第一和第二次「」時,朝他探探頭,說第三次時,與他碰碰鼻子。如果說最後一次「」時你大點聲'這個遊戲就更有趣了。重複做,每次變換你的音調。有時用尖的聲音,有時用低的聲音。可以頭兩次小聲,第三次正常聲,讓他開心。注意別朝他大聲嚷嚷,以免嚇著寶寶。
捉迷藏(視覺;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用你的手蒙住你的臉,然後移開,同時說:「藏貓貓」。-在傢具或屏風後面,然後突然把頭伸出來叫寶寶。-用圍巾蓋你寶寶頭,再掀起,同時說:「藏貓貓」。-用圍巾蓋寶寶的頭,然後掀起,同時說:「藏貓貓」。然後讓寶寶自已掀開圍巾。
用玩具和書玩捉迷藏。
-把填充玩具放在盒子裡'蓋上?讓寶寶打開來去找它。然後你把蓋再蓋上並與玩具說「再見」,讓寶寶再打開。可重複做。
-把書頁來回翻,讓畫面出現又消失,消失又出現。
------------------------------------------------------
4個月寶寶的遊戲與智力開發
說話與唱歌(聽覺/語言)
試著反覆唱2、3個音符,只唱著「啦……啦……」,觀察寶寶是否會逐漸模仿你唱。如果你經常唱,這就很容易成為他早期口語表達的一部分。
第一個詞(聽覺/語言)
你的寶寶所說的第一個詞之所以像是「媽媽」或「爸爸」的發音,因為媽媽和爸爸常常對寶寶說這兩個詞。你的寶寶也會發其他的聲音,如果你仔細傾聽並重複他發的音的話,這將有助於他將這些音轉化為詞語。你可以試著把寶寶的聲音錄下來,並放給他聽。你可以大約每個月就錄一次你寶寶的聲音,以便記錄他言語的發育過程。
我抓到你了(情緒/社交; 聽覺/語言)
重複性的遊戲可以幫助寶寶如何輪流玩遊戲。當你抱起寶寶時你可以對他說:「我抓到你了,」然後用頭輕觸寶寶的肚子。反覆重複這項遊戲,他會感到異常的快樂。然後你可以對他說,「該輪到你了。快來抓住媽媽!」同時要幫助他,讓他用頭來輕觸你的肚子。
結識新朋友(情緒/社交)
當有客人來訪時,要把客人介紹給寶寶,這樣可以鍛煉寶寶不認生。當然,注意一定要給寶寶充分的適應時間。
做鬼臉(情緒/社交)
為寶寶表演一些誇張的手勢、表情,並配以話語和聲音。多重複幾回,以便讓寶寶能模仿你的動作。
你記得嗎? (智力/邏輯,視覺,聽覺/語言)
抱著寶寶坐在桌邊的椅子上'把他喜歡的玩具放在桌子上,並跟他談論這個玩具'然後讓寶寶背向玩具而面對著你'如果他把頭往回轉去找玩具'就表揚他,並把玩具給他。
若寶寶在地上爬著玩'就可以讓他在地上做這個遊戲。讓寶寶俯臥'先把玩具放在他面前'然後再放到他旁邊'他會肚子貼著地板地爬著去找。寶寶一但開始找'你就應幫助寶寶很快地找到'這一點對於增強寶寶的信心非常重要。
-------------------------------------------------
5個月寶寶的遊戲 與智力開發
面杖(肢體動作)
你可以非常輕柔地將躺在地毯上或床上的寶寶前後滾動,如果他喜歡,可以重複這些動作,並告訴他這是在面。
騎膝蓋(肢體動作,聽覺/語言)
讓寶寶坐在你腿上,面對著你,撐著他的腋下,將你的臀部移到椅子邊上,當你顛著腳後跟重複著某種輕快的節奏時,你的寶寶可以體驗到一種快樂的跳躍感。
戲水(肢體動作,精細動作)
當寶寶玩水、濺水時,也開始認識到自已的身體。除了使身體乾淨外,戲水也使他感受到了容積(體積)的存在和自己身體的存在。
讓我們聞聞(智力/邏輯)
你可以讓你的孩子聞各種各式各樣的氣味,食品調料、屋外的氣味、香水,可以是你當時正在聞的任何氣味。也可以給他聞有香味的植物或花。
身體遊戲(視覺,聽覺/語言,精細動作)
把寶寶抱在你的膝蓋上,觸摸他臉上不同的部位,並告訴他那個部位的名稱。如輕輕撫摸他的鼻子,並說,「這是你的(用寶寶的名字)鼻子。」可重複多次。你也可拿起他的小手來觸摸你的鼻子,並說,「這是他*的鼻子。」然後,你可以問寶寶,「你的鼻子在哪兒?」並把他的小手放在他的鼻子上,告訴他,「在這呢。」像這樣,你可以同寶寶一起做「眼睛在哪兒」、「耳朵在哪兒」等遊戲。
讓我們觸摸(聽覺/語言,精細動作)
把你的孩子放在床上或軟墊上,當你低下身子用你的臉觸到他的臉時,說「臉」,然後把他的手放在你的臉上。同樣地,也可以學習「鼻子」、「嘴」、「下巴」、「脖子」……輕柔地引導他的手觸摸你的和他的不同面部器官。
「升降機」 (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讓寶寶在兩個大人之間,每人握住他一隻胳膊,反覆舉起和放下他,並說:「上,上,上」和「下,下,下」,他會從遊戲中初步瞭解上升與下降的含義。
------------------------------------------------------
6個月寶寶的遊戲與自立開發
手和食物(自立)
當你的寶寶可以很舒服地坐在高椅上的時候,你可以給寶寶一些小塊食物讓他拾起來。寶寶會對小片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感興趣,拾起它們能使寶寶的手更為靈活。將一些薄脆餅乾放在他的椅子上的托盤上,首先你告訴怎樣把它們拾起來再放下,怎樣拾起來放進另一隻手。然後伸出你的手,把手張開,看看他是否會拾起一片食物放進你的手裡。
什麼是烹飪(自立,聽覺/語言)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在廚房,一定要把你的寶寶安全地放進嬰兒椅或高椅子上,當你準備食物時,和他談論每一件你正在做的事情。如當你攪拌的時候, 你就說:「我在攪拌。」當你倒水的時候,你就說:「我在倒水」。當你洗菜的時候,你就說:「我在洗菜」。你可以讓他做數匙、數碟子的遊戲。當他足夠大的時候,讓他幫你倒水、敲打和攪拌;同時,告訴他你所用的不同食物和器皿的名稱,以擴展他的詞彙。
社區活動(情緒/社交,自立)
當你外出散步或開車的時候,指給寶寶看他所生活在的社區,並告訴寶寶如何才能適應社區生活。和寶寶談談他所看到的事物,如救火車、警車、公共汽車、火車、飛機、救護車、醫院、學校、百貨商店、圖書館、公園、操場等。你會發現,他將懂得比以前多得多的東西,遠遠超出你的想像。寶寶也將會知道,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人可以幫助他。
-----------------------------------------------
7個月寶寶的遊戲 與智力開發
舉腿(肢體動作)
首先慢慢而輕柔地分別將寶寶的兩腿舉起,放下。然後同時舉起他的雙腿,放下。最後,舉起寶寶的雙腿,並慢慢地將它們前曲直至貼到他的胸部。此時,你可以讓他的腿自然彎曲,但不要強行推拉。
蹺蹺板(肢體動作)
首先你坐在直背椅上,交*兩腳,將寶寶放在你的上腳踝上,面朝你。然後你抓著他的手或將你的手放在他的胳膊下,隨著某種輕快的音樂旋律將你的腿舉起、放下。
質地「小徑」 (肢體動作;精細動作)
將不同質地的東西散佈在地板上,讓寶寶爬過去。如把一小塊地毯、麻質的擦腳墊、橡膠的擦腳墊、革制擦腳墊等東西排列起來,形成一個有趣的小路,讓寶寶沿著「小路」爬,體會不同質地的物質。這些東西用過後放起來收好,過些天可以將它們以不同的順序排列成另一條小路。
做個牽拉玩具(肢體動作;創新/創造力)
收集一些寶寶喜歡的瓶子和玩具,用繩子把它們繫在一起,留出足夠長的一段繩子,讓寶寶可以拉著這些玩具玩。一開始可以系兩三樣東西,教他如何一邊拉著玩具玩一邊唱歌。以後可逐漸增加玩具的數目。
搖晃不同的可搖晃物品(精細動作;聽覺/語言)
對7-8個月的嬰兒而言,他們很喜歡搖晃和擠壓玩具。你可收集一些在搖晃或擠壓時可發出聲音的玩具,例如可發出音響的塑料充氣玩具和裝有谷粒或大米的調味品罐,它們發出的聲音明顯不同,寶寶會很樂意探究其中的差別。但要確保所有的蓋子都擰得很緊,以免寶寶吞下容器內的東西。
豆子袋 (精細動作)
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一般對擲豆子袋的遊戲很感興趣。寶寶可輕而易舉地將它們堆在一起,把它們一個一個地擲到自己頭上,感受它們帶來的刺激。但必須確保裡面的豆子不會漏出。玉米粒是一種很好的填充物。
扔球遊戲(精細動作)
準備一個小球及一個空罐頭(注意要沒有銳利的邊角),讓寶寶坐在地板上,把罐頭盒放在他前邊。把小球放在他手中,並讓他把手懸於罐頭盒上方,然後讓他張開手,使小球落入罐頭盒中。當聽到小球撞擊罐頭盒時,你可口中發出「彭」的聲音。重複若干次,寶寶很快就可以自己扔球了,但需要你幫他把球撿回來。
炊事玩具(精細動作; 智力/邏輯)
寶寶喜歡玩鍋碗瓢盆,你可教他如何蓋蓋子。在寶寶能蓋好一個蓋子後,再給他另一個不同大小的蓋子,看寶寶是否知道在瓶上應蓋哪一個蓋子。你可以把小玩具或零食放在鍋中,以便寶寶掀開蓋時,能得到一個驚喜。
--------------------------------------------------
8個月寶寶的遊戲
抓物體(視覺,精細動作)
收集絲巾、小手絹或其他扔向空中能緩緩落下的氣球之類的東西。與寶寶一起坐在地板上,把絲巾扔到空中,當它落下時,舉起胳膊去抓它。再扔出去,讓孩子抓。讓他張開雙臂,讓絲巾落在他懷裡。繼續用其他的物品玩。
現在是三(精細動作,智力/邏輯)
與寶寶相對坐在地板上,把兩個玩具分別放在他左右手上,若他能很好地抓住這兩個玩具,就給他第三個玩具。開始他會用已拿著玩具的手去抓,但很快知道需先放下手中的那一個再去拿第三個玩具。
寶寶的手在哪兒(視覺,智力/邏輯)
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和他面對面地坐在地上,把毯子放在你的大腿上,把寶寶的手放在毯子上面或下面,問他手在哪兒。
隱藏的玩具(視覺; 智力/邏輯)
把玩具的一部分放在衣物或毯子下,讓寶寶去找。這項遊戲有助於寶寶理解客體永存性。
媽媽在哪兒兒(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當房裡有媽媽和其他人在場時,讓別人抱著寶寶,問「媽媽在哪兒兒?」如果他轉向媽媽並微笑,就說明他已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你也可以和寶寶玩「爸爸在哪兒」等。
積極信號(聽覺/語言)
給寶寶發出諸如「拜拜」、「抱抱我」、「坐下」、「到這兒來」等簡單的指令。當寶寶執行了指令時,你應表示出高興的神情,以示鼓勵。
圖畫書(聽覺/語言,視覺)
給嬰兒看的書最好是那些由布、塑料或厚紙片做成的,而且這種書便於攜帶,不必擔心被損壞。布制和塑料書即使髒了,也可以清洗。
你好!再見!(情緒/社交,聽覺/語言)
當離開寶寶時,你一定要吻他,同他道再見。回來時,同樣應給寶寶一個特別的問候。你也可教他「請」、「謝謝」等。
滾球(精細動作,情緒/社交)
你需要一個柔軟的布制的球。和寶寶一起坐在地上,讓寶寶面對著你。首先你把球滾給他,然後拉著他的手,告訴他怎樣把球再滾給你。他會覺得很有趣。只要稍加鼓勵,他就會很快學會將球滾回來。一旦他開始將東西拋出床外,就意味著他已經開始喜歡上這種遊戲了。
------------------------------------------
9個月寶寶的遊戲
在哪只手 (視覺,智力/邏輯)
把一個有趣的小東西握在你的手裡,張開手給寶寶看。然後再握緊拳並問:「××哪兒去了?」使用另一隻手重複上述動作。幾次後,寶寶就會開始搶你手中的東西。這個遊戲能幫助寶寶理解放在容器裡的物體不會消失。
記住味道(智力/邏輯)
收集一些香水瓶、香味蠟燭、松果、芭蕉、咖哩粉、辣椒粉、檸檬汁等具有芳香或刺激氣味的物品。為了防止寶寶會被濃烈的氣味刺激,一定要使這些氣味物離寶寶有一定距離,僅用手向寶寶扇一點兒味道。千萬不要直接放在寶寶鼻子下面。
去哪兒了?(智力/邏輯)
這個遊戲讓寶寶知道看不見的物體並不是消失了。帶著寶寶坐在地上拿出一個他喜歡的玩具讓他玩一會兒,然後讓他轉過身去。他同意後,就當他的面用衣服蓋住那個玩具,當然那件衣服是寶寶容易夠到的。再讓他轉回身,幫助他也找到玩具。可以重複做這個遊戲,邊玩邊問:「玩具在哪兒兒?」並裝作很是迷惑不解的樣子。做幾次後,寶寶就會知道玩具在哪兒兒並能把它找出來。可以換成其他玩具或物品重複做這個遊戲。
杯子遊戲(自立,精細動作)
讓你的寶寶坐在一個高椅子上,或者坐在桌邊,在他面前放一個小托盤。小手托盤裡放一個小杯子。你首先舉起杯子假裝喝裡邊的東西,同時說一些像"啊嗚、啊嗚」或「好喝、好喝」之類的話。然後你把杯子舉到寶寶的嘴邊,當寶寶假裝喝的時候你也說同樣的話,最後把杯子放在托盤上, 看看寶寶是否會將杯子舉到嘴邊。
洗澡遊戲(自立)
做一個洗寶寶身體不同部位的遊戲。在寶寶手裡放一塊洗澡巾或海綿,說出名稱並讓他自己象徵性地擦洗身體的各個部位。
學小鳥(創新/創造力,聽覺/語言,肢體動作)
與寶寶坐在一起,將他的胳膊展開,讓他的手臂上下扇動學小鳥飛翔,並學小鳥啼叫。然後,停止扇動胳膊,學飛機的「隆隆」聲,讓寶寶像飛機一樣飛翔。在戶外,讓寶寶觀察小鳥和飛機,並反覆學它
----------------------------------------------
10個月寶寶的遊戲
爬行(肢體動作)
保證寶寶有足夠的「在地板上自由爬行的時間」,以鍛煉和積累經驗。
藏貓貓(肢體動作)
將你的部分身體藏起來,然後讓寶寶找你。可以用你的身體或寶寶的玩具經常同他玩這種遊戲,在必要時可以叫他的名字。但你不要把自己完全藏起來,需要讓寶寶知道你還在這兒。
玩器具(精細動作;聽覺/語言)
寶寶的協調性已有很大發展,可以去敲擊一個鼓或搖晃一個鈴。你可以和寶寶做或找一些簡單的器具來玩。一個罐子可以當作一個鼓,一個木勺可以作為一個鼓錘。一邊唱歌或和著自編的節奏,一邊輕輕地打著拍子。用鞋帶或皮帶把一些小鈴鐺拴在一起,或繫在一根木棍上讓寶寶拿著搖。在大小適當的塑料容器(如盛膠卷的小盒)中放些米粒、玉米粒或干谷粒,即可製成一個可搖的玩具。但一定要封牢開口。寶寶也可敲擊罐子和蓋子玩。
傾注技能(精細動作,自立)
和寶寶一起坐在地板上,面前放一些裝著干穀物或小餅乾的紙杯或輕塑料杯。給他示範怎樣把穀物從一個杯子倒進另一個杯子, 然後讓他自己嘗試。不過,他完全掌握這一技能,也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水和勺子(精細動作)
在寶寶前面的桌上放一個空塑料碗及一個大勺子。在碗中倒滿水,在碗旁放一個空杯子。你可以教給寶寶如何用勺取水並將杯子盛滿。
--------------------------------------------------
11個月寶寶的遊戲
電話遊戲(聽覺/語言,自立)
準備一台玩具電話或把真電話的電線拔掉。讓寶寶坐在你的膝上,把電話放在你的耳邊,並同他講話:「喂,……(寶寶的名字)。」然後把電話放到他的耳邊,重複同樣的句子。這樣重複幾次後,你可以用兩三句話的長句同他交談。在談話中,要使用寶寶的名字和他能聽懂的其他單詞,如「爸爸」,「再見(拜拜)」等等。而後把電話放到他的耳旁看他是否對著電話說話。
講故事(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把寶寶抱到膝蓋上,給寶寶講圖畫書上的故事。你可以這樣開頭:「從前,有一個……」然後你等著看他的反應。故事中的事情或人物應該是寶寶熟悉的。注意句子應簡短,並適當停頓。
歡笑(情緒/社交)
使用歡笑作為表示贊同的信號。在遊戲和故事中加入歡笑和笑話,會使他以後在社交場合中增加幽默感。
睡眠故事(自立,聽覺/語言)
給寶寶講一個用他的名字編的故事。故事應描述他白天做的事情,例如:「很久以前,有一個可愛的小孩子(或寶寶的名字),他白天玩玩具,有時候他會到外面看看小鳥和綠草。晚飯的時候,他喝牛奶、吃飯菜。每天晚上,爸爸媽媽給他洗澡,然後給他好多好多的吻。媽媽(或爸爸)把他放上小床後, 他就閉上眼睛很快睡著了。」在故事中,應盡可能經常地用寶寶的名字。
--------------------------------------------------
12個月寶寶的遊戲
洗手(自立)
讓你的寶寶坐在廚房或浴室的台子上,讓他能夠摸到水池,學習開始自己洗手。在洗手時,和他談談乾淨和髒、濕和干、洗完了和沒洗完、有泡沫和無泡沫、肥皂和濺水等事情。注意千萬不要讓寶寶擰動熱水龍頭,但可以濺一點點熱水在他手上,給他一些感性認識。
動物遊戲(創新/創造力,肢體動作,聽覺/語言)
學馬奔馳與吼叫;學青蛙跳與「呱呱呱「叫,學鴨子搖搖擺擺地走和「嘎嘎嘎」地叫;學蛇滑行並「嘶嘶嘶」地叫。
浴盆裡下雨(創新/創造力)
把塑料瓶底鑽幾個洞,並裝滿洗澡水,從寶寶頭頂淋向全身。如果他喜歡,可以讓他盡情玩耍。
胡寫亂畫(精細動作,創新/創造力)
當寶寶悠閒地坐著時,給他幾張紙和一根蠟筆,讓寶寶在紙面上隨便塗畫。無論畫得怎樣,都要給予表揚。
啟動車子(創新/創造力)
用紙盒搭一個斜坡,向寶寶示範如何使車子滑下斜坡,並發出口令「一、二、三,出發」,然後讓車子滑行。觀察寶寶是否在「出發」命令之後才放小車滑行。
軌道(創新/創造力,肢體動作)
假設你的腿是軌道,「火車」(你的寶寶)在上面行駛。開始你拉著寶寶在腿上「走」,並學火車「哧哧哧」。然後看寶寶是否自己在腿上爬。如果寶寶做好了,就給予表揚。也可以讓寶寶推著玩具在「軌道」上玩。
做個麥克風(創新/創造力,聽覺/語言)
拿個衛生紙軸放在嘴邊當麥克風,做講話、唱歌等表演,並讓寶寶跟著學。
-------------------------------------------------
增加7-12個月寶寶的一些益智遊戲
隨著月齡的增加,7-12個月寶寶的運動機能和智力都有所發展,其遊戲範圍更加開闊,遊戲內容更加豐富,在遊戲中鍛煉了身體,增長了知識,獲得了快樂。遊戲對於寶寶不僅僅是玩,而且是一種學習,一種工作,家長應重視遊戲對孩子智力的開發,讓寶寶在遊戲中增長智力,以下幾種遊戲供你參考:
一、提高記憶力的遊戲:藏貓貓、找玩具、百寶箱、手中藏物。
二、培養動手能力的遊戲:蓋瓶蓋、搭積木、玩插片。
三、促進手眼配合的遊戲:撕紙、撿豆豆、扔東西。
四、培養認知能力的遊戲:照鏡子、認身體、認動物、辨大小、敲敲打打、辨顏色。
五、促進邏輯推理的遊戲:圖形配對、看圖指物。
六、促進體能發育的遊戲:追逐滾動的球。
和11個月寶寶玩學走路遊戲
和11個月寶寶玩學走路遊戲時,應該在平坦的地面上進行。爸爸或媽媽一隻手抓住木棍的上端,一隻手抓木棍的下端,讓寶寶雙手抓住棍子的中間部位,成人一步步後退,讓寶寶練習邁步向前走;成人邊退邊用語言激勵寶寶,「寶寶走得好,寶寶真能幹。」也可讓寶寶推著童車慢慢向前走,成人在一邊保護。練習時不但可以直線走,也可以拐彎走。此遊戲可訓練寶寶走的能力。
和12個月寶寶玩爬樓梯遊戲
在和12個月寶寶玩爬樓梯遊戲時,爸爸媽媽可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樓梯的第四、五層台階上,以此引導寶寶爬樓梯拿玩具。練習時,爸爸媽媽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幫助寶寶兩腳交替爬樓梯。幫助的力量可逐漸減小。此遊戲能增強寶寶腿步的力量,為今後獨立行走打好基礎,但應注意每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
1個月寶寶的遊戲與玩具
寶寶按摩操(皮膚觸覺,情緒/社交)
在寶寶睡醒的時候或是換尿布的時候,媽媽可以給寶寶做做按摩操,雙手搓熱,輕輕地從上至下按摩寶寶的四肢、手腳、胸腹、後背,動作要輕柔。同時可以輕喚寶寶的名字,告訴他你在做什麼,或為他念一段上口的童謠。寶寶會因此感到舒適和愉快,並且可以促進寶寶的
血液循環。這種按摩每天可以進行5至6次,每次3至5分鐘。
如果冬季室內溫度較低,可以給寶寶蓋上一層薄被,隔著薄被進行按摩,以免寶寶著涼。
手指按摩(精細動作,情緒/社交)
媽媽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可以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用另外一隻手輕輕按摩寶寶的小手指頭,或者把手指給他,讓寶寶緊緊地握住。這樣可以刺激寶寶的神經末梢,有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及手指靈巧;也可以增進母子感情,讓寶寶獲得安全感。
抬抬頭(肢體動作)
學會抬頭可以擴大寶寶的視野,促進智力發育。方法有三種:一是將寶寶豎直抱起來,*在他*的肩頭,慢慢讓他的頭部離開,自然豎立幾秒鐘。可以在每次喂完奶後進行。二是讓寶寶趴在床上,頭偏向一側,然後在另一側呼喚或逗引他,讓他把頭抬起片刻;三是讓寶寶面對面趴在你的身上,把他的頭扶正,然後由斜*姿勢慢慢躺平,寶寶會自然地努力抬頭。注意寶寶剛吃飽時,不要俯臥;練習抬頭時間不能長,以一兩分鐘為宜;事後要讓寶寶仰臥休息。
爬呀爬(肢體動作)
每天給寶寶洗完澡或做按摩操後,讓寶寶俯臥在床上,儘管他還抬不起頭來,但是當你用手抵住寶寶的小腳板時,他就會向後用勁蹬,以腹部為支點向前爬行。這是寶寶先天具有的爬行反射。利用這一能力可以鍛煉寶寶頭、頸、背部及四肢肌肉的運動,增強體質。
「開步走」(肢體動作)
出生8至56天的寶寶具有一種先天的本領——行走反射,過了這一階段這種反射就會自然消失。如果充分利用寶寶的這一能力並加以訓練,寶寶可以在10個月左右提前學會走路,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發展。
訓練方法是:從背後托住寶寶腋下,用雙手大拇指控制住寶寶尚不能豎直的頭部,讓寶寶光著腳接觸床面,他就會自然邁步。要注意的是:寶寶患病、體質弱、情緒不好時,不要做這一遊戲,正常情況下,從出生第8天開始,每天可做3、4次,每次不超過3分鐘。這樣,56天
後你的寶寶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只要把寶寶扶著「站」起來,寶寶就會「開步走」。
---------------------------
2個月寶寶的遊戲與智力開發
飛行玩具(肢體動作)
當寶寶躺在地板上、床上或坐在嬰兒車上時'大人拿一個會發出有趣聲音的玩具在寶寶面前搖?讓寶寶擊打它'寶寶可能更喜歡用腳踢著玩。
寶寶飛(肢體動作)
當你躺在床上或地板上時,輕柔地將寶寶舉起、放下,或者摟著他的胸部或腹部,讓寶寶向前「飛」,向後「飛」,或從一邊「飛」向另一邊。緩緩地放低他的頭,然後放低他的腳,讓他慢慢而輕柔地朝各個方向移動,使寶寶沉浸在一種舒適的飛翔的感覺中。你可以在寶寶
剛會抬頭時玩與寶寶一起玩這個遊戲。
蹬「自行車」(肢體動作)
讓寶寶面朝天躺在床上'幫助他來回蹬兩條腿'就像騎自行車一樣。
蹬腿運動(肢體動作)
如果你將手放在6-8周大的寶寶的腳下時,會蹬你的手。 若把寶寶豎抱著踩在地上,他的腳也會蹬地面。
這是我的手(精細動作)
通過輕輕撫摸和搔抓寶寶的手和手指,可以讓他意識到這是他自己的雙手。你可以用不同材料的東西在寶寶的手上擦一擦,在物體接觸手指時,一邊數數或唱歌。
有趣的撫摸(精細動作,情緒/社交,聽覺/語言)
這是一項極有意思的遊戲,它可以增進寶寶同父母之間愛的交流。準備一些可以輕撫寶寶的物品,如毛毯、絲綢、羽毛、棉球等。你懷裡抱著寶寶,一邊用這些物品輕輕觸摸他的手指和腳趾,一邊同他低聲說話,他將會感到非常快樂。每次觸摸他的手指和腳趾,你可以採用
不同的物品,你的寶寶將會非常喜歡這些活動。
手指木偶遊戲(視覺)
在食指上套一個木偶,讓它轉動,並叫著寶寶的名字。讓木偶上下移動,看寶寶的視線是否能跟著動。試著讓木偶繞圈子。
看顏色(視覺)
你在脖子上戴一個鮮艷的項鏈或彩色珠鏈。在餵飯或看護他時戴著項鏈讓他看。收集鮮艷的絲巾和領帶,並繫在嬰兒床邊。給寶寶穿雙鮮艷顏色的襪子。試將襪子套在寶寶手上,看著他是怎樣把手舉到眼前,並專心凝視。對寶寶說「多漂亮的顏色」之類的話。
蟲蟲,蟲蟲飛(視覺,聽覺/語言)
抱著寶寶看著他的眼睛,慢慢晃動你的食指,放在他眼前以引起他的注意。當你吸引他的注意力時,搖動著手指向左邊移動並觀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著移動,再移到右邊,觀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著動。你一邊搖動你的手指,一邊說:「蟲蟲,蟲蟲飛。」剛開始,寶寶跟著你
的手指持續很短的時間,但若每天堅持練習,你就會發現他在不斷地進步。
舞伴(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聽著簡單、快樂、輕鬆的曲子,並問他:「我可以跟你跳個舞嗎?」然後在他耳邊哼著歌,同時一隻手托著他的頭部,一隻手抱著他的背部,隨著音樂向前向後晃動寶寶的身體。曲子結束時,要向他表示感謝。
睡前的交談(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你對寶寶說得越多,他就會越早步入呀呀學語階段,試著說話。安慰的聲音和充滿愛意的詞語可使你的寶寶更容易入睡。你一邊撫摸他的頭,一邊說一些安慰的話,緊緊地摟著他,然後放下他, 繼續愛撫他,繼續講安慰的話語。
撓癢癢和逗他笑(情緒/社交)
這項遊戲能鼓勵寶寶笑口常開。抱著寶寶輕輕地前後搖擺,用食指輕輕地撫摸他嘴邊的皮膚,當寶寶朝你微笑時,要表揚他,並讓他知道這樣使你有多開心。不斷重複這一遊戲。撫摸寶寶的臉三次, 然後說:「笑一笑」當你撫摸寶寶的臉時,你可以說「一、二、三、笑一笑」。
玩具「說話」(情緒/社交,精細動作)
做這項遊戲要有一段安靜的時間。準備好不同大小、不同尺寸 、不同質地的各種填充動物玩具,擺放在嬰兒床邊。要注意放些小一點兒的玩具,以便你的寶寶可以抓起它們。在他的面前一邊晃動玩具一邊說,「嗨,寶寶」「你好嗎?」等等。這時寶寶會感到很高興。注意在晃動玩具說話時,你要根據不同的動物玩具變換說話的聲音、語調,以給寶寶傾聽不同聲音的機會。
擁抱和觸摸(情緒/社交,精細動作,聽覺/語言)
給寶寶餵奶時撫摸著他是十分重要的。當你抱著他時,他可以自由地觸摸到你。你可以把寶寶的手放在你的臉上,讓他的手觸摸你的鼻子、嘴、頭髮和眼睛。你還可以輕輕地撫摸他的手,輕拍他的胳膊,同他低 聲細語。
----------------------------------------------
3個月寶寶的遊戲與智力開發
腳鑼(肢體動作)
試著把一隻薄金屬盤放在3 個月大的寶寶腳前,讓他用腳去踢出聲。
玩毯子(肢體動作)
當寶寶3個月大時,你可以將他放在一塊乾淨、平整的毯子上,訓練他扭動或移動身體。你可以將他感興趣的東西放在他身邊,以此來鼓勵寶寶翻身。
寶寶坐起來(肢體動作,聽覺/語言)
讓寶寶躺在軟地板上,你面對著他坐著,輕柔地拉著他的手,將他提起來成坐姿。然後,再緩緩地讓他恢復成平躺的姿勢。重複上述動作,並說:「寶寶,坐起來;寶寶,躺下去。」也可以配合念一些童謠給寶寶聽,如:「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
我的雙腳(精細動作,視覺,聽覺/語言)
鼓勵寶寶去注意他的雙腳,給他帶上彩色腳鐲,它們會發出有趣的聲音並可通過視覺效果引導寶寶去抓自己的腳。當然要確保這些東西是安全的,而且寶寶不會將握著的東西放進嘴裡。
不同質地的手套(精細動作,視覺)
在舊手套的各個部分縫上質地和顏色不同的碎片——法蘭絨布、絲、棉、尼龍布、燈芯絨、天鵝絨——每個手指上的碎片都縫結實,然後讓寶寶觸摸感知不同質地的布料,看不同的顏色。
嬰兒座椅(視覺)
可以把寶寶的嬰兒車底座調整到一定角度,讓寶寶斜*在座椅中,這樣可以使寶寶的視野開闊許多,能夠觀察到房間裡和周圍的景物和發生和事情。但過一會兒就應該讓寶寶躺下休息片刻。
碰鼻子(視覺;情緒/社交)
讓寶寶面對著你坐在你的大腿上,和寶寶玩碰鼻子的遊戲。說三次「」,當你說第一和第二次「」時,朝他探探頭,說第三次時,與他碰碰鼻子。如果說最後一次「」時你大點聲'這個遊戲就更有趣了。重複做,每次變換你的音調。有時用尖的聲音,有時用低的聲音。可以頭兩次小聲,第三次正常聲,讓他開心。注意別朝他大聲嚷嚷,以免嚇著寶寶。
捉迷藏(視覺;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用你的手蒙住你的臉,然後移開,同時說:「藏貓貓」。-在傢具或屏風後面,然後突然把頭伸出來叫寶寶。-用圍巾蓋你寶寶頭,再掀起,同時說:「藏貓貓」。-用圍巾蓋寶寶的頭,然後掀起,同時說:「藏貓貓」。然後讓寶寶自已掀開圍巾。
用玩具和書玩捉迷藏。
-把填充玩具放在盒子裡'蓋上?讓寶寶打開來去找它。然後你把蓋再蓋上並與玩具說「再見」,讓寶寶再打開。可重複做。
-把書頁來回翻,讓畫面出現又消失,消失又出現。
------------------------------------------------------
4個月寶寶的遊戲與智力開發
說話與唱歌(聽覺/語言)
試著反覆唱2、3個音符,只唱著「啦……啦……」,觀察寶寶是否會逐漸模仿你唱。如果你經常唱,這就很容易成為他早期口語表達的一部分。
第一個詞(聽覺/語言)
你的寶寶所說的第一個詞之所以像是「媽媽」或「爸爸」的發音,因為媽媽和爸爸常常對寶寶說這兩個詞。你的寶寶也會發其他的聲音,如果你仔細傾聽並重複他發的音的話,這將有助於他將這些音轉化為詞語。你可以試著把寶寶的聲音錄下來,並放給他聽。你可以大約每個月就錄一次你寶寶的聲音,以便記錄他言語的發育過程。
我抓到你了(情緒/社交; 聽覺/語言)
重複性的遊戲可以幫助寶寶如何輪流玩遊戲。當你抱起寶寶時你可以對他說:「我抓到你了,」然後用頭輕觸寶寶的肚子。反覆重複這項遊戲,他會感到異常的快樂。然後你可以對他說,「該輪到你了。快來抓住媽媽!」同時要幫助他,讓他用頭來輕觸你的肚子。
結識新朋友(情緒/社交)
當有客人來訪時,要把客人介紹給寶寶,這樣可以鍛煉寶寶不認生。當然,注意一定要給寶寶充分的適應時間。
做鬼臉(情緒/社交)
為寶寶表演一些誇張的手勢、表情,並配以話語和聲音。多重複幾回,以便讓寶寶能模仿你的動作。
你記得嗎? (智力/邏輯,視覺,聽覺/語言)
抱著寶寶坐在桌邊的椅子上'把他喜歡的玩具放在桌子上,並跟他談論這個玩具'然後讓寶寶背向玩具而面對著你'如果他把頭往回轉去找玩具'就表揚他,並把玩具給他。
若寶寶在地上爬著玩'就可以讓他在地上做這個遊戲。讓寶寶俯臥'先把玩具放在他面前'然後再放到他旁邊'他會肚子貼著地板地爬著去找。寶寶一但開始找'你就應幫助寶寶很快地找到'這一點對於增強寶寶的信心非常重要。
-------------------------------------------------
5個月寶寶的遊戲 與智力開發
面杖(肢體動作)
你可以非常輕柔地將躺在地毯上或床上的寶寶前後滾動,如果他喜歡,可以重複這些動作,並告訴他這是在面。
騎膝蓋(肢體動作,聽覺/語言)
讓寶寶坐在你腿上,面對著你,撐著他的腋下,將你的臀部移到椅子邊上,當你顛著腳後跟重複著某種輕快的節奏時,你的寶寶可以體驗到一種快樂的跳躍感。
戲水(肢體動作,精細動作)
當寶寶玩水、濺水時,也開始認識到自已的身體。除了使身體乾淨外,戲水也使他感受到了容積(體積)的存在和自己身體的存在。
讓我們聞聞(智力/邏輯)
你可以讓你的孩子聞各種各式各樣的氣味,食品調料、屋外的氣味、香水,可以是你當時正在聞的任何氣味。也可以給他聞有香味的植物或花。
身體遊戲(視覺,聽覺/語言,精細動作)
把寶寶抱在你的膝蓋上,觸摸他臉上不同的部位,並告訴他那個部位的名稱。如輕輕撫摸他的鼻子,並說,「這是你的(用寶寶的名字)鼻子。」可重複多次。你也可拿起他的小手來觸摸你的鼻子,並說,「這是他*的鼻子。」然後,你可以問寶寶,「你的鼻子在哪兒?」並把他的小手放在他的鼻子上,告訴他,「在這呢。」像這樣,你可以同寶寶一起做「眼睛在哪兒」、「耳朵在哪兒」等遊戲。
讓我們觸摸(聽覺/語言,精細動作)
把你的孩子放在床上或軟墊上,當你低下身子用你的臉觸到他的臉時,說「臉」,然後把他的手放在你的臉上。同樣地,也可以學習「鼻子」、「嘴」、「下巴」、「脖子」……輕柔地引導他的手觸摸你的和他的不同面部器官。
「升降機」 (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讓寶寶在兩個大人之間,每人握住他一隻胳膊,反覆舉起和放下他,並說:「上,上,上」和「下,下,下」,他會從遊戲中初步瞭解上升與下降的含義。
------------------------------------------------------
6個月寶寶的遊戲與自立開發
手和食物(自立)
當你的寶寶可以很舒服地坐在高椅上的時候,你可以給寶寶一些小塊食物讓他拾起來。寶寶會對小片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感興趣,拾起它們能使寶寶的手更為靈活。將一些薄脆餅乾放在他的椅子上的托盤上,首先你告訴怎樣把它們拾起來再放下,怎樣拾起來放進另一隻手。然後伸出你的手,把手張開,看看他是否會拾起一片食物放進你的手裡。
什麼是烹飪(自立,聽覺/語言)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在廚房,一定要把你的寶寶安全地放進嬰兒椅或高椅子上,當你準備食物時,和他談論每一件你正在做的事情。如當你攪拌的時候, 你就說:「我在攪拌。」當你倒水的時候,你就說:「我在倒水」。當你洗菜的時候,你就說:「我在洗菜」。你可以讓他做數匙、數碟子的遊戲。當他足夠大的時候,讓他幫你倒水、敲打和攪拌;同時,告訴他你所用的不同食物和器皿的名稱,以擴展他的詞彙。
社區活動(情緒/社交,自立)
當你外出散步或開車的時候,指給寶寶看他所生活在的社區,並告訴寶寶如何才能適應社區生活。和寶寶談談他所看到的事物,如救火車、警車、公共汽車、火車、飛機、救護車、醫院、學校、百貨商店、圖書館、公園、操場等。你會發現,他將懂得比以前多得多的東西,遠遠超出你的想像。寶寶也將會知道,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人可以幫助他。
-----------------------------------------------
7個月寶寶的遊戲 與智力開發
舉腿(肢體動作)
首先慢慢而輕柔地分別將寶寶的兩腿舉起,放下。然後同時舉起他的雙腿,放下。最後,舉起寶寶的雙腿,並慢慢地將它們前曲直至貼到他的胸部。此時,你可以讓他的腿自然彎曲,但不要強行推拉。
蹺蹺板(肢體動作)
首先你坐在直背椅上,交*兩腳,將寶寶放在你的上腳踝上,面朝你。然後你抓著他的手或將你的手放在他的胳膊下,隨著某種輕快的音樂旋律將你的腿舉起、放下。
質地「小徑」 (肢體動作;精細動作)
將不同質地的東西散佈在地板上,讓寶寶爬過去。如把一小塊地毯、麻質的擦腳墊、橡膠的擦腳墊、革制擦腳墊等東西排列起來,形成一個有趣的小路,讓寶寶沿著「小路」爬,體會不同質地的物質。這些東西用過後放起來收好,過些天可以將它們以不同的順序排列成另一條小路。
做個牽拉玩具(肢體動作;創新/創造力)
收集一些寶寶喜歡的瓶子和玩具,用繩子把它們繫在一起,留出足夠長的一段繩子,讓寶寶可以拉著這些玩具玩。一開始可以系兩三樣東西,教他如何一邊拉著玩具玩一邊唱歌。以後可逐漸增加玩具的數目。
搖晃不同的可搖晃物品(精細動作;聽覺/語言)
對7-8個月的嬰兒而言,他們很喜歡搖晃和擠壓玩具。你可收集一些在搖晃或擠壓時可發出聲音的玩具,例如可發出音響的塑料充氣玩具和裝有谷粒或大米的調味品罐,它們發出的聲音明顯不同,寶寶會很樂意探究其中的差別。但要確保所有的蓋子都擰得很緊,以免寶寶吞下容器內的東西。
豆子袋 (精細動作)
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一般對擲豆子袋的遊戲很感興趣。寶寶可輕而易舉地將它們堆在一起,把它們一個一個地擲到自己頭上,感受它們帶來的刺激。但必須確保裡面的豆子不會漏出。玉米粒是一種很好的填充物。
扔球遊戲(精細動作)
準備一個小球及一個空罐頭(注意要沒有銳利的邊角),讓寶寶坐在地板上,把罐頭盒放在他前邊。把小球放在他手中,並讓他把手懸於罐頭盒上方,然後讓他張開手,使小球落入罐頭盒中。當聽到小球撞擊罐頭盒時,你可口中發出「彭」的聲音。重複若干次,寶寶很快就可以自己扔球了,但需要你幫他把球撿回來。
炊事玩具(精細動作; 智力/邏輯)
寶寶喜歡玩鍋碗瓢盆,你可教他如何蓋蓋子。在寶寶能蓋好一個蓋子後,再給他另一個不同大小的蓋子,看寶寶是否知道在瓶上應蓋哪一個蓋子。你可以把小玩具或零食放在鍋中,以便寶寶掀開蓋時,能得到一個驚喜。
--------------------------------------------------
8個月寶寶的遊戲
抓物體(視覺,精細動作)
收集絲巾、小手絹或其他扔向空中能緩緩落下的氣球之類的東西。與寶寶一起坐在地板上,把絲巾扔到空中,當它落下時,舉起胳膊去抓它。再扔出去,讓孩子抓。讓他張開雙臂,讓絲巾落在他懷裡。繼續用其他的物品玩。
現在是三(精細動作,智力/邏輯)
與寶寶相對坐在地板上,把兩個玩具分別放在他左右手上,若他能很好地抓住這兩個玩具,就給他第三個玩具。開始他會用已拿著玩具的手去抓,但很快知道需先放下手中的那一個再去拿第三個玩具。
寶寶的手在哪兒(視覺,智力/邏輯)
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和他面對面地坐在地上,把毯子放在你的大腿上,把寶寶的手放在毯子上面或下面,問他手在哪兒。
隱藏的玩具(視覺; 智力/邏輯)
把玩具的一部分放在衣物或毯子下,讓寶寶去找。這項遊戲有助於寶寶理解客體永存性。
媽媽在哪兒兒(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當房裡有媽媽和其他人在場時,讓別人抱著寶寶,問「媽媽在哪兒兒?」如果他轉向媽媽並微笑,就說明他已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你也可以和寶寶玩「爸爸在哪兒」等。
積極信號(聽覺/語言)
給寶寶發出諸如「拜拜」、「抱抱我」、「坐下」、「到這兒來」等簡單的指令。當寶寶執行了指令時,你應表示出高興的神情,以示鼓勵。
圖畫書(聽覺/語言,視覺)
給嬰兒看的書最好是那些由布、塑料或厚紙片做成的,而且這種書便於攜帶,不必擔心被損壞。布制和塑料書即使髒了,也可以清洗。
你好!再見!(情緒/社交,聽覺/語言)
當離開寶寶時,你一定要吻他,同他道再見。回來時,同樣應給寶寶一個特別的問候。你也可教他「請」、「謝謝」等。
滾球(精細動作,情緒/社交)
你需要一個柔軟的布制的球。和寶寶一起坐在地上,讓寶寶面對著你。首先你把球滾給他,然後拉著他的手,告訴他怎樣把球再滾給你。他會覺得很有趣。只要稍加鼓勵,他就會很快學會將球滾回來。一旦他開始將東西拋出床外,就意味著他已經開始喜歡上這種遊戲了。
------------------------------------------
9個月寶寶的遊戲
在哪只手 (視覺,智力/邏輯)
把一個有趣的小東西握在你的手裡,張開手給寶寶看。然後再握緊拳並問:「××哪兒去了?」使用另一隻手重複上述動作。幾次後,寶寶就會開始搶你手中的東西。這個遊戲能幫助寶寶理解放在容器裡的物體不會消失。
記住味道(智力/邏輯)
收集一些香水瓶、香味蠟燭、松果、芭蕉、咖哩粉、辣椒粉、檸檬汁等具有芳香或刺激氣味的物品。為了防止寶寶會被濃烈的氣味刺激,一定要使這些氣味物離寶寶有一定距離,僅用手向寶寶扇一點兒味道。千萬不要直接放在寶寶鼻子下面。
去哪兒了?(智力/邏輯)
這個遊戲讓寶寶知道看不見的物體並不是消失了。帶著寶寶坐在地上拿出一個他喜歡的玩具讓他玩一會兒,然後讓他轉過身去。他同意後,就當他的面用衣服蓋住那個玩具,當然那件衣服是寶寶容易夠到的。再讓他轉回身,幫助他也找到玩具。可以重複做這個遊戲,邊玩邊問:「玩具在哪兒兒?」並裝作很是迷惑不解的樣子。做幾次後,寶寶就會知道玩具在哪兒兒並能把它找出來。可以換成其他玩具或物品重複做這個遊戲。
杯子遊戲(自立,精細動作)
讓你的寶寶坐在一個高椅子上,或者坐在桌邊,在他面前放一個小托盤。小手托盤裡放一個小杯子。你首先舉起杯子假裝喝裡邊的東西,同時說一些像"啊嗚、啊嗚」或「好喝、好喝」之類的話。然後你把杯子舉到寶寶的嘴邊,當寶寶假裝喝的時候你也說同樣的話,最後把杯子放在托盤上, 看看寶寶是否會將杯子舉到嘴邊。
洗澡遊戲(自立)
做一個洗寶寶身體不同部位的遊戲。在寶寶手裡放一塊洗澡巾或海綿,說出名稱並讓他自己象徵性地擦洗身體的各個部位。
學小鳥(創新/創造力,聽覺/語言,肢體動作)
與寶寶坐在一起,將他的胳膊展開,讓他的手臂上下扇動學小鳥飛翔,並學小鳥啼叫。然後,停止扇動胳膊,學飛機的「隆隆」聲,讓寶寶像飛機一樣飛翔。在戶外,讓寶寶觀察小鳥和飛機,並反覆學它
----------------------------------------------
10個月寶寶的遊戲
爬行(肢體動作)
保證寶寶有足夠的「在地板上自由爬行的時間」,以鍛煉和積累經驗。
藏貓貓(肢體動作)
將你的部分身體藏起來,然後讓寶寶找你。可以用你的身體或寶寶的玩具經常同他玩這種遊戲,在必要時可以叫他的名字。但你不要把自己完全藏起來,需要讓寶寶知道你還在這兒。
玩器具(精細動作;聽覺/語言)
寶寶的協調性已有很大發展,可以去敲擊一個鼓或搖晃一個鈴。你可以和寶寶做或找一些簡單的器具來玩。一個罐子可以當作一個鼓,一個木勺可以作為一個鼓錘。一邊唱歌或和著自編的節奏,一邊輕輕地打著拍子。用鞋帶或皮帶把一些小鈴鐺拴在一起,或繫在一根木棍上讓寶寶拿著搖。在大小適當的塑料容器(如盛膠卷的小盒)中放些米粒、玉米粒或干谷粒,即可製成一個可搖的玩具。但一定要封牢開口。寶寶也可敲擊罐子和蓋子玩。
傾注技能(精細動作,自立)
和寶寶一起坐在地板上,面前放一些裝著干穀物或小餅乾的紙杯或輕塑料杯。給他示範怎樣把穀物從一個杯子倒進另一個杯子, 然後讓他自己嘗試。不過,他完全掌握這一技能,也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水和勺子(精細動作)
在寶寶前面的桌上放一個空塑料碗及一個大勺子。在碗中倒滿水,在碗旁放一個空杯子。你可以教給寶寶如何用勺取水並將杯子盛滿。
--------------------------------------------------
11個月寶寶的遊戲
電話遊戲(聽覺/語言,自立)
準備一台玩具電話或把真電話的電線拔掉。讓寶寶坐在你的膝上,把電話放在你的耳邊,並同他講話:「喂,……(寶寶的名字)。」然後把電話放到他的耳邊,重複同樣的句子。這樣重複幾次後,你可以用兩三句話的長句同他交談。在談話中,要使用寶寶的名字和他能聽懂的其他單詞,如「爸爸」,「再見(拜拜)」等等。而後把電話放到他的耳旁看他是否對著電話說話。
講故事(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把寶寶抱到膝蓋上,給寶寶講圖畫書上的故事。你可以這樣開頭:「從前,有一個……」然後你等著看他的反應。故事中的事情或人物應該是寶寶熟悉的。注意句子應簡短,並適當停頓。
歡笑(情緒/社交)
使用歡笑作為表示贊同的信號。在遊戲和故事中加入歡笑和笑話,會使他以後在社交場合中增加幽默感。
睡眠故事(自立,聽覺/語言)
給寶寶講一個用他的名字編的故事。故事應描述他白天做的事情,例如:「很久以前,有一個可愛的小孩子(或寶寶的名字),他白天玩玩具,有時候他會到外面看看小鳥和綠草。晚飯的時候,他喝牛奶、吃飯菜。每天晚上,爸爸媽媽給他洗澡,然後給他好多好多的吻。媽媽(或爸爸)把他放上小床後, 他就閉上眼睛很快睡著了。」在故事中,應盡可能經常地用寶寶的名字。
--------------------------------------------------
12個月寶寶的遊戲
洗手(自立)
讓你的寶寶坐在廚房或浴室的台子上,讓他能夠摸到水池,學習開始自己洗手。在洗手時,和他談談乾淨和髒、濕和干、洗完了和沒洗完、有泡沫和無泡沫、肥皂和濺水等事情。注意千萬不要讓寶寶擰動熱水龍頭,但可以濺一點點熱水在他手上,給他一些感性認識。
動物遊戲(創新/創造力,肢體動作,聽覺/語言)
學馬奔馳與吼叫;學青蛙跳與「呱呱呱「叫,學鴨子搖搖擺擺地走和「嘎嘎嘎」地叫;學蛇滑行並「嘶嘶嘶」地叫。
浴盆裡下雨(創新/創造力)
把塑料瓶底鑽幾個洞,並裝滿洗澡水,從寶寶頭頂淋向全身。如果他喜歡,可以讓他盡情玩耍。
胡寫亂畫(精細動作,創新/創造力)
當寶寶悠閒地坐著時,給他幾張紙和一根蠟筆,讓寶寶在紙面上隨便塗畫。無論畫得怎樣,都要給予表揚。
啟動車子(創新/創造力)
用紙盒搭一個斜坡,向寶寶示範如何使車子滑下斜坡,並發出口令「一、二、三,出發」,然後讓車子滑行。觀察寶寶是否在「出發」命令之後才放小車滑行。
軌道(創新/創造力,肢體動作)
假設你的腿是軌道,「火車」(你的寶寶)在上面行駛。開始你拉著寶寶在腿上「走」,並學火車「哧哧哧」。然後看寶寶是否自己在腿上爬。如果寶寶做好了,就給予表揚。也可以讓寶寶推著玩具在「軌道」上玩。
做個麥克風(創新/創造力,聽覺/語言)
拿個衛生紙軸放在嘴邊當麥克風,做講話、唱歌等表演,並讓寶寶跟著學。
-------------------------------------------------
增加7-12個月寶寶的一些益智遊戲
隨著月齡的增加,7-12個月寶寶的運動機能和智力都有所發展,其遊戲範圍更加開闊,遊戲內容更加豐富,在遊戲中鍛煉了身體,增長了知識,獲得了快樂。遊戲對於寶寶不僅僅是玩,而且是一種學習,一種工作,家長應重視遊戲對孩子智力的開發,讓寶寶在遊戲中增長智力,以下幾種遊戲供你參考:
一、提高記憶力的遊戲:藏貓貓、找玩具、百寶箱、手中藏物。
二、培養動手能力的遊戲:蓋瓶蓋、搭積木、玩插片。
三、促進手眼配合的遊戲:撕紙、撿豆豆、扔東西。
四、培養認知能力的遊戲:照鏡子、認身體、認動物、辨大小、敲敲打打、辨顏色。
五、促進邏輯推理的遊戲:圖形配對、看圖指物。
六、促進體能發育的遊戲:追逐滾動的球。
和11個月寶寶玩學走路遊戲
和11個月寶寶玩學走路遊戲時,應該在平坦的地面上進行。爸爸或媽媽一隻手抓住木棍的上端,一隻手抓木棍的下端,讓寶寶雙手抓住棍子的中間部位,成人一步步後退,讓寶寶練習邁步向前走;成人邊退邊用語言激勵寶寶,「寶寶走得好,寶寶真能幹。」也可讓寶寶推著童車慢慢向前走,成人在一邊保護。練習時不但可以直線走,也可以拐彎走。此遊戲可訓練寶寶走的能力。
和12個月寶寶玩爬樓梯遊戲
在和12個月寶寶玩爬樓梯遊戲時,爸爸媽媽可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樓梯的第四、五層台階上,以此引導寶寶爬樓梯拿玩具。練習時,爸爸媽媽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幫助寶寶兩腳交替爬樓梯。幫助的力量可逐漸減小。此遊戲能增強寶寶腿步的力量,為今後獨立行走打好基礎,但應注意每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
幼兒常見問題的行為(1~3歲)
幼兒常見問題的行為(1~3歲)
★亂發脾氣
●多數父母都會碰到孩子發脾氣的問題,特別是在孩子二三歲剛開始具有獨立性、想按自己的意志去行事時。發脾氣實際上是孩子正在成長的獨立意識的信號。
一般來講,孩子發脾氣的行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如果你的孩子愛發脾氣,你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說自己教子無方。每個孩子養成發脾氣習慣的原因是不同的。有時候孩子發脾氣僅僅是因為過度疲勞或受了刺激。不管孩子為什麼發脾氣,必須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毫無意義,它不能幫助他克服挫折,逃避責任,讓父母改變主意。
置之不理:這是幫助孩子擺脫髮脾氣習慣的最好方法。因為孩子發脾氣的目的是想得到你的注意。你不理他,孩子就會意識到發脾氣沒有什麼用還是少用為好。
不理睬發脾氣的孩子,需要你能沉住氣。
●轉身離開。孩子發脾氣時,你儘管去做你的事。
●適當地勸說。如果你還做不到置之不理,你可以對孩子反覆講幾句簡明扼要的話,說明什麼事是不會被允許的,但不要做出任何舉動。你的目的是幫他擺脫困境。
●不要議論他。孩子不再發脾氣時,只要歡迎他能停下來就是了,就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
排除: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鬧,你覺得除了讓步沒有別的選擇了,你可以告訴他如果願意哭就儘管哭好了,但你不喜歡他的哭聲。
不要讓哭鬧左右你的決定:
●搞清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最可能發脾氣。
●讓孩子知道你說到做到,絕不讓步。
盡量避免誘發孩子發脾氣的場合和情況:找出誘發孩子發脾氣的因素並避免它們是可能的。
●避免孩子發脾氣。每個孩子動手能力是不一樣的。如果任務或玩具太複雜,孩子會因完不成而感到沮喪,你可以把任務安排得簡單一些。
●必要時提供幫助。讓孩子看你是怎麼用另一種方法解決他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有時候寥寥數語、關鍵性的提示,足以緩和孩子一觸即發的緊張情緒。
●避免孩子過分疲勞和興奮。這種時刻,孩子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盡量使孩子處於平靜的狀態。
★毀壞東西
●孩子毀壞東西的原因很多。
活潑衝動的孩子:他們毀壞東西往往是無心的,這些孩子往往精力過剩。
好奇的孩子:他們很想弄清楚某件東西的工作原理,還想看看是用什麼材料做的。他們把它拆開來,並不想損壞它,但是不知道怎麼再弄好。
不能控制情緒的孩子:他們還不會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從大人那裡學來的習慣。
不愛惜東西的孩子:孩子得到東西太容易了,就會覺得無所謂。
有報復心理的孩子:少數孩子故意毀壞東西,是想讓別人知道他的厲害。有這種問題,絕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這可能是存在更嚴重心理問題的跡象。
你要根據孩子的行為類型選用策略。
不要給孩子過多的玩具:
●處理掉多餘的玩具,扔掉或送人。
●選擇適宜的玩具,不要太複雜。
約束過分好動的孩子:
●在家裡劃出不允許孩子隨便出入的範圍,這樣可以減輕你監督孩子的任務,減少孩子闖禍的可能性。
●不易碎的東西放在安全的地方。
●獎勵孩子的小心行為。
提供替代物:如果孩子的求知慾特別強,你要幫助孩子把拆散的東西組裝起來,或者允許他拆些舊東西。
●給孩子一些需要動手的玩具。
●啟發孩子的創造性。收集廢舊東西,允許孩子隨意拆卸它們
教孩子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感情:鼓勵孩子說出心裡的感受,給孩子示範怎樣用適當的方法表達情緒。
★不愛整潔
如果你像許多父母那樣有一個小淘氣包,你一定時常納悶,那麼小的孩子為什麼能在一瞬間就把房間搞得一塌糊塗。孩子喜歡把東西搞得亂七八糟,實際上,年齡很小的孩子根本不理解什麼是亂七八糟,他們周圍能玩的東西越多,他們也就越高興。
如果你看到周圍一團糟,你就不停地嘮叨孩子,讓他們收拾好玩具,或者你自己動手收拾了,那麼你就最終做了不該由你做的事情。更糟的是,孩子知道了會有人替他收拾東西了。
家裡的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把弄亂的東西收拾好。讓孩子認識到整潔和用完東西放回原處的重要性。孩子養成愛整潔的習慣,用完東西就放回原處時,你要表揚他。
「誰弄亂東西誰負責收拾」,應該成為家裡的一個規矩。使孩子從小就養成這種習慣是最理想的,如果你未能做到這一點,你可酌情選用幾種解決方法。
事先安排:做事情有一定之規,可以節省時間,避免麻煩,使你的周圍井然有序,花一些時間為孩子創造保持整潔的便利條件。
●為孩子準備好放東西的地方。告訴孩子,他的每種東西也應有固定的住處。讓他把玩具、體育用品、繪畫材料都分門別類地放好。大的東西最好放在架子上或櫃子裡,不要放在玩具箱裡,因為玩具混放在一起容易攪成一堆或損壞。積木或許多部件的玩具最好放在分開的塑料格子裡。不管你怎樣安排,你的目的是讓孩子的每樣東西都有固定的放處。
●便於取放。從孩子的角度環顧一下房間,一定要把每個架子、櫃子、衣櫥或掛衣棍都安置在孩子便於取放東西的位置。
●標明用途。在每個放東西的用具上都貼上不干膠的標籤說明用途,甚至畫個圖也可。小孩子還可以通過它學習識字。
指導和監督:為孩子做個好樣子,這就是說你本人必須講衛生和做事有秩序。不要指望一個從不動手收拾東西的孩子一夜之間來個突變。所有的孩子,無論大小,都必須瞭解你的標準,他們只要把表面收拾乾淨就行呢?還是每個角落都必須打掃得乾乾淨淨?記住,你的孩子會逐漸瞭解你的要求的,因此,你對孩子的期望必須切合實際。
●做好幫助孩子的準備。即使是最整潔的孩子在收起大型的組合式玩具時也需要別人的幫助。一位兩歲孩子的母親是這樣做的,她先讓孩子自己盡量把玩具收拾到一起,然後她幫助孩子把玩具放好。隨著孩子能力的提高,他可以把更多的玩具收在一起了。最後,他終於能自豪地獨自承擔收拾玩具的任務了。
●養成好習慣。督促孩子玩過玩具以後立即收拾好。如果孩子很小,你可以和他一起把玩具拾起來,孩子一學會拾東西,你就開始訓練他把玩具放回原處。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收拾玩具的習慣,他會把拾起玩具當作遊戲的一部分。
命令明確:你對孩子的要求要簡潔明瞭,你的態度要溫和而嚴肅,但不要像是下命令。如果她沒有反應,你等片刻後再把你的話重複一遍,如果她聽到你的話可就是不去做,你要採取一些措施。
★爭吵和打架
一個正在向獨立、自我完善方向發展的孩子不可能事事同別人保持一致,差異是極為正常的。但是有些孩子太愛與別人爭執。愛打架的孩子有各種情況,有些孩子不會克制自己,有些孩子是因為缺乏社交技巧,也有些孩子是想用拳頭樹立自己在同伴中的權威,還有的僅僅是模仿別人。
●正面指導。告訴孩子你希望他在碰到爭執時怎樣做,比如可以對同伴講講道理。
●態度要冷靜。孩子們發生爭吵時,讓他們做一次深呼吸,每個孩子心平氣和地說明爭吵的理由,不能罵人。然後請他們提出解決的方法。
●退出爭吵。有時解決爭吵的方法是走開或讓步。
●獎勵。制定一個可行的目標,約定好獎勵的辦法。如果孩子和夥伴爭吵的次數減少了,就允許他做一件他喜歡的事情。
●事先警告,如果仍然打架,就要受到處罰。
★不講禮貌
你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培養孩子的禮貌行為,告訴孩子禮貌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去做。你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育階段合理地提出希望,同時也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練習。孩子最早是從家裡學習禮貌的,如果孩子有效仿的榜樣,他們很快就能學會。你應認真地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言談舉止是否都得當。如果你對孩子或者他人的態度不夠禮貌,儘管你教育孩子要懂禮貌,他也會按你的壞樣子去做的。你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要能做到。
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逐一解決每個問題,要比同時對付所有的問題好得多,欲速則不達。如果你認為當務之急是教孩子學會說「請」和「謝謝」,那麼,你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不要又去解決其他問題。
對孩子提出期望和要求:同孩子促膝談心,告訴他講禮貌的重要性以及你的期望。鼓勵孩子講禮貌的最好方式就是隨時對他的好表現進行表揚。必要時,同孩子談一談他不懂禮貌的問題。把舉止粗野的人指給孩子看。提示小孩子應該學習的禮節。
糾正不禮貌的行為:如果孩子不禮貌的行為已根深蒂固,你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練習正確的行為。這個方法可以使孩子意識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得好一些要更省事。比如,孩子沒有說「請」字,你要讓他用「請」字講10句話。
●懲罰。如果你的孩子吃飯時總是不守規矩,那麼一個合乎邏輯的後果就是他不改變行為就不能到餐館用餐;或者,如果他在宴會上坐不住,他以後就不能參加宴會。
★到處亂塗亂畫
只要父母不在眼前,2歲的孩子經常會別出心裁地在牆壁上亂塗亂畫。我們提出的建議如下:
教孩子在適當的地方寫字:具體地告訴孩子他可以在哪些地方以及不能在哪些地方寫字。領孩子在家裡轉一圈,把允許他隨便塗抹的地方指給他看。如果你的孩子是大孩子,可以讓他講講不能到處亂塗亂畫的原因。
提供替代物:這是改變亂寫亂畫行為的關鍵。如果孩子喜歡寫字和畫畫,那麼讓孩子有機會這樣做是很重要的。
●提供美術用品。給孩子準備一個圖畫箱,裡面放上各種畫畫用具,孩子想畫畫時不必請示你就可以使用它們。你允許他在廚房的飯桌、他的書桌或地板上塗塗畫畫,並對他講清楚他只能在這幾個地方畫畫。如果他把顏料、畫筆拿進其他房間,他的用具要被沒收一段時間。
●提供寫字用品。給孩子準備好紙張、舊文具、信封、筆記本、鉛筆等,他只能在一個地方使用這些東西,不管孩子是否會寫字,都鼓勵他寫。如果孩子有機會練習,他們常常在識字之前就發明出他自己的寫字方式。你可以訓練孩子說出他的想法,你替他記錄下來,如果孩子會寫字了,讓他們替你寫購物單。
●為孩子提供寫字的地方。你可以讓孩子在黑板上或能夠擦掉痕跡的物體表面、舊本子、石板上寫字畫畫。如果你的孩子喜歡在牆壁這類寬敞的畫面上寫字,你可以給他們準備一些大張的紙,或者讓他們用粉筆在家裡的走廊或車庫的牆壁上亂畫。
★受欺負
●對這些易受欺負的孩子來說,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於讓他們學會用新的方式對欺負和取笑捉弄做出反應。
●讓孩子認識到大多數取笑人的行為是很無聊的,不值得理睬。但有些取笑傷害了孩子,因而不能置之不理。
●對取笑進行分類。有些取笑非常愚蠢或明顯不真實,對此,你和孩子可以一笑了之。如果取笑的話裡有真實的成分,那麼要教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做出反應以阻止對方的嘲弄。
●不要對取笑太敏感。教孩子用以靜制動的方法對付嘲弄者。不回嘴,只是把頭轉過去或轉身離開。
●用新的方式對付欺負者。有時制止嘲弄的最佳方式是先發制人,伶俐的口齒是有效的武器。幫助孩子學會靈活機動地做出恰當的反應。
★不聽話
●如果你的孩子不聽話,你會感到憤怒、生氣或沮喪。每天晚上,你都會因白天對孩子的反覆提醒、說好話、爭吵和嘮叨而疲憊不堪。你如果想讓孩子聽話,必須注意兩方面的問題:首先,不要對孩子濫發指示,否則孩子會被你指使得暈頭轉向;其次,父母對孩子講話時口氣要溫和,分配的任務要合情合理。
有些孩子之所以養成不聽父母話的習慣,是因為他們知道即使他們不立即對父母的話做出反應也沒有關係,他們把父母對自己的忍耐程度摸得一清二楚,並且猜得出父母是否會做出讓步或索性自己把事情幹了。儘管有些孩子不聽話純粹是故意搗亂,但有時也是因為父母對孩子一次提出的要求太多或沒有把要求解釋清楚。
如果你的孩子聽懂了你的要求就是不肯去做,你可以試用以下方法,實踐證明這些方法很有效。
指示要簡明、具體:我們常常總是忙著向孩子發指示,但完全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理解了這些話。孩子可能並不理解你說的話的具體含意,他對一些話的理解可能與我們大不一樣。有時孩子不服從命令是因為父母一次給他們的指示太多,而他們記不住。還有一種情況是,父母是想向孩子說明一件事情,但他們卻表述為要求孩子做這件事情。
●指示要明確,易懂,具體。
●每次只提一兩個要求,等孩子完成後再提新要求。
●講究策略。如果你並不想聽到孩子說「不」字的話,就不要對孩子說詢問的話,你完全可以用果斷但並不專橫的口吻做指示。你還可以使用激將法,比如,你可以說:「我敢說我一數到10你就能走下汽車。」
讓孩子注意聽你講話::孩子玩得高興時根本注意不到周圍的事情,他很可能並沒有聽清你的話。你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保證孩子確實聽見了你的要求。讓孩子注視你,並把你的話重複一遍。如果你的孩子容易走神,這個辦法也很有用。
說到做到:父母都是大忙人,他們對孩子提出要求後,往往以為孩子一定會照辦的,以後也就不再提這件事了。父母每次做出指示後,一定要檢查任務的完成情況,這樣孩子就不會把你的話當作耳旁風了。同時也要避免對孩子提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使任務有趣:通常,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簡單,所需的時間要比孩子爭辯的時間少得多。如果你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幫助大人幹活的習慣,他們就會把這當作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你可以用計算時間的辦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這個方法可以使孩子知道幫助大人做事實際上用不了多少時間。
★坐不住
●學會安靜地坐著對小孩子來說是最難的一課。即使只讓他坐上幾分鐘都會感到很難熬。小孩子必須能夠理解父母所說的「好好坐著」究竟是什麼意思,而父母也不能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但是即使是年齡很小的孩子也可以通過訓練學會在飯桌前、候診室及其他場合坐上很長的時間。
下面介紹一些訓練孩子學會安靜等待的方法。
●打拍子的訓練法。如果你的孩子1歲左右,你把他放在椅子上坐好,告訴他你要看他能否在你數數時安靜地坐著。你用手比劃著數到5,然後你為孩子能好好地坐著鼓掌,並抱抱他,讓他在地上跑一會在繼續練習。這一次,你可以數到10或更多一些,並再次鼓掌和擁抱。這樣就可以逐漸延長孩子訓練時坐著的時間,而你的興高采烈則可以使孩子感到成功的快樂。
●「我是木頭人」遊戲。和孩子面對面坐好,讓孩子把手放在膝蓋上,孩子當然可以呼吸,但他必須像木頭人那樣一動不動,甚至動動手指、聳聳鼻子也不行。練習之後,孩子可以保持1分鐘不動,有些孩子甚至可以堅持5分鐘或更長時間。每隔幾天做一次這個遊戲,它可以鍛煉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一定要表揚孩子的每一微小的進步
★不肯分享
●小孩子不肯與人分享是很自然的,而且很小的孩子常常認為凡是他能夠得到的東西都是屬於他的。但是他們也喜歡討大人的歡心,如果教給他們分享,他們五六歲時,一般能在大多數時間裡和夥伴一起好好玩。
與人分享不是自發的,必須教給孩子怎樣去做。
●學習合作。讓孩子看到一起工作和分擔任務的好處。或者告訴兩個孩子,他們可以得到一份好吃的東西,但必須兩個人分享。
●告訴孩子必須分享。很多孩子願意在別人家玩人家的玩具,但是讓他拿出自己的玩具,他就不樂意了。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在客人到來之前,讓孩子挑選幾樣他願意讓別人玩的玩具,告訴他不要擔心玩具被弄壞。這樣當他無條件地與別人分享東西時,他能感到自己的對這些東西仍有控制力,它們還是屬於他的。
●不要期望太多。雖然孩子能夠學會分享,但它對孩子來說是個很難理解的觀念。在要求孩子把玩具拿出來讓別人玩時,一定要使他有足夠的時間玩自己的玩具。承認孩子的所有權會使他感到分享是在他控制之下的。
●對孩子每個慷慨舉動都要表揚。
★打人和咬人
●這些全是不成熟的行為。許多二三歲甚至四五歲的孩子在受挫或興奮的時候就這樣做。我們的任務是防患於未然。
●同孩子討論。如果孩子還不會講話,就對他簡單的說不能怎樣,並做出嚴厲的表情。但是不要生氣。
●講清後果,對孩子講清如果他繼續打小朋友會有什麼後果,如失去某些權利,星期天不能去公園玩等。
●搞清孩子在什麼時候會這樣做。注意孩子打人咬人的時間和場合,以次做出預防。如果孩子累了就愛咬人,那麼在他沒睡午覺前,就不要讓他和別的孩子一起玩。
●指導孩子。有的孩子,當別人碰他的玩具時就咬人家。父母可以教他對想碰他玩具的孩子說:「你可以玩一會,下次輪到我了,好嗎?」還可以告訴他,如果其他孩子搶他的玩具,他可以請大人幫助。
●預防措施。平時多跟孩子進行團結友愛,為別人著想的教育。玩的時候,在旁邊照看著,減少引起爭吵的機會。
★亂發脾氣
●多數父母都會碰到孩子發脾氣的問題,特別是在孩子二三歲剛開始具有獨立性、想按自己的意志去行事時。發脾氣實際上是孩子正在成長的獨立意識的信號。
一般來講,孩子發脾氣的行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如果你的孩子愛發脾氣,你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說自己教子無方。每個孩子養成發脾氣習慣的原因是不同的。有時候孩子發脾氣僅僅是因為過度疲勞或受了刺激。不管孩子為什麼發脾氣,必須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毫無意義,它不能幫助他克服挫折,逃避責任,讓父母改變主意。
置之不理:這是幫助孩子擺脫髮脾氣習慣的最好方法。因為孩子發脾氣的目的是想得到你的注意。你不理他,孩子就會意識到發脾氣沒有什麼用還是少用為好。
不理睬發脾氣的孩子,需要你能沉住氣。
●轉身離開。孩子發脾氣時,你儘管去做你的事。
●適當地勸說。如果你還做不到置之不理,你可以對孩子反覆講幾句簡明扼要的話,說明什麼事是不會被允許的,但不要做出任何舉動。你的目的是幫他擺脫困境。
●不要議論他。孩子不再發脾氣時,只要歡迎他能停下來就是了,就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
排除: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鬧,你覺得除了讓步沒有別的選擇了,你可以告訴他如果願意哭就儘管哭好了,但你不喜歡他的哭聲。
不要讓哭鬧左右你的決定:
●搞清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最可能發脾氣。
●讓孩子知道你說到做到,絕不讓步。
盡量避免誘發孩子發脾氣的場合和情況:找出誘發孩子發脾氣的因素並避免它們是可能的。
●避免孩子發脾氣。每個孩子動手能力是不一樣的。如果任務或玩具太複雜,孩子會因完不成而感到沮喪,你可以把任務安排得簡單一些。
●必要時提供幫助。讓孩子看你是怎麼用另一種方法解決他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有時候寥寥數語、關鍵性的提示,足以緩和孩子一觸即發的緊張情緒。
●避免孩子過分疲勞和興奮。這種時刻,孩子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盡量使孩子處於平靜的狀態。
★毀壞東西
●孩子毀壞東西的原因很多。
活潑衝動的孩子:他們毀壞東西往往是無心的,這些孩子往往精力過剩。
好奇的孩子:他們很想弄清楚某件東西的工作原理,還想看看是用什麼材料做的。他們把它拆開來,並不想損壞它,但是不知道怎麼再弄好。
不能控制情緒的孩子:他們還不會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從大人那裡學來的習慣。
不愛惜東西的孩子:孩子得到東西太容易了,就會覺得無所謂。
有報復心理的孩子:少數孩子故意毀壞東西,是想讓別人知道他的厲害。有這種問題,絕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這可能是存在更嚴重心理問題的跡象。
你要根據孩子的行為類型選用策略。
不要給孩子過多的玩具:
●處理掉多餘的玩具,扔掉或送人。
●選擇適宜的玩具,不要太複雜。
約束過分好動的孩子:
●在家裡劃出不允許孩子隨便出入的範圍,這樣可以減輕你監督孩子的任務,減少孩子闖禍的可能性。
●不易碎的東西放在安全的地方。
●獎勵孩子的小心行為。
提供替代物:如果孩子的求知慾特別強,你要幫助孩子把拆散的東西組裝起來,或者允許他拆些舊東西。
●給孩子一些需要動手的玩具。
●啟發孩子的創造性。收集廢舊東西,允許孩子隨意拆卸它們
教孩子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感情:鼓勵孩子說出心裡的感受,給孩子示範怎樣用適當的方法表達情緒。
★不愛整潔
如果你像許多父母那樣有一個小淘氣包,你一定時常納悶,那麼小的孩子為什麼能在一瞬間就把房間搞得一塌糊塗。孩子喜歡把東西搞得亂七八糟,實際上,年齡很小的孩子根本不理解什麼是亂七八糟,他們周圍能玩的東西越多,他們也就越高興。
如果你看到周圍一團糟,你就不停地嘮叨孩子,讓他們收拾好玩具,或者你自己動手收拾了,那麼你就最終做了不該由你做的事情。更糟的是,孩子知道了會有人替他收拾東西了。
家裡的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把弄亂的東西收拾好。讓孩子認識到整潔和用完東西放回原處的重要性。孩子養成愛整潔的習慣,用完東西就放回原處時,你要表揚他。
「誰弄亂東西誰負責收拾」,應該成為家裡的一個規矩。使孩子從小就養成這種習慣是最理想的,如果你未能做到這一點,你可酌情選用幾種解決方法。
事先安排:做事情有一定之規,可以節省時間,避免麻煩,使你的周圍井然有序,花一些時間為孩子創造保持整潔的便利條件。
●為孩子準備好放東西的地方。告訴孩子,他的每種東西也應有固定的住處。讓他把玩具、體育用品、繪畫材料都分門別類地放好。大的東西最好放在架子上或櫃子裡,不要放在玩具箱裡,因為玩具混放在一起容易攪成一堆或損壞。積木或許多部件的玩具最好放在分開的塑料格子裡。不管你怎樣安排,你的目的是讓孩子的每樣東西都有固定的放處。
●便於取放。從孩子的角度環顧一下房間,一定要把每個架子、櫃子、衣櫥或掛衣棍都安置在孩子便於取放東西的位置。
●標明用途。在每個放東西的用具上都貼上不干膠的標籤說明用途,甚至畫個圖也可。小孩子還可以通過它學習識字。
指導和監督:為孩子做個好樣子,這就是說你本人必須講衛生和做事有秩序。不要指望一個從不動手收拾東西的孩子一夜之間來個突變。所有的孩子,無論大小,都必須瞭解你的標準,他們只要把表面收拾乾淨就行呢?還是每個角落都必須打掃得乾乾淨淨?記住,你的孩子會逐漸瞭解你的要求的,因此,你對孩子的期望必須切合實際。
●做好幫助孩子的準備。即使是最整潔的孩子在收起大型的組合式玩具時也需要別人的幫助。一位兩歲孩子的母親是這樣做的,她先讓孩子自己盡量把玩具收拾到一起,然後她幫助孩子把玩具放好。隨著孩子能力的提高,他可以把更多的玩具收在一起了。最後,他終於能自豪地獨自承擔收拾玩具的任務了。
●養成好習慣。督促孩子玩過玩具以後立即收拾好。如果孩子很小,你可以和他一起把玩具拾起來,孩子一學會拾東西,你就開始訓練他把玩具放回原處。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收拾玩具的習慣,他會把拾起玩具當作遊戲的一部分。
命令明確:你對孩子的要求要簡潔明瞭,你的態度要溫和而嚴肅,但不要像是下命令。如果她沒有反應,你等片刻後再把你的話重複一遍,如果她聽到你的話可就是不去做,你要採取一些措施。
★爭吵和打架
一個正在向獨立、自我完善方向發展的孩子不可能事事同別人保持一致,差異是極為正常的。但是有些孩子太愛與別人爭執。愛打架的孩子有各種情況,有些孩子不會克制自己,有些孩子是因為缺乏社交技巧,也有些孩子是想用拳頭樹立自己在同伴中的權威,還有的僅僅是模仿別人。
●正面指導。告訴孩子你希望他在碰到爭執時怎樣做,比如可以對同伴講講道理。
●態度要冷靜。孩子們發生爭吵時,讓他們做一次深呼吸,每個孩子心平氣和地說明爭吵的理由,不能罵人。然後請他們提出解決的方法。
●退出爭吵。有時解決爭吵的方法是走開或讓步。
●獎勵。制定一個可行的目標,約定好獎勵的辦法。如果孩子和夥伴爭吵的次數減少了,就允許他做一件他喜歡的事情。
●事先警告,如果仍然打架,就要受到處罰。
★不講禮貌
你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培養孩子的禮貌行為,告訴孩子禮貌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去做。你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育階段合理地提出希望,同時也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練習。孩子最早是從家裡學習禮貌的,如果孩子有效仿的榜樣,他們很快就能學會。你應認真地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言談舉止是否都得當。如果你對孩子或者他人的態度不夠禮貌,儘管你教育孩子要懂禮貌,他也會按你的壞樣子去做的。你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要能做到。
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逐一解決每個問題,要比同時對付所有的問題好得多,欲速則不達。如果你認為當務之急是教孩子學會說「請」和「謝謝」,那麼,你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不要又去解決其他問題。
對孩子提出期望和要求:同孩子促膝談心,告訴他講禮貌的重要性以及你的期望。鼓勵孩子講禮貌的最好方式就是隨時對他的好表現進行表揚。必要時,同孩子談一談他不懂禮貌的問題。把舉止粗野的人指給孩子看。提示小孩子應該學習的禮節。
糾正不禮貌的行為:如果孩子不禮貌的行為已根深蒂固,你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練習正確的行為。這個方法可以使孩子意識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得好一些要更省事。比如,孩子沒有說「請」字,你要讓他用「請」字講10句話。
●懲罰。如果你的孩子吃飯時總是不守規矩,那麼一個合乎邏輯的後果就是他不改變行為就不能到餐館用餐;或者,如果他在宴會上坐不住,他以後就不能參加宴會。
★到處亂塗亂畫
只要父母不在眼前,2歲的孩子經常會別出心裁地在牆壁上亂塗亂畫。我們提出的建議如下:
教孩子在適當的地方寫字:具體地告訴孩子他可以在哪些地方以及不能在哪些地方寫字。領孩子在家裡轉一圈,把允許他隨便塗抹的地方指給他看。如果你的孩子是大孩子,可以讓他講講不能到處亂塗亂畫的原因。
提供替代物:這是改變亂寫亂畫行為的關鍵。如果孩子喜歡寫字和畫畫,那麼讓孩子有機會這樣做是很重要的。
●提供美術用品。給孩子準備一個圖畫箱,裡面放上各種畫畫用具,孩子想畫畫時不必請示你就可以使用它們。你允許他在廚房的飯桌、他的書桌或地板上塗塗畫畫,並對他講清楚他只能在這幾個地方畫畫。如果他把顏料、畫筆拿進其他房間,他的用具要被沒收一段時間。
●提供寫字用品。給孩子準備好紙張、舊文具、信封、筆記本、鉛筆等,他只能在一個地方使用這些東西,不管孩子是否會寫字,都鼓勵他寫。如果孩子有機會練習,他們常常在識字之前就發明出他自己的寫字方式。你可以訓練孩子說出他的想法,你替他記錄下來,如果孩子會寫字了,讓他們替你寫購物單。
●為孩子提供寫字的地方。你可以讓孩子在黑板上或能夠擦掉痕跡的物體表面、舊本子、石板上寫字畫畫。如果你的孩子喜歡在牆壁這類寬敞的畫面上寫字,你可以給他們準備一些大張的紙,或者讓他們用粉筆在家裡的走廊或車庫的牆壁上亂畫。
★受欺負
●對這些易受欺負的孩子來說,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於讓他們學會用新的方式對欺負和取笑捉弄做出反應。
●讓孩子認識到大多數取笑人的行為是很無聊的,不值得理睬。但有些取笑傷害了孩子,因而不能置之不理。
●對取笑進行分類。有些取笑非常愚蠢或明顯不真實,對此,你和孩子可以一笑了之。如果取笑的話裡有真實的成分,那麼要教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做出反應以阻止對方的嘲弄。
●不要對取笑太敏感。教孩子用以靜制動的方法對付嘲弄者。不回嘴,只是把頭轉過去或轉身離開。
●用新的方式對付欺負者。有時制止嘲弄的最佳方式是先發制人,伶俐的口齒是有效的武器。幫助孩子學會靈活機動地做出恰當的反應。
★不聽話
●如果你的孩子不聽話,你會感到憤怒、生氣或沮喪。每天晚上,你都會因白天對孩子的反覆提醒、說好話、爭吵和嘮叨而疲憊不堪。你如果想讓孩子聽話,必須注意兩方面的問題:首先,不要對孩子濫發指示,否則孩子會被你指使得暈頭轉向;其次,父母對孩子講話時口氣要溫和,分配的任務要合情合理。
有些孩子之所以養成不聽父母話的習慣,是因為他們知道即使他們不立即對父母的話做出反應也沒有關係,他們把父母對自己的忍耐程度摸得一清二楚,並且猜得出父母是否會做出讓步或索性自己把事情幹了。儘管有些孩子不聽話純粹是故意搗亂,但有時也是因為父母對孩子一次提出的要求太多或沒有把要求解釋清楚。
如果你的孩子聽懂了你的要求就是不肯去做,你可以試用以下方法,實踐證明這些方法很有效。
指示要簡明、具體:我們常常總是忙著向孩子發指示,但完全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理解了這些話。孩子可能並不理解你說的話的具體含意,他對一些話的理解可能與我們大不一樣。有時孩子不服從命令是因為父母一次給他們的指示太多,而他們記不住。還有一種情況是,父母是想向孩子說明一件事情,但他們卻表述為要求孩子做這件事情。
●指示要明確,易懂,具體。
●每次只提一兩個要求,等孩子完成後再提新要求。
●講究策略。如果你並不想聽到孩子說「不」字的話,就不要對孩子說詢問的話,你完全可以用果斷但並不專橫的口吻做指示。你還可以使用激將法,比如,你可以說:「我敢說我一數到10你就能走下汽車。」
讓孩子注意聽你講話::孩子玩得高興時根本注意不到周圍的事情,他很可能並沒有聽清你的話。你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保證孩子確實聽見了你的要求。讓孩子注視你,並把你的話重複一遍。如果你的孩子容易走神,這個辦法也很有用。
說到做到:父母都是大忙人,他們對孩子提出要求後,往往以為孩子一定會照辦的,以後也就不再提這件事了。父母每次做出指示後,一定要檢查任務的完成情況,這樣孩子就不會把你的話當作耳旁風了。同時也要避免對孩子提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使任務有趣:通常,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簡單,所需的時間要比孩子爭辯的時間少得多。如果你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幫助大人幹活的習慣,他們就會把這當作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你可以用計算時間的辦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這個方法可以使孩子知道幫助大人做事實際上用不了多少時間。
★坐不住
●學會安靜地坐著對小孩子來說是最難的一課。即使只讓他坐上幾分鐘都會感到很難熬。小孩子必須能夠理解父母所說的「好好坐著」究竟是什麼意思,而父母也不能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但是即使是年齡很小的孩子也可以通過訓練學會在飯桌前、候診室及其他場合坐上很長的時間。
下面介紹一些訓練孩子學會安靜等待的方法。
●打拍子的訓練法。如果你的孩子1歲左右,你把他放在椅子上坐好,告訴他你要看他能否在你數數時安靜地坐著。你用手比劃著數到5,然後你為孩子能好好地坐著鼓掌,並抱抱他,讓他在地上跑一會在繼續練習。這一次,你可以數到10或更多一些,並再次鼓掌和擁抱。這樣就可以逐漸延長孩子訓練時坐著的時間,而你的興高采烈則可以使孩子感到成功的快樂。
●「我是木頭人」遊戲。和孩子面對面坐好,讓孩子把手放在膝蓋上,孩子當然可以呼吸,但他必須像木頭人那樣一動不動,甚至動動手指、聳聳鼻子也不行。練習之後,孩子可以保持1分鐘不動,有些孩子甚至可以堅持5分鐘或更長時間。每隔幾天做一次這個遊戲,它可以鍛煉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一定要表揚孩子的每一微小的進步
★不肯分享
●小孩子不肯與人分享是很自然的,而且很小的孩子常常認為凡是他能夠得到的東西都是屬於他的。但是他們也喜歡討大人的歡心,如果教給他們分享,他們五六歲時,一般能在大多數時間裡和夥伴一起好好玩。
與人分享不是自發的,必須教給孩子怎樣去做。
●學習合作。讓孩子看到一起工作和分擔任務的好處。或者告訴兩個孩子,他們可以得到一份好吃的東西,但必須兩個人分享。
●告訴孩子必須分享。很多孩子願意在別人家玩人家的玩具,但是讓他拿出自己的玩具,他就不樂意了。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在客人到來之前,讓孩子挑選幾樣他願意讓別人玩的玩具,告訴他不要擔心玩具被弄壞。這樣當他無條件地與別人分享東西時,他能感到自己的對這些東西仍有控制力,它們還是屬於他的。
●不要期望太多。雖然孩子能夠學會分享,但它對孩子來說是個很難理解的觀念。在要求孩子把玩具拿出來讓別人玩時,一定要使他有足夠的時間玩自己的玩具。承認孩子的所有權會使他感到分享是在他控制之下的。
●對孩子每個慷慨舉動都要表揚。
★打人和咬人
●這些全是不成熟的行為。許多二三歲甚至四五歲的孩子在受挫或興奮的時候就這樣做。我們的任務是防患於未然。
●同孩子討論。如果孩子還不會講話,就對他簡單的說不能怎樣,並做出嚴厲的表情。但是不要生氣。
●講清後果,對孩子講清如果他繼續打小朋友會有什麼後果,如失去某些權利,星期天不能去公園玩等。
●搞清孩子在什麼時候會這樣做。注意孩子打人咬人的時間和場合,以次做出預防。如果孩子累了就愛咬人,那麼在他沒睡午覺前,就不要讓他和別的孩子一起玩。
●指導孩子。有的孩子,當別人碰他的玩具時就咬人家。父母可以教他對想碰他玩具的孩子說:「你可以玩一會,下次輪到我了,好嗎?」還可以告訴他,如果其他孩子搶他的玩具,他可以請大人幫助。
●預防措施。平時多跟孩子進行團結友愛,為別人著想的教育。玩的時候,在旁邊照看著,減少引起爭吵的機會。
1~1歲半幼兒訓練方案
1~1歲半幼兒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感覺知覺活動,是發展智力的主要途徑。兒童觀察事物是通過各個感覺器官來進行的,因此,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應從發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覺能力入手,從他們感興趣的、注意到的事物開始,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去觀察事物。
(1)觀察事物的特性
①識別大小。教小兒比較物體的大小,開始可選擇形狀類似,大小差別顯著的物體來練習,如大娃娃與小娃娃,大杯子與小杯子等。
②識別形狀。
教小兒識別物體的各種形狀,對發展觀察能力十分有好處。先教小兒識別簡單的幾何形狀,如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用同種顏色的紙板如紅色、黃色,剪成兩套形狀不同的圖形如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讓小兒和家長分別拿一套,教小兒把他手中的圓圈重疊到家長的圓圈上,指給他看,這兩個圓圈的形狀是一樣的"都是圓的。"再讓他把圓圈與其它形狀的紙板比較,告訴他是不一樣的。
③識別顏色。
先從基本的顏色紅、黃、藍、綠進行識別。小兒這時可能說不出顏色的名稱,家長也不必在這個階段要求幼兒說出顏色的名稱,但應讓幼兒明白"顏色"這個詞的意思,懂得"這種顏色"、"那種顏色"的意思,使他意識到顏色也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發展觀察力。
可用一些大小相同、形狀一樣、顏色不同的積木方塊進行練習,如成人手中拿一塊紅方塊,要小兒從幾個方塊中挑選一個和成人手中一樣顏色的方塊。小兒學畫時,讓孩於注意到小草是綠色的,西紅柿是紅顏色的,讓小兒拿綠色畫筆畫小草,紅色的畫筆畫西紅柿。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小兒注意周圍物品的顏色,如媽媽的圍巾是藍色的,小兒的帽子也是藍色的,這時便可告訴這兩件東西的顏色是一樣的。
(2)發展幼兒注意力。
①注意力的穩定性。幼兒注意力短暫,不穩定,成人應幫助小兒更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於一個物體上或一種遊戲中。如小兒玩皮球一會兒就扔掉,正要開始做其他的事情,母親可拿起皮球,教他一些新的玩法,如教小兒用手使皮球在地面上旋轉,或對著牆壁滾動皮球,使皮球碰向牆壁自動滾回來,或用球投籃等。 ②擴大注意的範圍。教注意物體之間的聯繫,發展注意力的穩定性和注意的分配能力。在培養小兒觀察力時,應多帶小兒接觸大自然,注意引導孩子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參與觀察活動,可教小兒看日出日落,風吹草動,聽鳥語、聞花香等等。
2、記憶力的培養。小兒的記憶是由感覺器官獲得的信息積累而成的。有了記憶,小兒才能呈現出日新月異的進步。
(1)實物記憶練習。讓小兒根據記憶尋找所需要的玩具,如先讓小兒看一個小球,然後把它收起來再讓孩子在其他的玩具中找這種小球。
(2)強化記憶練習。父母可以選擇一些形象直觀,與嬰兒本人關係較為密切的東西和他感興趣的事物來訓練他的記憶。可教小兒認識爸爸、媽媽,自己的名字、五官和身體的主要部位,間隔一段時間,情景再重複。
3、思維能力的培養。小兒的思維活動是以周圍的實物和具體的活動為基礎的。因此,在促進嬰幼兒思維能力發展的諸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給小兒創造一個有利於動手動腦的環境。
(1)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用語言指點並鞏固孩子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所取得成果,幫助他用動詞?quot;伸出"、"倒轉"、"挪動"等來表達他找到的解決辦法。詞可以幫助孩子自己選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擴大在解決類似問題時使用這種方法的可能性。
(2)發展思維的靈活性。教小兒用同種玩具進行不同的玩法並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小兒注意觀察一種物體的多種用途,以發展小兒解決問題的技巧。如教小兒用鑰匙可以開鎖,也可以撬開奶粉罐上的鐵蓋,捅開飲料瓶口的紙封,還可以當筆在泥地上畫畫等等。筷子是用來吃飯的,但偶爾也可用它攪拌漿糊、藥液,甚至當燈籠的提手等。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1)辨別音響。給孩子聽不同的聲響,讓孩子判斷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
(2)手影表演。成人可利用燈光或陽光下的投影用手做成小鳥飛等動作,引導小孩子觀看、想像。
(3)看圖片。通過看圖片,認識圖片中的人物、物品,說出"是誰?","在做什麼?","是什麼東西?","做什麼用?"。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繼續訓練小兒獨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穩定性,以促進運動的協調性和軀體的平衡能力。可和小兒一起拖拉玩具車,教小兒拉著小車向前走、側著走、倒退走等。準備一個較大的皮球,成人將球滾到小孩子腳邊,教他抬腳踢球。
2、發展小兒走、蹲、彎腰動作。將玩具散放在各處,要求小兒收撿玩具交給成人或放在固定的地方。
3、訓練小兒下床。當小兒爬到或走到距床沿約30厘米處,就訓練他調轉身體,頭朝裡腳向床邊方向,然後讓他們倒退著向床邊爬行,直至腳踩地。開始成人應在小兒背後保護一下,防止小兒動作不穩仰倒在地。可用同樣方法教小兒從坐在沙床上或椅上轉身下地。
4、訓練小兒手的靈活性和準確性。如教小兒學習畫畫、搭積木、用塑料繩將有孔玩具串起來。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除夜間睡眠外,白天可睡眠2次,每次1.5~2小時。不要用威脅、恐嚇等手段,逼小兒睡眠,也不要給小兒講述恐怖的故事,以免小兒害怕而拒絕一個人入睡。臨睡前清洗臉、手、腳、臀部,排好尿,換上寬鬆保暖的睡衣,會使小兒感到舒適,易於入睡,這不但有助於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便於孩子建立睡眠條件放射。
2、飲食。斷奶後,每日餵養的次數約4~5次,可安排在早、中、晚餐時間和白天睡眠醒來的時間。養成定時進食,定位進餐的習慣,鼓勵小兒自己動手吃東西。培養飯前便後洗手習慣。
3、訓練小兒在日常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培養小兒獨立的能力。教導小兒試著脫鞋、脫襪子,排完大小便試著提褲子,外出時自己戴帽、脫帽,爸爸媽媽下班進門可讓孩子幫助拿拖鞋給爸媽換鞋,給孩子洗手時,教小兒主動將手伸到水裡,玩完玩具後幫忙收拾起來等等。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教育孩子禮貌待人。家裡來客人要教小兒打招呼,問好,接受別人的東西說謝謝,客人走時揮手說再見。鼓勵小兒取糖果、水果招待客人,把玩具分給到家裡來的小朋友玩等等。表演操也是教育幼兒的好方法。
(2)利用各種機會豐富孩子的語言詞彙,並簡單說明物體的用途與關係,擴大小兒的認識範圍,促進語言的理解與表達。
給小兒看圖片、幼兒書籍、帶小兒到外面玩,教小兒認識物體的名稱,對著圖片或實物,詢問小兒圖片或實物的名稱及用途"這是什麼?""幹什麼用的?"引導小兒回答,小兒回答正確時親親他,以示鼓勵。
此時,小兒已開始喜歡聽大人講故事了,父母給孩子講故事時,開始要講得慢而簡短,發音清晰,富於表情,可根據故事的情節伴以動作,來增加小兒的注意力和興趣。孩子愛聽講過的故事,成人可多重複幾次,還可將小兒目睹或經歷的事情,編成故事。也可根據孩子的特點編故事,用它來加強行為規範和思想品德教育。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感覺知覺活動,是發展智力的主要途徑。兒童觀察事物是通過各個感覺器官來進行的,因此,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應從發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覺能力入手,從他們感興趣的、注意到的事物開始,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去觀察事物。
(1)觀察事物的特性
①識別大小。教小兒比較物體的大小,開始可選擇形狀類似,大小差別顯著的物體來練習,如大娃娃與小娃娃,大杯子與小杯子等。
②識別形狀。
教小兒識別物體的各種形狀,對發展觀察能力十分有好處。先教小兒識別簡單的幾何形狀,如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用同種顏色的紙板如紅色、黃色,剪成兩套形狀不同的圖形如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讓小兒和家長分別拿一套,教小兒把他手中的圓圈重疊到家長的圓圈上,指給他看,這兩個圓圈的形狀是一樣的"都是圓的。"再讓他把圓圈與其它形狀的紙板比較,告訴他是不一樣的。
③識別顏色。
先從基本的顏色紅、黃、藍、綠進行識別。小兒這時可能說不出顏色的名稱,家長也不必在這個階段要求幼兒說出顏色的名稱,但應讓幼兒明白"顏色"這個詞的意思,懂得"這種顏色"、"那種顏色"的意思,使他意識到顏色也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發展觀察力。
可用一些大小相同、形狀一樣、顏色不同的積木方塊進行練習,如成人手中拿一塊紅方塊,要小兒從幾個方塊中挑選一個和成人手中一樣顏色的方塊。小兒學畫時,讓孩於注意到小草是綠色的,西紅柿是紅顏色的,讓小兒拿綠色畫筆畫小草,紅色的畫筆畫西紅柿。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小兒注意周圍物品的顏色,如媽媽的圍巾是藍色的,小兒的帽子也是藍色的,這時便可告訴這兩件東西的顏色是一樣的。
(2)發展幼兒注意力。
①注意力的穩定性。幼兒注意力短暫,不穩定,成人應幫助小兒更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於一個物體上或一種遊戲中。如小兒玩皮球一會兒就扔掉,正要開始做其他的事情,母親可拿起皮球,教他一些新的玩法,如教小兒用手使皮球在地面上旋轉,或對著牆壁滾動皮球,使皮球碰向牆壁自動滾回來,或用球投籃等。 ②擴大注意的範圍。教注意物體之間的聯繫,發展注意力的穩定性和注意的分配能力。在培養小兒觀察力時,應多帶小兒接觸大自然,注意引導孩子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參與觀察活動,可教小兒看日出日落,風吹草動,聽鳥語、聞花香等等。
2、記憶力的培養。小兒的記憶是由感覺器官獲得的信息積累而成的。有了記憶,小兒才能呈現出日新月異的進步。
(1)實物記憶練習。讓小兒根據記憶尋找所需要的玩具,如先讓小兒看一個小球,然後把它收起來再讓孩子在其他的玩具中找這種小球。
(2)強化記憶練習。父母可以選擇一些形象直觀,與嬰兒本人關係較為密切的東西和他感興趣的事物來訓練他的記憶。可教小兒認識爸爸、媽媽,自己的名字、五官和身體的主要部位,間隔一段時間,情景再重複。
3、思維能力的培養。小兒的思維活動是以周圍的實物和具體的活動為基礎的。因此,在促進嬰幼兒思維能力發展的諸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給小兒創造一個有利於動手動腦的環境。
(1)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用語言指點並鞏固孩子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所取得成果,幫助他用動詞?quot;伸出"、"倒轉"、"挪動"等來表達他找到的解決辦法。詞可以幫助孩子自己選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擴大在解決類似問題時使用這種方法的可能性。
(2)發展思維的靈活性。教小兒用同種玩具進行不同的玩法並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小兒注意觀察一種物體的多種用途,以發展小兒解決問題的技巧。如教小兒用鑰匙可以開鎖,也可以撬開奶粉罐上的鐵蓋,捅開飲料瓶口的紙封,還可以當筆在泥地上畫畫等等。筷子是用來吃飯的,但偶爾也可用它攪拌漿糊、藥液,甚至當燈籠的提手等。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1)辨別音響。給孩子聽不同的聲響,讓孩子判斷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
(2)手影表演。成人可利用燈光或陽光下的投影用手做成小鳥飛等動作,引導小孩子觀看、想像。
(3)看圖片。通過看圖片,認識圖片中的人物、物品,說出"是誰?","在做什麼?","是什麼東西?","做什麼用?"。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繼續訓練小兒獨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穩定性,以促進運動的協調性和軀體的平衡能力。可和小兒一起拖拉玩具車,教小兒拉著小車向前走、側著走、倒退走等。準備一個較大的皮球,成人將球滾到小孩子腳邊,教他抬腳踢球。
2、發展小兒走、蹲、彎腰動作。將玩具散放在各處,要求小兒收撿玩具交給成人或放在固定的地方。
3、訓練小兒下床。當小兒爬到或走到距床沿約30厘米處,就訓練他調轉身體,頭朝裡腳向床邊方向,然後讓他們倒退著向床邊爬行,直至腳踩地。開始成人應在小兒背後保護一下,防止小兒動作不穩仰倒在地。可用同樣方法教小兒從坐在沙床上或椅上轉身下地。
4、訓練小兒手的靈活性和準確性。如教小兒學習畫畫、搭積木、用塑料繩將有孔玩具串起來。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除夜間睡眠外,白天可睡眠2次,每次1.5~2小時。不要用威脅、恐嚇等手段,逼小兒睡眠,也不要給小兒講述恐怖的故事,以免小兒害怕而拒絕一個人入睡。臨睡前清洗臉、手、腳、臀部,排好尿,換上寬鬆保暖的睡衣,會使小兒感到舒適,易於入睡,這不但有助於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便於孩子建立睡眠條件放射。
2、飲食。斷奶後,每日餵養的次數約4~5次,可安排在早、中、晚餐時間和白天睡眠醒來的時間。養成定時進食,定位進餐的習慣,鼓勵小兒自己動手吃東西。培養飯前便後洗手習慣。
3、訓練小兒在日常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培養小兒獨立的能力。教導小兒試著脫鞋、脫襪子,排完大小便試著提褲子,外出時自己戴帽、脫帽,爸爸媽媽下班進門可讓孩子幫助拿拖鞋給爸媽換鞋,給孩子洗手時,教小兒主動將手伸到水裡,玩完玩具後幫忙收拾起來等等。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教育孩子禮貌待人。家裡來客人要教小兒打招呼,問好,接受別人的東西說謝謝,客人走時揮手說再見。鼓勵小兒取糖果、水果招待客人,把玩具分給到家裡來的小朋友玩等等。表演操也是教育幼兒的好方法。
(2)利用各種機會豐富孩子的語言詞彙,並簡單說明物體的用途與關係,擴大小兒的認識範圍,促進語言的理解與表達。
給小兒看圖片、幼兒書籍、帶小兒到外面玩,教小兒認識物體的名稱,對著圖片或實物,詢問小兒圖片或實物的名稱及用途"這是什麼?""幹什麼用的?"引導小兒回答,小兒回答正確時親親他,以示鼓勵。
此時,小兒已開始喜歡聽大人講故事了,父母給孩子講故事時,開始要講得慢而簡短,發音清晰,富於表情,可根據故事的情節伴以動作,來增加小兒的注意力和興趣。孩子愛聽講過的故事,成人可多重複幾次,還可將小兒目睹或經歷的事情,編成故事。也可根據孩子的特點編故事,用它來加強行為規範和思想品德教育。
10 ~12個月嬰兒訓練方案
10 ~12個月嬰兒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覺訓練。除了在日常生活,不斷引導小兒觀察事物,擴大小兒的視野外,可培養小兒對圖片、文字的注意、興趣,培養小兒對書籍的愛好。
教小兒認識實物,圖片,把幾種東西或幾張圖片放在一起讓小兒挑選、指認,同時教小兒模仿說出名稱來。也可以在嬰兒經常接觸的東西上標些文字,當嬰兒接觸到這些東西時,就引導他注意上面的字,增加他對文字的注意力和接觸機會。 外出時,可經常提醒他注意遇到的字如廣告招牌、街道名稱等。應盡早讓嬰兒接觸書本,培養小兒對文字的注意力。教小兒識字應在快樂的遊戲氣氛中自然而然地進行,而不應該給孩子施加壓力,硬性規定必須每日記多少字,以免造成孩子牴觸心理。
2、聽覺訓練。
積極為嬰兒創造語言環境,可促進嬰兒更多聽到語言,熟悉語言和漸漸理解語言。用語言逗引嬰兒活動和玩玩具,聽磁帶,觀看周圍的人物交談,唱兒歌、唱歌曲給嬰兒聽。和小兒咿呀對話。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站立練習。站立練習時,要注意保護好小兒,循序漸進,逐漸延長站立時間。
(1)兩手扶站。當小兒兩手扶站較穩時,可訓練一手扶站,可讓小兒一手扶站,另一隻手去取玩具 。
(2)練習獨站。成人可雙手扶著嬰兒的腋下,讓嬰兒背和臀部靠牆,兩足跟稍離牆,雙下肢稍分開站穩,然後慢慢放手,並拍手鼓勵小兒獨站。
2、起立練習。教嬰兒從俯臥位雙手撐起身體,再雙腿跪起來,呈爬姿,抓住欄杆站起來。
(1)從站位至坐下。嬰兒扶站位,用玩具引導小兒慢慢坐下,教小兒從站位扶著欄杆慢慢坐下,而不是一下子摔坐下。
(2)站穩練習。
①讓小兒先觀察一下不倒翁玩具,推一下、站起來的樣於,然後對小兒說:"你也像不倒翁一樣,把你推一推,你就站起來。"成人讓嬰兒站好,用一隻手在嬰兒軀幹一側輕輕推一下,使他失去平衡,另一隻手擋住嬰兒另一側身體,並幫助小兒恢復到站位,成人應在輕快地遊戲氣氛中和嬰兒進行練習,鼓勵表揚嬰兒,以訓練小兒平衡感。
②將嬰兒扶站好,並把嬰兒感興趣的玩具置於嬰兒身體一側,鼓勵他盡可能彎曲身體去拾取玩具,左右側交替練習,可增強嬰兒腰部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
3、行走練習。
應循序漸進。剛開始練習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防止小兒跌倒,減少他的恐懼心理,使他樂於行走。
在學走期間盡量不要靠"學步車"一類工具幫助,以免小孩形成不正確的行走姿勢。可拉著小兒的雙手訓練其邁步,或讓小兒扶著欄杆或床邊邁步走,還可用較長的圍巾從嬰兒前胸、腋下圍過,成人在孩子後方,拉緊圍巾,讓孩子練習獨立走步。
孩子會獨走數步後,可在小兒的前方放一個他喜歡的玩具,訓練他邁步向前取,或讓嬰兒靠牆獨站穩後,成人後退幾步,手中拿玩具,用語言鼓勵嬰兒朝成人方向走去,小兒快走到成人身邊時,成人再後退幾步,直到嬰兒走不穩時把嬰兒抱起來,誇獎他走得好並給他玩具。
4、手部動作訓練。
(1)訓練小兒手的控制能力。在小兒能夠有意識地將物品放下後,訓練小兒將手中的物品投入到一些小的容器中。讓小兒將小木塊放到一個小盒子中,將小粒的東西拾起來放進小瓶中。還可給小兒選擇一些帶孔洞的玩具,讓小兒將一些東西從孔洞中投入。
(2)訓練小兒用手的能力。可通過遊戲,成人示範,教小兒學會手的多種用途。比如把木塊搭起來,打開或蓋上盒蓋、瓶蓋,拉電燈開關線,用筆畫線條,用手翻書,按按鈕、扔皮球,拾東西,模仿用手推玩具火車,拿勺子在碗中攪拌,用勺吃飯,用手挖摳東西等等。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白天睡眠次數可逐漸減至每日2次,每次睡眠時間2小時。每天應定時讓小兒上床睡覺,睡眠前不要引導小兒過分地興奮,此時小兒能理解成人部分語言,可預先告訴小兒您的安排,如母親與孩子遊戲,說:"我們把玩具收起來,要睡眠了。"然後收拾玩具,抱小兒上床睡覺。
2、飲食。隨著小兒年齡增長,餵養次數每日可逐漸減到4~5次。定時進餐,有助於消化系統有節律地工作,進餐時要有固定的坐位,訓練進食自理的能力,如讓小兒自己用手拿餅乾吃,獨自抱奶瓶吃奶、用杯喝水,試著拿湯匙舀東西吃。 3、大小便。教小兒在大小便前有所表示,如在大小便前發出"嗯嗯"聲音。
4.穿衣服。教小兒配合成人穿衣、戴帽、穿襪、穿鞋等,這不僅能培養小兒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能強化左右的方位意識。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與人交往。
此時,嬰兒已經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對周圍世界有了更廣泛的興趣,有與人交往的社會需求和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家長每天也應當抽出一定時間和小兒一起遊戲,進行情感交流。
一個樂觀向上,充滿愛心的家庭氣氛,會使小兒幸福開朗,樂於與人交往。家長還應經常帶小兒外出活動,讓小兒多接觸豐富多彩的大自然,接觸社會,從中觀察學習與人的交往經驗,在小兒與人交往過程中,應繼續培養文明禮貌的舉止、言語。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小兒主動發音和模仿發音,積極為嬰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學習用 "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稱呼周圍熟悉的人。如成人問"這是什麼?"讓小兒回答。鼓勵小兒模仿父母的表情和聲音,當模仿成功時,親親他,井做出十分高興的表情鼓勵他。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覺訓練。除了在日常生活,不斷引導小兒觀察事物,擴大小兒的視野外,可培養小兒對圖片、文字的注意、興趣,培養小兒對書籍的愛好。
教小兒認識實物,圖片,把幾種東西或幾張圖片放在一起讓小兒挑選、指認,同時教小兒模仿說出名稱來。也可以在嬰兒經常接觸的東西上標些文字,當嬰兒接觸到這些東西時,就引導他注意上面的字,增加他對文字的注意力和接觸機會。 外出時,可經常提醒他注意遇到的字如廣告招牌、街道名稱等。應盡早讓嬰兒接觸書本,培養小兒對文字的注意力。教小兒識字應在快樂的遊戲氣氛中自然而然地進行,而不應該給孩子施加壓力,硬性規定必須每日記多少字,以免造成孩子牴觸心理。
2、聽覺訓練。
積極為嬰兒創造語言環境,可促進嬰兒更多聽到語言,熟悉語言和漸漸理解語言。用語言逗引嬰兒活動和玩玩具,聽磁帶,觀看周圍的人物交談,唱兒歌、唱歌曲給嬰兒聽。和小兒咿呀對話。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站立練習。站立練習時,要注意保護好小兒,循序漸進,逐漸延長站立時間。
(1)兩手扶站。當小兒兩手扶站較穩時,可訓練一手扶站,可讓小兒一手扶站,另一隻手去取玩具 。
(2)練習獨站。成人可雙手扶著嬰兒的腋下,讓嬰兒背和臀部靠牆,兩足跟稍離牆,雙下肢稍分開站穩,然後慢慢放手,並拍手鼓勵小兒獨站。
2、起立練習。教嬰兒從俯臥位雙手撐起身體,再雙腿跪起來,呈爬姿,抓住欄杆站起來。
(1)從站位至坐下。嬰兒扶站位,用玩具引導小兒慢慢坐下,教小兒從站位扶著欄杆慢慢坐下,而不是一下子摔坐下。
(2)站穩練習。
①讓小兒先觀察一下不倒翁玩具,推一下、站起來的樣於,然後對小兒說:"你也像不倒翁一樣,把你推一推,你就站起來。"成人讓嬰兒站好,用一隻手在嬰兒軀幹一側輕輕推一下,使他失去平衡,另一隻手擋住嬰兒另一側身體,並幫助小兒恢復到站位,成人應在輕快地遊戲氣氛中和嬰兒進行練習,鼓勵表揚嬰兒,以訓練小兒平衡感。
②將嬰兒扶站好,並把嬰兒感興趣的玩具置於嬰兒身體一側,鼓勵他盡可能彎曲身體去拾取玩具,左右側交替練習,可增強嬰兒腰部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
3、行走練習。
應循序漸進。剛開始練習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防止小兒跌倒,減少他的恐懼心理,使他樂於行走。
在學走期間盡量不要靠"學步車"一類工具幫助,以免小孩形成不正確的行走姿勢。可拉著小兒的雙手訓練其邁步,或讓小兒扶著欄杆或床邊邁步走,還可用較長的圍巾從嬰兒前胸、腋下圍過,成人在孩子後方,拉緊圍巾,讓孩子練習獨立走步。
孩子會獨走數步後,可在小兒的前方放一個他喜歡的玩具,訓練他邁步向前取,或讓嬰兒靠牆獨站穩後,成人後退幾步,手中拿玩具,用語言鼓勵嬰兒朝成人方向走去,小兒快走到成人身邊時,成人再後退幾步,直到嬰兒走不穩時把嬰兒抱起來,誇獎他走得好並給他玩具。
4、手部動作訓練。
(1)訓練小兒手的控制能力。在小兒能夠有意識地將物品放下後,訓練小兒將手中的物品投入到一些小的容器中。讓小兒將小木塊放到一個小盒子中,將小粒的東西拾起來放進小瓶中。還可給小兒選擇一些帶孔洞的玩具,讓小兒將一些東西從孔洞中投入。
(2)訓練小兒用手的能力。可通過遊戲,成人示範,教小兒學會手的多種用途。比如把木塊搭起來,打開或蓋上盒蓋、瓶蓋,拉電燈開關線,用筆畫線條,用手翻書,按按鈕、扔皮球,拾東西,模仿用手推玩具火車,拿勺子在碗中攪拌,用勺吃飯,用手挖摳東西等等。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白天睡眠次數可逐漸減至每日2次,每次睡眠時間2小時。每天應定時讓小兒上床睡覺,睡眠前不要引導小兒過分地興奮,此時小兒能理解成人部分語言,可預先告訴小兒您的安排,如母親與孩子遊戲,說:"我們把玩具收起來,要睡眠了。"然後收拾玩具,抱小兒上床睡覺。
2、飲食。隨著小兒年齡增長,餵養次數每日可逐漸減到4~5次。定時進餐,有助於消化系統有節律地工作,進餐時要有固定的坐位,訓練進食自理的能力,如讓小兒自己用手拿餅乾吃,獨自抱奶瓶吃奶、用杯喝水,試著拿湯匙舀東西吃。 3、大小便。教小兒在大小便前有所表示,如在大小便前發出"嗯嗯"聲音。
4.穿衣服。教小兒配合成人穿衣、戴帽、穿襪、穿鞋等,這不僅能培養小兒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能強化左右的方位意識。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與人交往。
此時,嬰兒已經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對周圍世界有了更廣泛的興趣,有與人交往的社會需求和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家長每天也應當抽出一定時間和小兒一起遊戲,進行情感交流。
一個樂觀向上,充滿愛心的家庭氣氛,會使小兒幸福開朗,樂於與人交往。家長還應經常帶小兒外出活動,讓小兒多接觸豐富多彩的大自然,接觸社會,從中觀察學習與人的交往經驗,在小兒與人交往過程中,應繼續培養文明禮貌的舉止、言語。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小兒主動發音和模仿發音,積極為嬰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學習用 "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稱呼周圍熟悉的人。如成人問"這是什麼?"讓小兒回答。鼓勵小兒模仿父母的表情和聲音,當模仿成功時,親親他,井做出十分高興的表情鼓勵他。
7~9個月嬰兒訓練方案
7~9個月嬰兒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l、視覺訓練
(1)不斷更新視覺刺激、擴大小兒的視野。教小兒認識、觀看周圍生活用品、自然景現。可激發小兒的好奇心,發展小兒的觀察力。
(2)利用圖片、玩具培養小兒觀察力。教小兒認識、觀看周圍生活用品、自然景現,並與實物進行比較。
2、聽覺訓練
(1)辨別聲響。將同一物體放入不同製品的盒中,讓孩子聽聽聲響有何不同,以發展小兒聽覺的靈活性。
(2)發展對音樂的感知。仍以輕柔、節奏鮮明的輕音樂為主,節奏要有快有慢,有強有弱。讓小兒聽不同旋律、音色、音調、節奏的音樂,提高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家長可握著小兒的兩手教小兒合著音樂學習拍手,也可邊唱歌邊教孩子舞動手臂。
這些活動即可培養小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孩子動作,還可激發小兒積極歡快的情緒,促進親子交流。
(3)敲敲打打。讓小兒敲打一些不易敲碎的物體,引導小兒注意分辨不同物體敲打發出的不同聲響以提高小兒對聲音的識別,發展對物體的認識能力。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獨坐練習。當小兒能穩定的獨坐後可著重訓練小兒的平衡能力。讓小兒獨坐在床上或地鋪上,訓練小兒坐著轉頭轉身尋找。還可準備一張適中的小凳子,孩子坐上去時,雙腳剛好可觸及地面,而且腳掌與小腿、小腿與大腿、大腿與軀幹的角度均成直角。
家長用手扶住孩子大腿,不要扶他的背,讓他自己尋找平衡點。待孩於坐直後,成人可試著鬆開一隻手,只用一手扶住孩子的一側大腿,另一手以玩具吸引小兒轉頭轉身尋找玩具。左右交替誘使小兒左右側轉,在學習轉側中尋找平衡點,並且練習用腳來支撐身體。
2、爬行練習。爬行使嬰兒能夠主動地移動身體、去探索周圍的事物,大大地提高嬰兒的認知範圍。爬行動作是依靠頸背部及四肢肌肉的力量和協調動作完成的。在小兒7個月時,已具備翻身、坐等一系列能力,說明其頸背部及四肢肌肉已較有力量並具備一定的協調性,這時就可以訓練爬行。
(1)爬行預備的動作。家長用一手抱著嬰兒的膝部,另一手環抱在他胸前,讓嬰兒雙手放在桌上或地上來支撐身體。然後家長可慢慢放鬆放在小兒胸前的手,鼓勵小兒直立支撐自己,每日練習1~2次,視小兒耐受情況,決定練習時間,一般每次3~5分鐘。
(2)學習爬行動作。
方法:
①使小兒趴著,兩腿伸直,手肘彎曲支撐上半身。家長以右手抓住小兒雙腳掌。
②家長抓住小兒雙腳往前畫個半弧,使膝蓋盡量彎曲,腳跟碰到屁股,如此反覆畫弧,做屈伸運動3~5次。
③最後一次伸腿運動做完後,家長兩手分別握住小兒兩大腿後側,使雙腿輪流彎向腋部,做屈伸動作3~5次。
④在小兒前方放個玩具,引誘他爬過去取玩具,成人扶住小兒的小腿,或用手托住小兒腳掌,左右交替地彎曲其膝關節,助其向前爬行,重複2~3遍,每日1~2次。
3、站立訓練:訓練小兒站立時,可將其雙腿略為分開,以降低重心,使之站得更穩些。每次扶站時間不宜過久。
(1)可扶著小兒腋下讓他練習站立。
(2)讓小兒扶著小車、床、欄杆及椅背等練習站立。
4、手部動作訓練。
(1)學習拇食指準確捏取,以加強嬰兒手指動作的靈活性和視覺-觸覺活動的協調。選擇一些小的、可食用物品如米花、小餅乾等,讓小兒捏取。教的時候家長可給予示範,如用拇食指捏取餅乾放入口中,讓小兒模仿練習。
(2)雙手協調動作。
①雙手玩玩具:在小兒準確抓握的基礎上可給小兒多個玩具,訓練他抓住一個玩具後再抓另一個玩具,或向小兒同一隻手上送玩具兩次,教小兒學會將玩具從一手換到另一隻手上後再取第二個玩具。
②雙手對擊運動:當小兒兩手均有玩具時,可教小兒兩手對擊玩具。還可讓小兒兩手持細柄玩具如搖鈴或湯匙,模仿敲鼓動作,雙手輪迴敲打面前的小桶或空奶粉罐。
③教小兒雙手協調的撕紙。
(3)訓練小兒遵循指令有意識的拿起、放下玩具。投擲遊戲可增強小兒上肢的運動能力與手的控制技巧、提高視覺定位能力,激發小兒積極愉快的情緒。
準備一個容器(如紙盒或小桶)和一些彩色塑料小球,先給小兒做示範說:"我們來比賽扔球",將小球一個個扔進容器裡,然後讓小兒模仿。開始時,可將容器和球放在接近孩子身體的地方,隨著小兒能力的提高,可逐漸將紙盒前移。遊戲可增進親子交往,激發小兒積極愉快的情緒。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7~9個月的嬰兒不僅具有一定活動能力,而且容易接受任何環境,是培養小兒獨自入睡習慣的良好時期。小兒半夜驚醒時,家長可去看看,安撫小兒,但不要將小兒抱回自己床,否則一旦養成習慣,孩子會要求大人陪伴,這會給家長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尤其對睡覺時間較晚或有夜間工作習慣的家長來說更是如此。此年齡小兒白天睡眠次數,一般仍為2~3次,每次2~2.5小時。
2、飲食。
此階段,每日給小兒餵養的次數可減為每日5次,間隔4小時左右,夜間停喂一次。可開始訓練小兒用杯喝水、用手拿東西吃,這既可發展小兒手眼動作的協調,還可為其今後的獨立吃東西做準備。
3、大小便。
7個月後,小兒已能較穩當地獨坐,而且由於輔食增加,大便次數也相應減少,每日約1~2次,大便性狀也逐漸接近成人,可根據嬰兒排便規律安排小兒坐便盆的時間。
一般在飯後10~15分鐘或睡醒後立即坐盆,但最好安排在晨間起床時。便盆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每次用完洗淨。
嬰兒坐盆要有專人照顧,每次坐盆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一日次數也不宜過多。坐盆時不能給小兒吃食物或讓小兒玩耍。若小兒不願,不要強迫其坐盆,以免對坐盆產生牴觸情緒。
4、獨自玩耍習慣的培養。
成人不必始終陪伴在小兒身邊,小兒已有一定活動能力了,能翻身、獨坐、並逐漸學會爬行,只要注意玩耍環境的安全,就可讓小兒獨立玩玩。
如果孩子醒很早,家長還想多睡一會兒,家長可讓鬧鐘在小兒通常醒來的時間五分鐘以後再響,兩天以後再推遲五分鐘,以此類推,等鬧鐘響後,家長再起床。這樣,小兒醒來,可能又會重新入睡,或自己獨立玩一會兒,等大人起床。
如果小兒哭醒,大人也不必急於去照料他,因為他很可能會自己安靜下來。家長應該抽出時間陪孩子玩,但不要在孩子每次哭鬧後才陪孩子玩,以免小兒養成用哭鬧要求家長陪伴的習慣。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培養小兒懂禮貌、樂於與人交往。這時期小兒對人的分辨能力已較好,可以認出自己家裡的人,出現認生現象,但和不認識的小朋友交往卻沒有這種情況,他們能與同伴交住中獲得樂趣。
因此,家長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嬰兒多與小夥伴們接觸、交往,從而促進其社會性發展。對成人的認生也不是不好的現象,而是小兒發育的一個階段,如果小兒特別認生,可暫避生人,先訓練小兒多與熟人交往,慢慢地小兒對生人也能接受。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l、視覺訓練
(1)不斷更新視覺刺激、擴大小兒的視野。教小兒認識、觀看周圍生活用品、自然景現。可激發小兒的好奇心,發展小兒的觀察力。
(2)利用圖片、玩具培養小兒觀察力。教小兒認識、觀看周圍生活用品、自然景現,並與實物進行比較。
2、聽覺訓練
(1)辨別聲響。將同一物體放入不同製品的盒中,讓孩子聽聽聲響有何不同,以發展小兒聽覺的靈活性。
(2)發展對音樂的感知。仍以輕柔、節奏鮮明的輕音樂為主,節奏要有快有慢,有強有弱。讓小兒聽不同旋律、音色、音調、節奏的音樂,提高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家長可握著小兒的兩手教小兒合著音樂學習拍手,也可邊唱歌邊教孩子舞動手臂。
這些活動即可培養小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孩子動作,還可激發小兒積極歡快的情緒,促進親子交流。
(3)敲敲打打。讓小兒敲打一些不易敲碎的物體,引導小兒注意分辨不同物體敲打發出的不同聲響以提高小兒對聲音的識別,發展對物體的認識能力。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獨坐練習。當小兒能穩定的獨坐後可著重訓練小兒的平衡能力。讓小兒獨坐在床上或地鋪上,訓練小兒坐著轉頭轉身尋找。還可準備一張適中的小凳子,孩子坐上去時,雙腳剛好可觸及地面,而且腳掌與小腿、小腿與大腿、大腿與軀幹的角度均成直角。
家長用手扶住孩子大腿,不要扶他的背,讓他自己尋找平衡點。待孩於坐直後,成人可試著鬆開一隻手,只用一手扶住孩子的一側大腿,另一手以玩具吸引小兒轉頭轉身尋找玩具。左右交替誘使小兒左右側轉,在學習轉側中尋找平衡點,並且練習用腳來支撐身體。
2、爬行練習。爬行使嬰兒能夠主動地移動身體、去探索周圍的事物,大大地提高嬰兒的認知範圍。爬行動作是依靠頸背部及四肢肌肉的力量和協調動作完成的。在小兒7個月時,已具備翻身、坐等一系列能力,說明其頸背部及四肢肌肉已較有力量並具備一定的協調性,這時就可以訓練爬行。
(1)爬行預備的動作。家長用一手抱著嬰兒的膝部,另一手環抱在他胸前,讓嬰兒雙手放在桌上或地上來支撐身體。然後家長可慢慢放鬆放在小兒胸前的手,鼓勵小兒直立支撐自己,每日練習1~2次,視小兒耐受情況,決定練習時間,一般每次3~5分鐘。
(2)學習爬行動作。
方法:
①使小兒趴著,兩腿伸直,手肘彎曲支撐上半身。家長以右手抓住小兒雙腳掌。
②家長抓住小兒雙腳往前畫個半弧,使膝蓋盡量彎曲,腳跟碰到屁股,如此反覆畫弧,做屈伸運動3~5次。
③最後一次伸腿運動做完後,家長兩手分別握住小兒兩大腿後側,使雙腿輪流彎向腋部,做屈伸動作3~5次。
④在小兒前方放個玩具,引誘他爬過去取玩具,成人扶住小兒的小腿,或用手托住小兒腳掌,左右交替地彎曲其膝關節,助其向前爬行,重複2~3遍,每日1~2次。
3、站立訓練:訓練小兒站立時,可將其雙腿略為分開,以降低重心,使之站得更穩些。每次扶站時間不宜過久。
(1)可扶著小兒腋下讓他練習站立。
(2)讓小兒扶著小車、床、欄杆及椅背等練習站立。
4、手部動作訓練。
(1)學習拇食指準確捏取,以加強嬰兒手指動作的靈活性和視覺-觸覺活動的協調。選擇一些小的、可食用物品如米花、小餅乾等,讓小兒捏取。教的時候家長可給予示範,如用拇食指捏取餅乾放入口中,讓小兒模仿練習。
(2)雙手協調動作。
①雙手玩玩具:在小兒準確抓握的基礎上可給小兒多個玩具,訓練他抓住一個玩具後再抓另一個玩具,或向小兒同一隻手上送玩具兩次,教小兒學會將玩具從一手換到另一隻手上後再取第二個玩具。
②雙手對擊運動:當小兒兩手均有玩具時,可教小兒兩手對擊玩具。還可讓小兒兩手持細柄玩具如搖鈴或湯匙,模仿敲鼓動作,雙手輪迴敲打面前的小桶或空奶粉罐。
③教小兒雙手協調的撕紙。
(3)訓練小兒遵循指令有意識的拿起、放下玩具。投擲遊戲可增強小兒上肢的運動能力與手的控制技巧、提高視覺定位能力,激發小兒積極愉快的情緒。
準備一個容器(如紙盒或小桶)和一些彩色塑料小球,先給小兒做示範說:"我們來比賽扔球",將小球一個個扔進容器裡,然後讓小兒模仿。開始時,可將容器和球放在接近孩子身體的地方,隨著小兒能力的提高,可逐漸將紙盒前移。遊戲可增進親子交往,激發小兒積極愉快的情緒。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7~9個月的嬰兒不僅具有一定活動能力,而且容易接受任何環境,是培養小兒獨自入睡習慣的良好時期。小兒半夜驚醒時,家長可去看看,安撫小兒,但不要將小兒抱回自己床,否則一旦養成習慣,孩子會要求大人陪伴,這會給家長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尤其對睡覺時間較晚或有夜間工作習慣的家長來說更是如此。此年齡小兒白天睡眠次數,一般仍為2~3次,每次2~2.5小時。
2、飲食。
此階段,每日給小兒餵養的次數可減為每日5次,間隔4小時左右,夜間停喂一次。可開始訓練小兒用杯喝水、用手拿東西吃,這既可發展小兒手眼動作的協調,還可為其今後的獨立吃東西做準備。
3、大小便。
7個月後,小兒已能較穩當地獨坐,而且由於輔食增加,大便次數也相應減少,每日約1~2次,大便性狀也逐漸接近成人,可根據嬰兒排便規律安排小兒坐便盆的時間。
一般在飯後10~15分鐘或睡醒後立即坐盆,但最好安排在晨間起床時。便盆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每次用完洗淨。
嬰兒坐盆要有專人照顧,每次坐盆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一日次數也不宜過多。坐盆時不能給小兒吃食物或讓小兒玩耍。若小兒不願,不要強迫其坐盆,以免對坐盆產生牴觸情緒。
4、獨自玩耍習慣的培養。
成人不必始終陪伴在小兒身邊,小兒已有一定活動能力了,能翻身、獨坐、並逐漸學會爬行,只要注意玩耍環境的安全,就可讓小兒獨立玩玩。
如果孩子醒很早,家長還想多睡一會兒,家長可讓鬧鐘在小兒通常醒來的時間五分鐘以後再響,兩天以後再推遲五分鐘,以此類推,等鬧鐘響後,家長再起床。這樣,小兒醒來,可能又會重新入睡,或自己獨立玩一會兒,等大人起床。
如果小兒哭醒,大人也不必急於去照料他,因為他很可能會自己安靜下來。家長應該抽出時間陪孩子玩,但不要在孩子每次哭鬧後才陪孩子玩,以免小兒養成用哭鬧要求家長陪伴的習慣。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培養小兒懂禮貌、樂於與人交往。這時期小兒對人的分辨能力已較好,可以認出自己家裡的人,出現認生現象,但和不認識的小朋友交往卻沒有這種情況,他們能與同伴交住中獲得樂趣。
因此,家長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嬰兒多與小夥伴們接觸、交往,從而促進其社會性發展。對成人的認生也不是不好的現象,而是小兒發育的一個階段,如果小兒特別認生,可暫避生人,先訓練小兒多與熟人交往,慢慢地小兒對生人也能接受。
4~6個月嬰兒訓練方案
4~6個月嬰兒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覺訓練
(1)訓練小兒追尋物體。用玩具聲,吸引小兒轉頭尋找發聲玩具,每日訓練2~3次,每次3~5分鐘,以拓寬小兒視覺廣度。
(2)顏色感知練習。讓孩子多看各種顏色的圖畫、玩具及物品,並告訴孩子物體的名稱和顏色,可使嬰兒對顏色認知發展過程大大提前。
(3)嬰兒視力迅速發展的時期主要在半歲以前。可選擇一些大小不一玩具或物體,從大到小,讓小兒用手抓握注視,然後放在桌上吸引小兒注視。還可訓練小兒注視遠近距離不等的物體,以促進視力發展。
2、聽覺訓練
(1)方位聽覺練習:吸引孩子尋找前後左右不同方位、不同距離的發聲源,以刺激小兒方位覺能力的發展。 (2)區分語調訓練:根據不同情景,用不同語調、表情,使孩子逐漸能夠感受到語言中不同的感情成分,逐漸提高對語言的區別能力。
(3)讓孩子從周圍環境中直接接觸各種聲音,可提高對不同頻率、強度、音色聲音的識別能力。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俯臥支撐練習:使小兒俯臥,兩臂屈肘於胸前,鼓勵、誘導孩子將頭、前胸抬高,直至能用一隻手支撐身體抬起頭、胸。左右手輪流支撐訓練,每日數次,每次數分種。
2、翻身練習:訓練小兒從仰臥位翻身至俯臥位。嬰兒仰臥位,成人左手將嬰兒右手向頭部方向輕輕拉直,右手輕握小兒右膝蓋內側。讓他左腿彎曲,並利用右手腕背力量使小兒右腿貼於床墊或地板上,然後輕輕提起小兒左邊腿部,順勢讓他右滾,翻成俯臥位。用同樣步驟輔助小兒從左側翻滾至俯臥位。每日訓練2~3次,左右翻身各l~2次。逐漸訓練孩子不需要幫助成功翻身。
3、練習坐
(1)拉坐練習: 4個月時可開始訓練小兒拉坐。嬰兒仰臥位,成人雙手的大拇指插入嬰兒手中,讓他握著,其他手指則輕輕抓著嬰兒的手腕,使小兒雙手伸直前舉,手掌向內相對,兩手距同肩寬,然後輕輕向前拉起嬰兒雙手,使小兒頭、肩膀離開床面抬起。此時嬰兒會試圖屈肘用力坐起來,保持此姿勢5~6秒,再輕輕讓小兒躺下,再重複2~3次。
應注意:拉坐練習是讓小兒借助家長的輕輕幫助自己用力坐起。如果小兒被成人拉坐起來時,手無力屈肘,頭部低垂,表示還不宜做這個動作,必須先進行俯臥練習,強化頸背肌肉及上肢肌肉力量,過些的時候再進行練習。
(2)靠坐練習:5個月左右訓練小兒靠坐。將小兒放在有扶手的沙發上或有靠背的小椅子上或在小兒身後放些枕頭、棉被讓練習靠坐,以後逐漸減少小兒靠墊的東西,每日1~2次,每次2~3分鐘。
4、手部動作訓練
(1)伸手夠物:通過伸手夠物來延伸小兒的視覺活動範圍,使小兒感覺距離、理解距離,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2)訓練抓握:選擇大小不一的玩具,來訓練小兒抓握,促進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發展玩法:通過遊戲,教小兒玩不同玩法的玩具,如搖晃、捏、觸碰、敲打、掀、推、扔、取等,使他從遊戲中學到手的各種技能。
5、蹬腿練習:小兒4個月時,就可以有目的地訓練小兒腿的支撐。成人採取坐位,雙手從小兒腋下扶抱小兒,使小兒的腿支撐身體保持直立的姿勢,成人扶抱著小兒做蹬腿動作。
開始成人可將小兒抱起,再落下讓小兒腳踏在成人腿上時,又再將小兒抱舉起,再落下,來訓練小兒蹬跳。蹬腿練習可促進雙下肢骨骼和肌肉的充分發育。 需注意的是,舉落的動作應輕柔緩慢,力度不宜過大,時間也不應太長,一般每日2次,每次1~3分鐘左右。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應從小培養小兒有規律地作息。4個月後可將小兒白天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1次,即白天睡眠3~4次,每次1.5~2小時。夜間如小兒不醒,盡量不要驚動他。如果小兒醒了,尿布濕了可更換尿布,或給他把尿,孩子若需要吮奶、喝水可喂餵他,但盡量不要和他說話,不要逗引他,讓他盡快轉入睡眠。要注意孩子睡覺的姿勢,經常讓小兒更換頭位,以防小兒把頭睡偏。
2、飲食:有規律地進食,可使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等協調工作,並建立起對進食時間的條件反射,如,在接近餵奶的時間,胃腸就開始預先分泌消化液,並產生飢餓感,這有助於增加食慾,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4個月後,每日餵養次數可減為6次,白天哺喂4~5次,間隔3~4小時。夜間視小兒需要情況進行哺喂,一般1次即可,若小兒夜間不醒或不願進食,可不哺喂。可開始逐漸訓練讓小兒學會用勺吞嚥食物,為以後斷奶用勺進食做準備。
開始可先用勺喂開水,若不出現嗆,可逐漸開始用勺喂果汁、菜汁、稀糊、蛋黃糊、果泥等。方法:將小兒斜臥位抱置於胸前,用小勺將食物輕緩置入小兒口中,當小兒吞嚥後,再喂第二口。 開始不必太多,1~2勺即可,以後逐新增多,可以於餵奶前訓練,以防小兒吐奶。每次餵食時,告訴小兒所進食輔食的名稱及味道等。
3、衛生習慣的培養:當小兒將有危險或不乾淨的東西放人嘴裡,成人應立即制止,用嚴肅口氣對孩子說:"不行"。並將放入口的物品取走。小兒會從成人的行為、表情和語調中,逐漸理解什麼可進食,什麼不可以放入口中。
4、獨立能力的培養:可在小兒身邊放些玩具,讓他自己單獨玩一會兒,在孩子有困難時,成人可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指導,支援鼓勵孩子施展自己的能力。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認識自我:將小兒抱坐在鏡子前,對鏡中的小兒說話,引小兒注視鏡中的自己和家長及相應的動作,可促進小兒自我意識的形成。
2、應隨時隨地教小兒周圍東西的名稱。多聽多練,孩子的言語能力很快就會發生驚人的變化。和小兒說話,不僅有意識地給予不同的語調,還應結合不同的面部表情,如笑、怒、淡漠等,訓練小兒分辨面部表情,使他對成人不同語調,不同表情有不同的反應,並逐漸學會正確表露自己的感受。
3、發音訓練。和孩子說話時,應坐在孩子正對面的位置,使小兒能夠清楚看到您的口形、表情,說話速度要慢、而明確。
4、躲躲藏藏遊戲:既鍛練了小兒感知覺的能力,培養小兒的注意力和反應的靈活性,還促進了小兒與成人間的交往,激發小兒愉快的情緒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覺訓練
(1)訓練小兒追尋物體。用玩具聲,吸引小兒轉頭尋找發聲玩具,每日訓練2~3次,每次3~5分鐘,以拓寬小兒視覺廣度。
(2)顏色感知練習。讓孩子多看各種顏色的圖畫、玩具及物品,並告訴孩子物體的名稱和顏色,可使嬰兒對顏色認知發展過程大大提前。
(3)嬰兒視力迅速發展的時期主要在半歲以前。可選擇一些大小不一玩具或物體,從大到小,讓小兒用手抓握注視,然後放在桌上吸引小兒注視。還可訓練小兒注視遠近距離不等的物體,以促進視力發展。
2、聽覺訓練
(1)方位聽覺練習:吸引孩子尋找前後左右不同方位、不同距離的發聲源,以刺激小兒方位覺能力的發展。 (2)區分語調訓練:根據不同情景,用不同語調、表情,使孩子逐漸能夠感受到語言中不同的感情成分,逐漸提高對語言的區別能力。
(3)讓孩子從周圍環境中直接接觸各種聲音,可提高對不同頻率、強度、音色聲音的識別能力。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俯臥支撐練習:使小兒俯臥,兩臂屈肘於胸前,鼓勵、誘導孩子將頭、前胸抬高,直至能用一隻手支撐身體抬起頭、胸。左右手輪流支撐訓練,每日數次,每次數分種。
2、翻身練習:訓練小兒從仰臥位翻身至俯臥位。嬰兒仰臥位,成人左手將嬰兒右手向頭部方向輕輕拉直,右手輕握小兒右膝蓋內側。讓他左腿彎曲,並利用右手腕背力量使小兒右腿貼於床墊或地板上,然後輕輕提起小兒左邊腿部,順勢讓他右滾,翻成俯臥位。用同樣步驟輔助小兒從左側翻滾至俯臥位。每日訓練2~3次,左右翻身各l~2次。逐漸訓練孩子不需要幫助成功翻身。
3、練習坐
(1)拉坐練習: 4個月時可開始訓練小兒拉坐。嬰兒仰臥位,成人雙手的大拇指插入嬰兒手中,讓他握著,其他手指則輕輕抓著嬰兒的手腕,使小兒雙手伸直前舉,手掌向內相對,兩手距同肩寬,然後輕輕向前拉起嬰兒雙手,使小兒頭、肩膀離開床面抬起。此時嬰兒會試圖屈肘用力坐起來,保持此姿勢5~6秒,再輕輕讓小兒躺下,再重複2~3次。
應注意:拉坐練習是讓小兒借助家長的輕輕幫助自己用力坐起。如果小兒被成人拉坐起來時,手無力屈肘,頭部低垂,表示還不宜做這個動作,必須先進行俯臥練習,強化頸背肌肉及上肢肌肉力量,過些的時候再進行練習。
(2)靠坐練習:5個月左右訓練小兒靠坐。將小兒放在有扶手的沙發上或有靠背的小椅子上或在小兒身後放些枕頭、棉被讓練習靠坐,以後逐漸減少小兒靠墊的東西,每日1~2次,每次2~3分鐘。
4、手部動作訓練
(1)伸手夠物:通過伸手夠物來延伸小兒的視覺活動範圍,使小兒感覺距離、理解距離,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2)訓練抓握:選擇大小不一的玩具,來訓練小兒抓握,促進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發展玩法:通過遊戲,教小兒玩不同玩法的玩具,如搖晃、捏、觸碰、敲打、掀、推、扔、取等,使他從遊戲中學到手的各種技能。
5、蹬腿練習:小兒4個月時,就可以有目的地訓練小兒腿的支撐。成人採取坐位,雙手從小兒腋下扶抱小兒,使小兒的腿支撐身體保持直立的姿勢,成人扶抱著小兒做蹬腿動作。
開始成人可將小兒抱起,再落下讓小兒腳踏在成人腿上時,又再將小兒抱舉起,再落下,來訓練小兒蹬跳。蹬腿練習可促進雙下肢骨骼和肌肉的充分發育。 需注意的是,舉落的動作應輕柔緩慢,力度不宜過大,時間也不應太長,一般每日2次,每次1~3分鐘左右。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應從小培養小兒有規律地作息。4個月後可將小兒白天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1次,即白天睡眠3~4次,每次1.5~2小時。夜間如小兒不醒,盡量不要驚動他。如果小兒醒了,尿布濕了可更換尿布,或給他把尿,孩子若需要吮奶、喝水可喂餵他,但盡量不要和他說話,不要逗引他,讓他盡快轉入睡眠。要注意孩子睡覺的姿勢,經常讓小兒更換頭位,以防小兒把頭睡偏。
2、飲食:有規律地進食,可使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等協調工作,並建立起對進食時間的條件反射,如,在接近餵奶的時間,胃腸就開始預先分泌消化液,並產生飢餓感,這有助於增加食慾,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4個月後,每日餵養次數可減為6次,白天哺喂4~5次,間隔3~4小時。夜間視小兒需要情況進行哺喂,一般1次即可,若小兒夜間不醒或不願進食,可不哺喂。可開始逐漸訓練讓小兒學會用勺吞嚥食物,為以後斷奶用勺進食做準備。
開始可先用勺喂開水,若不出現嗆,可逐漸開始用勺喂果汁、菜汁、稀糊、蛋黃糊、果泥等。方法:將小兒斜臥位抱置於胸前,用小勺將食物輕緩置入小兒口中,當小兒吞嚥後,再喂第二口。 開始不必太多,1~2勺即可,以後逐新增多,可以於餵奶前訓練,以防小兒吐奶。每次餵食時,告訴小兒所進食輔食的名稱及味道等。
3、衛生習慣的培養:當小兒將有危險或不乾淨的東西放人嘴裡,成人應立即制止,用嚴肅口氣對孩子說:"不行"。並將放入口的物品取走。小兒會從成人的行為、表情和語調中,逐漸理解什麼可進食,什麼不可以放入口中。
4、獨立能力的培養:可在小兒身邊放些玩具,讓他自己單獨玩一會兒,在孩子有困難時,成人可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指導,支援鼓勵孩子施展自己的能力。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認識自我:將小兒抱坐在鏡子前,對鏡中的小兒說話,引小兒注視鏡中的自己和家長及相應的動作,可促進小兒自我意識的形成。
2、應隨時隨地教小兒周圍東西的名稱。多聽多練,孩子的言語能力很快就會發生驚人的變化。和小兒說話,不僅有意識地給予不同的語調,還應結合不同的面部表情,如笑、怒、淡漠等,訓練小兒分辨面部表情,使他對成人不同語調,不同表情有不同的反應,並逐漸學會正確表露自己的感受。
3、發音訓練。和孩子說話時,應坐在孩子正對面的位置,使小兒能夠清楚看到您的口形、表情,說話速度要慢、而明確。
4、躲躲藏藏遊戲:既鍛練了小兒感知覺的能力,培養小兒的注意力和反應的靈活性,還促進了小兒與成人間的交往,激發小兒愉快的情緒
0~3個月嬰兒訓練方案
0~3個月嬰兒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覺訓練:嬰兒仰臥位,在小兒胸部上方20~30cm 用玩具,最好是紅顏色或黑白對比鮮明的玩具吸引小兒注意,並訓練小兒視線隨物體作上下、左右、圓圈、遠近、斜線等方向運動,來刺激視覺發育,發展眼球運動的靈活性及協調性。
2、聽覺訓練:家長可在小兒周圍不同方向,用說話聲或玩具聲訓練小兒轉頭尋找聲源。母親的聲音是嬰兒最喜愛聽的聲音之一。母親用愉快、親切、溫柔的語調,面對面地和嬰兒說話,可吸引小兒注意成人說話的聲音、表情、口形等,誘發嬰兒良好、積極的情緒和發音的慾望。可選擇不同旋律、速度、響度、曲調或不同樂器奏出的音樂或發聲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體敲擊聲如鐘錶聲、敲碗聲等,或改變對嬰兒說話的聲調來訓練小兒分辨各種聲音。當然,不要突然使用過大的聲音,以免嬰兒受驚嚇。
3、觸覺訓練:嬰兒面頰、口唇、眉弓、手指頭或腳趾頭等處對觸壓覺很敏感。可利用手或各種形狀、質地的物體進行觸覺練習。光滑的絲綢圍巾、粗糙的麻布 、柔軟的羽毛、棉花、頭梳齒、粗細不同的毛巾或海綿、幾何形狀的玩具均可讓小兒產生不同的觸覺感,有助於發展小兒的觸覺識別能力。
4、味、嗅、溫度等感知覺訓練:利用日常生活,發展嬰兒各種感覺。如吃飯時,用筷子蘸萊汁給嬰兒嘗嘗;吃蘋果時讓嬰兒聞聞蘋果香味、嘗嘗蘋果味道;洗澡時,讓小兒聞聞肥皂香味,用奶瓶餵奶時,讓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溫度等等,均有助於嬰兒感知覺的發展。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抬頭練習
(1)俯臥抬頭:使小兒俯臥,兩臂屈肘於胸前,成人在小兒頭側引逗小兒抬頭,開始訓練每次30秒鐘,以後可根據小兒訓練情況逐漸延長至3分鐘左右。
(2)坐位豎頭:將嬰兒抱坐在成人一隻前臂上,嬰兒的頭背部貼在成人前胸,成人一隻手抱住嬰兒的胸部,使小兒面前呈現廣闊的空間,能注視到周圍更多新奇的東西,這可激發小兒興趣,使小兒主動練習豎頭。也可讓嬰兒胸部貼在成人的胸前和肩部,使嬰兒的頭位於成人肩部以上,用另一隻手托住嬰兒的頭、頸、背,以防止小兒頭後仰。
2、側翻訓練
(1)轉側練習: 用小兒感興趣的發聲玩具,在小兒頭部左右側逗引小兒,使小兒頭部側轉注意玩具。每次訓練2~3分鐘,每日數次。這可促進頸肌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為側翻身作準備。
(2)側翻練習:小兒滿月後,可開始訓練側翻動作。先用一個發聲玩具,吸引小兒轉頭注視,然後,成人一手握住小兒一隻手,另一隻手將小兒同側腿搭在另一條腿上,輔助小兒向對側側翻注視,左右輪流側翻練習,以幫助小兒感覺體位的變化,學習側翻動作。每日2次,每次側翻2~3次。
3、手部動作訓練
(1)手部感知練習:除了前面所述訓練小兒手部觸覺的方法外,尚可在嬰兒手腕部繫上鈴鐺或紅色手帕、鮮艷的手鐲,來吸引小兒對手部的感知,幫助他感知手的存在、體驗手的動作。 可隔一段時間變更一種系法,看看嬰兒注意到這些變化沒有。脫下手鐲、紅綢帶讓嬰兒瞧瞧、摸摸,讓他感覺一下這些東西與手部動作的關係。還可讓小兒仰臥,將一塊布或手絹蓋在他的臉上,也可只蓋住小兒一隻眼睛,開始時可抓住小兒的上臂引導他幫他試著用手移開布,逐漸減少幫助,使他自己將布從臉上移開。
(2)抓握練習: 握著小兒的手,幫助其觸碰、抓握面前懸吊的玩具,吸引他抓握,可促進眼手的協調和視知覺的形成。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培養清潔衛生的習慣:小兒每次哺喂完,都幫他擦擦嘴。早晨起床後為他洗臉、洗手、入睡前再給他洗臉、洗手、洗腳、洗臀部,在固定時間洗澡等等,均可培養小兒愛清潔的良好習慣。
2、獨立能力的培養:應盡量多和孩子交流,但整天陪在小兒身邊也是完全不必要的。孩子醒來時,可讓他獨自躺在床上活動一下四肢、四處看看,睡眠時,成人也不必要陪同躺下。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滿足嬰兒逐漸形成的各種生理需求和認識要求,是嬰兒積極情緒產生的主要條件,也是嬰兒學會與人交往的基礎。借助以下方法,可促進嬰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1、善於辨別嬰兒哭聲,並作出應答:哭聲是嬰兒表示不滿的主要手段。
嬰兒啼哭時,閉著眼晴,嘴左右覓食或吮吸手指,雙腳緊蹬、嚎叫不停,說明小兒是飢餓或口渴,應給嬰兒餵奶或餵水。持續不斷悲悲切切地嗯叫流淚,可能因為尿布濕、衣著太緊或身體不舒服,成人可給嬰兒寬衣帶、更換尿布。如小兒是因為生病或身體不適啼哭,可抱抱嬰兒,輕拍嬰兒,和嬰兒說說話,安慰他。
哭而無淚或注視著成人,臉僅有哭的表情"哼哼"直叫,是想成人抱,可抱抱嬰兒,但不要讓嬰兒養成非抱不可的習慣,可坐在嬰兒床邊逗逗小兒或在嬰兒床頭掛些色彩鮮艷的玩具,讓他自己玩玩。
夜間煩躁啼哭,夜驚多汗則常見於佝僂病的早期表現,大聲陣發性尖叫常為腹部疼痛,均應盡早到醫院就診治療。
2、培養小兒對語音的感知:利用小兒清醒時間,讓他看看周圍環境,並告訴他周圍他注意到的東西的名稱及行為。
3、引逗發聲:和藹微笑著和嬰兒說話,引逗嬰兒發出"哦哦""嗯嗯"聲。也可模仿嬰兒發出的聲音,鼓勵嬰兒積極發音,對成人微笑,這可促進嬰兒喜悅情緒的產生,激勵嬰兒與人交往。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覺訓練:嬰兒仰臥位,在小兒胸部上方20~30cm 用玩具,最好是紅顏色或黑白對比鮮明的玩具吸引小兒注意,並訓練小兒視線隨物體作上下、左右、圓圈、遠近、斜線等方向運動,來刺激視覺發育,發展眼球運動的靈活性及協調性。
2、聽覺訓練:家長可在小兒周圍不同方向,用說話聲或玩具聲訓練小兒轉頭尋找聲源。母親的聲音是嬰兒最喜愛聽的聲音之一。母親用愉快、親切、溫柔的語調,面對面地和嬰兒說話,可吸引小兒注意成人說話的聲音、表情、口形等,誘發嬰兒良好、積極的情緒和發音的慾望。可選擇不同旋律、速度、響度、曲調或不同樂器奏出的音樂或發聲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體敲擊聲如鐘錶聲、敲碗聲等,或改變對嬰兒說話的聲調來訓練小兒分辨各種聲音。當然,不要突然使用過大的聲音,以免嬰兒受驚嚇。
3、觸覺訓練:嬰兒面頰、口唇、眉弓、手指頭或腳趾頭等處對觸壓覺很敏感。可利用手或各種形狀、質地的物體進行觸覺練習。光滑的絲綢圍巾、粗糙的麻布 、柔軟的羽毛、棉花、頭梳齒、粗細不同的毛巾或海綿、幾何形狀的玩具均可讓小兒產生不同的觸覺感,有助於發展小兒的觸覺識別能力。
4、味、嗅、溫度等感知覺訓練:利用日常生活,發展嬰兒各種感覺。如吃飯時,用筷子蘸萊汁給嬰兒嘗嘗;吃蘋果時讓嬰兒聞聞蘋果香味、嘗嘗蘋果味道;洗澡時,讓小兒聞聞肥皂香味,用奶瓶餵奶時,讓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溫度等等,均有助於嬰兒感知覺的發展。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抬頭練習
(1)俯臥抬頭:使小兒俯臥,兩臂屈肘於胸前,成人在小兒頭側引逗小兒抬頭,開始訓練每次30秒鐘,以後可根據小兒訓練情況逐漸延長至3分鐘左右。
(2)坐位豎頭:將嬰兒抱坐在成人一隻前臂上,嬰兒的頭背部貼在成人前胸,成人一隻手抱住嬰兒的胸部,使小兒面前呈現廣闊的空間,能注視到周圍更多新奇的東西,這可激發小兒興趣,使小兒主動練習豎頭。也可讓嬰兒胸部貼在成人的胸前和肩部,使嬰兒的頭位於成人肩部以上,用另一隻手托住嬰兒的頭、頸、背,以防止小兒頭後仰。
2、側翻訓練
(1)轉側練習: 用小兒感興趣的發聲玩具,在小兒頭部左右側逗引小兒,使小兒頭部側轉注意玩具。每次訓練2~3分鐘,每日數次。這可促進頸肌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為側翻身作準備。
(2)側翻練習:小兒滿月後,可開始訓練側翻動作。先用一個發聲玩具,吸引小兒轉頭注視,然後,成人一手握住小兒一隻手,另一隻手將小兒同側腿搭在另一條腿上,輔助小兒向對側側翻注視,左右輪流側翻練習,以幫助小兒感覺體位的變化,學習側翻動作。每日2次,每次側翻2~3次。
3、手部動作訓練
(1)手部感知練習:除了前面所述訓練小兒手部觸覺的方法外,尚可在嬰兒手腕部繫上鈴鐺或紅色手帕、鮮艷的手鐲,來吸引小兒對手部的感知,幫助他感知手的存在、體驗手的動作。 可隔一段時間變更一種系法,看看嬰兒注意到這些變化沒有。脫下手鐲、紅綢帶讓嬰兒瞧瞧、摸摸,讓他感覺一下這些東西與手部動作的關係。還可讓小兒仰臥,將一塊布或手絹蓋在他的臉上,也可只蓋住小兒一隻眼睛,開始時可抓住小兒的上臂引導他幫他試著用手移開布,逐漸減少幫助,使他自己將布從臉上移開。
(2)抓握練習: 握著小兒的手,幫助其觸碰、抓握面前懸吊的玩具,吸引他抓握,可促進眼手的協調和視知覺的形成。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培養清潔衛生的習慣:小兒每次哺喂完,都幫他擦擦嘴。早晨起床後為他洗臉、洗手、入睡前再給他洗臉、洗手、洗腳、洗臀部,在固定時間洗澡等等,均可培養小兒愛清潔的良好習慣。
2、獨立能力的培養:應盡量多和孩子交流,但整天陪在小兒身邊也是完全不必要的。孩子醒來時,可讓他獨自躺在床上活動一下四肢、四處看看,睡眠時,成人也不必要陪同躺下。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滿足嬰兒逐漸形成的各種生理需求和認識要求,是嬰兒積極情緒產生的主要條件,也是嬰兒學會與人交往的基礎。借助以下方法,可促進嬰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1、善於辨別嬰兒哭聲,並作出應答:哭聲是嬰兒表示不滿的主要手段。
嬰兒啼哭時,閉著眼晴,嘴左右覓食或吮吸手指,雙腳緊蹬、嚎叫不停,說明小兒是飢餓或口渴,應給嬰兒餵奶或餵水。持續不斷悲悲切切地嗯叫流淚,可能因為尿布濕、衣著太緊或身體不舒服,成人可給嬰兒寬衣帶、更換尿布。如小兒是因為生病或身體不適啼哭,可抱抱嬰兒,輕拍嬰兒,和嬰兒說說話,安慰他。
哭而無淚或注視著成人,臉僅有哭的表情"哼哼"直叫,是想成人抱,可抱抱嬰兒,但不要讓嬰兒養成非抱不可的習慣,可坐在嬰兒床邊逗逗小兒或在嬰兒床頭掛些色彩鮮艷的玩具,讓他自己玩玩。
夜間煩躁啼哭,夜驚多汗則常見於佝僂病的早期表現,大聲陣發性尖叫常為腹部疼痛,均應盡早到醫院就診治療。
2、培養小兒對語音的感知:利用小兒清醒時間,讓他看看周圍環境,並告訴他周圍他注意到的東西的名稱及行為。
3、引逗發聲:和藹微笑著和嬰兒說話,引逗嬰兒發出"哦哦""嗯嗯"聲。也可模仿嬰兒發出的聲音,鼓勵嬰兒積極發音,對成人微笑,這可促進嬰兒喜悅情緒的產生,激勵嬰兒與人交往。
1~12個月寶寶...各項成長遊戲
1個月大嬰兒-----記憶和視覺遊戲
一個月大的嬰兒睡的時間比較多,醒的時候比較少,一般來說醒來後就是要吃,或是要排便。家長將孩子餵飽後,可以在寶寶安靜時可給予適當的感官遊戲。
到一個月間的孩子對顏色還不能很識別,看到的東西是黑白的,最愛看的是媽媽的臉。可以畫大一點的父、母的臉黑白像,貼在離寶寶眼睛約20公分地方讓他看。給這個時期的孩子看黑白畫可培養他的記憶和視覺上的能力。
也可以畫一些黑白的條紋、波紋或是黑白格子棋盤等,交替的給寶寶看。在寶寶醒來看畫時,可隔三四天左右更換下一幅。如:給孩子看三天媽媽的像,然後換成爸爸的像,然後是其它的。你會發現寶寶對看過的畫已有了記憶能力。
除了給孩子看畫外,父母可以用自己的臉和有聲音的小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遊戲中可左右移動頭部和各種逗笑的臉部表情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模仿能力等。只要寶寶醒著,育兒者就應該不斷地和他說話,也可為日後孩子的語言能力打下基礎。
在育兒中,父母應該了解到的就是,與孩子互動得越早越好,逗笑孩子也是越早越好,這些都是關鍵。
--------------------------------------------------------------------------------
2個月大嬰兒----發展遊戲
已滿月的嬰兒比剛生下來時醒著的時間較長,臉部的表情也開始多了起來,小手小腳的動作也開始頻繁了,力量也慢慢增加。因此對這個時期的寶寶來說,除了繼續給於他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外,還應增加一些遊戲來鍛鍊孩子體能等。
一.抬頭看玩具
在床上墊一些毛巾或博被,使床不要太軟也不要太硬。將孩子輕輕的放在床上,讓他趴著,幫助他調整一下使他的兩臂彎屈兩手心向下支撐身體。媽媽拿著可發出聲音的玩具〈如小搖鈴等〉一邊搖一邊快樂的叫著寶寶的名字,逗引寶寶抬起頭來看。這個遊戲可以讓寶寶的背部肌肉、手臂、頸椎等處得到鍛鍊,也可讓寶寶感受到快樂的氣氛,熟悉自己的名字。
一般一天一次為宜,一次不能超過兩分鐘,以免寶寶疲累。最好是在餵飽孩子一小時後在進行,以防吐奶。孩子哭鬧時也不宜。
二.抓手指遊戲
剛生下來的寶寶就已經有了本能的反應,只要有東西放到小手心,寶寶的手就會自然收握。2個月大的嬰兒,父母可以通過遊戲來進一步鍛鍊孩子的抓握能力和手腦協調的能力以促進大腦發育。
方法: 媽媽將食指放入嬰兒手心讓他抓握,幾秒鐘後將手收回。反覆幾次後再用食指觸碰嬰兒小手掌的邊緣,看他是否有反應、也去抓。如果孩子能把父母的手指抓得很緊,這時你可以試著將孩子往上提升〈另一手在寶寶身後保護〉,握得緊、比較有力的孩子有時能被提高到坐的姿勢。
一般一天兩次為宜,每次不要超過五分鐘。
三. 散步,“介紹”事物
寶寶醒著時,父母可以在天氣好的時候抱著寶寶出去散散步,讓孩子接觸感受一下外面的環境,並可通過不斷地“介紹”周圍的事物、環境來增進親子關係和刺激孩子的語言能力,這也是早期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3個月大嬰兒---腦部發展遊戲
這個月的寶寶手眼開始協調,小手小腳的活動力越來越強,會玩弄小手,也開始想翻身動一動;對外界聲音反應較靈敏了;咿咿啊啊的喃喃自語中開始學發音。此時家長可多陪他們玩些刺激觸覺、聽覺、肢體動作等遊戲或運動,以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一、伸手抓玩具
讓寶寶反覆練習抓握動作,有益腦部運動。
方法:經常在寶寶床頭放些玩具,讓其俯臥,媽媽可逗引寶寶去抓,或拿起寶寶的手去抓玩具,如果寶寶能抬頭用肘支撐上身,並用其中一隻手去抓玩具,表示寶寶的上肢及頸肌已開始發育。寶寶如能揮動自己的小手去抓玩具,媽媽就要給予適時的讚美,讓他知道你多麼喜歡他這樣做。
二、懸吊鬆手練習
寶寶每次在「抓」東西的同時也在練習「放手」,家長應該多給他練習的機會,懸吊運動就是很好的練習。懸吊能促進寶寶的協調能力及擴張胸部,吸進更多的氧氣供大腦使用。
方法: 給寶寶穿上好活動的T恤與尿片,讓寶寶抓住你的大拇指,然後將他的身體拉離床面幾吋,如果寶寶握不住有鬆手的感覺時,就讓他躺回床上。一天可做好幾回,每回只做一分鐘,一分鐘內可練習好幾次。因為每次寶寶支撐的時間只能五到十秒。
注意: 做任何活動前都應告訴寶寶你要做什麼,除了注意安全外,還要隨時鼓勵他:「你好棒喔!」
三、學翻身
寶寶要先學會翻身才能進一步爬行,移動身體。
方法: 有些寶寶上個月就已學會不必墊後背,或靠他人扥後背就能側翻了。如果寶寶還不會側翻,媽媽可從旁協助扥住背部,輕推臀部,使其容易向另一側翻身。接著學向左右兩側翻身,媽媽在一側逗弄他,或拿玩具吸引他,寶寶為了抓住玩具會順勢翻成側臥、俯臥,此時媽媽要守護在旁。如果寶寶學不會翻身,可能是衣服太厚、太緊或床太軟,妨礙他的行動。有些寶寶對這些練習還是有困難,可延至下個月再進行。
四、和寶寶說話
這個月的寶寶會咿咿啊啊地發出雙元音,此時媽媽應多重複他的「咿咿啊啊」去做回應,並且唇形要明顯地和他「對話」。寶寶喜歡有人跟他說話,你的微笑及聲音會使他感受到你的愛。他由你這兒學到如何發音、笑,以及親近、信賴他人。
這項活動是對寶寶最初的發音訓練,及母子交流的溫馨互動,越早開始越好。在寶寶以後的發展過程中,父母應持續與寶寶「對話」,親切地回應他發出的各種聲音。
--------------------------------------------------------------------------------
4個月的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據專家研究報告,剛出生時嬰兒的腦容量是美國國家檔案局的十倍,出生後到三個月大之間,腦部以極高的速度成長,三個月起到六歲間是高速成長,在此之後就非常緩慢了。所以嬰兒從出生起就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寶寶本身也很喜歡學習,家長應保握這段非常珍貴的時機,多給寶寶在遊戲中學習的機會。
滿3個月的寶寶頭圍增大了,腦力更是快速增長,他們什麼都想學,視力、手的抓放能力都進步了;會玩躲貓貓;也會對鏡子微笑了,這時可陪孩子玩相關的遊戲以促進各項發展。
一、看移動物品
寶寶視力進步了,已有調節遠近的能力,不但能看綠豆般大小的顏色鮮豔的東西,也能隨物品移動視線。
方法:讓寶寶觀察快速滾動的線軸、小球,或其他移動較遠的物體,如各種電動玩具車、小火車、街上行走的行人、移動的汽車、正在飛的小鳥昆蟲飛機、嬉戲中的小孩等,不但能訓練寶寶的注意力,也可擴大寶寶的視野和認知範圍。
此外,常常抱寶寶到室外觀看小朋友玩耍,儘早接觸同齡的小朋友,有利發展同伴關係。這時的孩子還不懂認生,是結識小伙伴的最佳時機。
二、玩躲貓貓
從4個月起的嬰兒都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
方法:拿一條大手帕蒙住自己的臉,然後問寶寶:「媽媽呢?」,為引起寶寶的驚奇,當寶寶去找時,媽媽就扯下臉上的手帕,驚喜的說:「喵~」,寶寶會高興的手舞足蹈。當媽媽臉上蒙住手帕時,一定要和寶寶說話讓他知道你在身邊,因為寶寶最怕看不到媽媽會因此而大哭起來。
下次可換個方式,把乾淨手帕輕輕放在寶寶臉上,寶寶第一次被蒙住臉可能會不知所措,這時媽媽就握住寶寶的手幫他把手帕拿開,並說:「手帕拿下來了」,多次練習以後,他就逐漸學會自己拿下手帕了。有些3個月大的寶寶還會自己藏在被窩裡再鑽出來;有的也會抓毛巾蒙自己的臉,逗大人玩,十分可愛!
躲貓貓遊戲使寶寶發現看不到的東西其實還存在,於是會去尋找,拉開手帕探索,引導他主動發掘身邊的事物。
三、找聲音
寶寶對熟悉的聲音會有反應,胎教時在胎內就被呼喊名字的寶寶,此時聽到他的名字會轉頭尋找聲音。在寶寶視力範圍外發出聲音,可以擴大寶寶的探索領域。
方法:當寶寶平躺在地板上時,悄悄走近他,並親切地叫著他的名字。在你出現他的面前時要多叫幾次,然後你停下來等他回頭。如果他沒什麼反應,再叫大聲一點。如果他回過頭來看到你了,就去抱抱他、摟摟他,然後放下寶寶,換個方向再玩幾次。為訓練他的聽力,在叫他之前不要讓他看見你。如果他做到了,別忘了給他愛的擁抱。
四、照鏡子
讓寶寶認識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有助於日常生活的學習。例如你告訴他「拍拍手」、「洗洗臉」,常會用到這些相關的名詞,如果寶寶對自己的身體部位越了解,越能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也可透過照鏡子的遊戲,讓寶寶很快認識自己。
方法:放一面鏡子抱寶寶到鏡前,指著鏡中的寶寶說:「這是…(他的名字)」,「寶寶笑一笑」等等。摸著寶寶的嘴、鼻子、耳朵、眼睛或其他部位,告訴他這是什麼。經常照鏡子的寶寶,會注意自己臉上的器官,較快學會認識自己;經常照鏡子的寶寶,在照鏡子時,也會有較多的表情,或笑或做鬼臉,或摸摸鏡子裡的人,十分開心。
五、跳、蹬、踢
經常讓寶寶做蹬腿、踢吊球,讓下肢自由活動,有利於將來坐及爬的學習;也可讓寶寶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可發展寶寶的下肢力量,為站立作準備。
方法:
1.吊一個寶寶喜歡的有響聲的玩具,扶著他的雙腳教他「踢」,幾次以後就會了。
2.扶著寶寶腋下站立,讓他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寶寶在跳躍時會刺激腦部的平衡或前區庭發育,有助於平衡活動。
--------------------------------------------------------------------------------
5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這個月的寶寶會認物和認最親近者的臉孔;頭部大都已能完全挺立,聽到聲音就會轉過頭去;動作也越來越靈活,所以多陪他做些平衡活動或相關遊戲,會有助於腦部發展及各項成長的學習。
一、看吸引他的物品
如果寶寶聽到物品名稱能用眼睛準確地盯住目標,表示他已有認物的能力了。觀察寶寶最愛盯著什麼東西看,再教他認這樣東西,他就會興致勃勃地去學。教他認識感興趣的事物,對寶寶來說是件快樂的事,所以媽媽平時就應多留意什麼東西最能吸引寶寶的目光。
方法:多數的寶寶都喜歡看燈,以此為例作說明。媽媽邊說:「燈,燈」邊把燈打開又關掉,使燈忽暗忽明,使他從注視你的嘴型轉向注視燈。也可拿著寶寶的手摸摸燈罩,然後開燈點亮時告訴他:「燈」。每天至少練習五次,直到你說「燈」時,他就能盯著燈看為止。這已表明他已了解這個字代表的是什麼,這也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開始。
二、尋找聲音
寶寶能順著聲音用眼睛找到掉落的物品,表示他的視覺與聽覺靈敏,能循聲尋物了。有的寶寶125天左右就學會尋找落地的響物,多數的寶寶約在155天才有這項能力,你可試著記下自己寶寶的學習天數。
方法:
1.將會發響的金屬湯匙或玩具當著寶寶的面丟到地上,看寶寶是否會循聲尋找掉落物品。
2.媽媽在寶寶房間某處將玩具或物品弄出聲音,邊說:「寶寶聽聽,哪兒有聲音啊?」觀察他是否懂得將視線轉移去尋找聲音的來源。可重覆練習幾次,聲音由強轉弱,由近到遠,並變化不同的方向。
三、舉高降下
將孩子拋入空中然後接住(多數是爸爸在做),讓孩子在大人膝上跳來跳去,這2個簡單的動作,就可刺激孩子腦部的前區庭發育及平衡發展。
方法:用虎口撐在寶寶腋下,讓他面向你輕輕舉起,以便你們能互相看見,並開心的告訴他:「你是一架飛機,飛啊,飛高了!」;放下時告訴他:「降落了,飛低了!」上升時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嚇著寶寶,最好能一直注視他的眼睛,使他有安全感。
如果寶寶已能適應了舉高降下的遊戲,看寶寶的反應可試著玩輕輕往上拋的遊戲,但注意不要做太激烈的動作,不要拋得太高,以免危險和造成寶寶精神緊張。加上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中,千萬不要做太大動作的刺激遊戲喔!
--------------------------------------------------------------------------------
6個月大嬰兒─ ─各項學習遊戲
寶寶越長大活動力越強,越渴望習各項技巧,這時他需要多多練習以獲取經驗,我們應給他合適的環境及充分的機會。不要將寶寶關在遊戲欄、嬰兒床或其他「監牢」中,以免喪失大好的學習機會。寶寶希望與你在一起,及喜歡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索世界,別忘了多陪陪他給他快樂的學習時光,通過親子之間的遊戲能增進親子感情,對寶寶的智力發展和心理發展方面是大有好處的。
一、學傳手
寶寶能應用拇指與其他4指相對彎曲,就能拿穩東西。寶寶學會單手拿穩物品後,可練習兩手同時握物及將物品由一手傳至另一手。
方法:拿2-3個比寶寶嘴巴稍大又能吸引他的東西,例如小瓶、小盒、小玩具等,但不能太小以免他放入口中,發生危險。要同時拿多個吸引他,如果一次給他一個,他可能會扔掉手裡的東西而去拿另一個。最好不要將他扔掉的東西再還給他,這樣他就會發現扔掉就會失去,於是他漸漸知道在拿新東西時,就會把手中東西換到另一隻手裡,再去拿。這時大人應給他適當的讚揚和鼓勵,因為寶寶學會傳手是手的靈巧度又進一步了,你的鼓勵會使他更穩定的學習。
二、騎馬聽兒歌
讓寶寶邊聽兒歌邊配合韻律作動作,可培養孩子用動作表現語言。在愉悅的環境中,重覆聽同一首兒歌,同時感受韻律,同時學會把歌詞和動作連結起來,對日後語言及兒歌背誦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方法:抱寶寶和你面對面坐在你的腿上,握住他的手唱兒歌,腿部隨節拍跳動讓他有騎馬的感覺。唱到關鍵字如「飛」、「跨過河」等,就把寶寶舉高;或配合節奏、歌詞使他身體向後傾倒;或動作加大一些。反覆練習幾次,以後只要唱到這些歌詞時,他就會主動做這些動作了。這是讓寶寶很愉快的一個遊戲。
三、學爬行
正常嬰兒在出生幾個月內,便會腹部貼地用手臂與腿的力量,使身體前進,這種動作稱為爬行。當寶寶開始爬,他已進入人生的重要課程之一,他需要多多爬行來促進腦部發育,你要給寶寶一個適合爬行的環境及誘因。
方法:給寶寶穿著易於活動的服裝,讓他俯臥用前臂支撐前身,腹部貼床,你在前面拿玩具逗引他爬行。讓他學會用一隻手臂支撐身體,另一隻手為去拿玩具而繼續前進。不要一開始就放一堆東西在他身邊,他就可能哪兒也不想去了,將玩具放遠些讓他多爬幾分鐘。
寶寶最大的快樂之一就是跟在你後面爬來爬去,專家建議一天最少要有十分鐘你在地上與寶寶在一起, 他會為你的讚美與擁抱而快樂的爬向你。
四、帶寶寶小跑步
這是一項很好的平衡活動,對三度空間發展也有幫助,請在一個安全、可自由活動的地方進行。
方法:將寶寶抱在胸前,小心支撐好他的頸部,帶著他在室內小跑步,讓他體會身體跳動的感覺。專心看寶寶反應,並告訴他你們正在進行什麼活動,注意跑步不宜過大。當他的頸部發育到能撐住自己的頭時,可加快速度並改變姿勢,讓他體會從不同速度與不同角度看事物。
--------------------------------------------------------------------------------
7個月大嬰兒—各項開發智能遊戲
滿6個月的寶寶多數會坐穩而且學會連續翻身;手更加靈巧了,能頻繁地用手抓東西往嘴裡放,所以不能在寶寶周圍放置尖銳或過小的物品,以免造成危險;跟上個月相比多認識了1-2種新的物品名稱,也會模仿大人做一些動作或手勢,如「再見」、「謝謝」等等。
寶寶的頭腦像個寶庫,你越開發寶藏越多;你給寶寶越多練習與學習,產生的動作效應就越多,腦部的發育就越發達,智力就越高。即使腦部損傷的寶寶,據專家表示只有增加活動頻率及持續時間,就會有明顯進步與變化,所以家長要經常陪著寶寶學習,耐心而親切地陪他們度過人生最寶貴的學習階段。
一、連續翻滾
滾動能鍛鍊前庭和小腦的平衡,如果寶寶還不會翻滾常常是因為大人沒給他練習機會,只是讓寶寶學坐忘了讓他練習翻身。學會連續翻滾是寶寶學會爬之前唯一能移動位置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學習項目之一。
方法:在有足夠面積的場地,將障礙物移開,在地板上鋪上毯子或涼席。家長拿玩具誘導,先將玩具放置一側使寶寶側翻;接著讓他從側翻變成俯臥;再從俯臥變成仰臥;最後學會連續打滾。為拿到遠方的玩具,寶寶會連續翻滾向遠方移動。大人可利用皮球、小跑車等引誘他滾到遠方拿玩具。如果有必要大人可協助寶寶,用手輕推他的肩部和臀部讓他順利翻身,有了成功的經驗寶寶就更願意學習了。
二、撿豆豆
讓寶寶用手撿蠶豆般的小東西,藉以訓練拇指與食指的對捏拾取細小的物品,這一精細動作有利於促進大腦功能發展與手、眼的協調。
方法:準備一些乾淨的的蠶豆讓寶寶去撿,大人要在「」一旁看護,避免寶寶將蠶豆吞入口中。如果沒有蠶豆,可用鈕扣、棋子等代替。
三、學手勢
每個家庭使用的手勢都不同,有的家庭先學會「再見」、「握手」;有的家庭先教「親親」、「碰碰頭」等。只要寶寶學會用動作表示語言,哪種先學會都可以。這是寶寶與人交往的開始,家長應鼓勵寶寶做表示語言的動作,家人也要經常對他微笑或做再見等手勢,將來他會比較容易與他人相處。
方法:利用適當時機教手勢,例如當親人要離開時,大人抱著寶寶說「再見」,並抓住他的手做揮手動作,讓他知道這就表示「再見」;寶寶從別人手裡接過玩具或食品時,家長拱起他的雙手上下搖動說「謝謝」,你可示範幾次給他看,要讓他看見你的手勢和嘴型。
四、測觀察力
寶寶在遊戲中發現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被拿走了,會啼哭、亂動或尖叫,就表示他對周圍的事物有反應,已具備觀察能力了。如果寶寶毫無反應,表示他的觀察能力還未發育,較小的幼兒會認為,「看不見,就是沒有了」他也不想去找了;或者他周圍玩具太多了,可悄悄地將玩具拿走,只剩他手中的一件,再當面將他手中的玩具拿走藏起來,試試看他有無反應。如果寶寶開始有觀察能力時,可做另一項遊戲。
方法:
1.將寶寶手中的玩具取走放入口袋中露出一截,他會伸手去將玩具取回。由於寶寶能覺察到自己的東西不見了想要去尋找,大人可進一步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
2.坐在地板上,手裡拿個玩具讓寶寶看,然後把玩具藏在身後或塞到被子下面露出一小部份,說:「玩具呢?」引誘他去尋找。如果他不想去找,再把玩具拿給他把玩一下,或拿他的小手摸一下鼓起的被子,讓他自己將玩具拿出。經過幾次重覆練習,寶寶就知道東西不見了,可以再找回,會試著用手去探索,或掀開被子或摸鼓起來的地方,於是他的觀察力就在他的好奇心中逐漸展開。
五、敲一敲
這個階段的寶寶都喜歡拿起物品就敲,把東西敲響了他就樂了。此時寶寶不但能握穩東西,還能弄出聲音,這是更進一步的表現。
方法:家長給寶寶準備一些小塑膠碗、厚玻璃瓶、木板、積木、響鈴…等之類的東西,讓孩子拿著小木棒敲敲打打;或拿起2個積木對敲,感受敲擊不同質地的物品所發出不同的聲響,並訓練寶寶手的靈巧性。
--------------------------------------------------------------------------------
8個月大嬰兒—各項開發智能遊戲
讓嬰兒從出生那一天起,給他充分的刺激與良好的學習誘因,是父母的責任。媽媽要給予寶寶足夠的刺激,讓其腦部的神經迴路得以打開,智力才能逐漸發展。而人腦則是產生各種心理現象的重要器官,包括了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興趣、性格……等。所以要培育傑出優秀的人才,請擅用智能開發,除了能開發小孩的智能外,還要培育他樂觀進取的態度、契而不捨的毅力、專注的精神,及善良、真誠、寬容等的良好人格。
寶寶從5個半月起,經常用眼睛、耳朵、雙腳、手腕和身體接觸外界,週遭世界對他而言,更加寬闊而具吸引力。不過這個階段的寶寶,記憶能力還不夠發達,所以對各項學習活動要反覆練習,透過遊戲增加他的短暫記憶、專注力及思考能力。父母應經常逗引寶寶,多和他互動,他的智能開發就在你的關懷中茁壯成長。
一、你藏他找
讓寶寶玩各種不同類型的「躲貓貓」的遊戲,可以培養孩子懂得去期待事物發生的能力,提供重覆的刺激,也能有效增加對事物的短暫記憶,而短暫記憶是發展長期記憶重要的基礎。在玩「躲貓貓」或「藏東西」的遊戲的過程中,訓練寶寶記憶媽媽沒蒙上手帕時在哪裡,不見了要如何去找;東西被藏起來了,只要知道在哪裡就能找到。這正是可以訓練寶寶記憶、觀察、思考、等待、探索、語言學習…等能力很好的遊戲。
遊戲方法:
1.可重覆玩前幾個月的「躲貓貓」遊戲,用手帕蒙住自己或寶寶的臉,讓他掀開手帕;或將玩具藏於身後、棉被中露出一小部份讓他去找,遊戲中別忘了要一直和寶寶說話喔。
2.把手帕當著寶寶的面蓋在玩具上,看看寶寶會不會動手去掀開。如果寶寶不會去掀,可換條透明的手巾,因為寶寶還認為「看不見就是不存在了」,看見了自然會去拿。引導寶寶去觀察、探索,短暫記住眼前的事物,如果他辦到了,給他愛的擁抱或讚美,這不但可促進親子心靈的契合,更可讓寶寶感受到被愛的感覺,這種滿足感正是激發他學習新事務的原動力。
二、學會「不行」,懂得「坦然面對」
寶寶自5個月大左右就看懂大人的表情,知道大人是生氣還是高興。這個月他更進步了,能理解大人簡單的詞彙而抑制自己的行動,約束自己的行為,此時應教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據專家研究在遊戲中或生活當中,同時教他學會等待某事務的發生,習慣了等待,學習等待後就會有愉快的結果,自然就學會遵守規定而學會耐心對待。
1.當寶寶想去做不適當的行為時要制止他,如果做倒你的要求時要讚美他。例如寶寶想去摸插座或碰觸燒燙的水時,要撥開他的手,嚴肅地告訴他「不行!」讓他知道這是不可以做的事。這時媽媽的表情不可微笑,否則寶寶不知道你生氣了。重覆教幾次後,如果他看到這些物品不再去摸了,記得要親親他、摸摸他的頭鼓勵他說:「你好棒,真的不去做….」,及早教他遵守家規是很有必要的。
2.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希望寶寶遵守,但他又不容易做到的,這就需要你教他學會約束自己的慾望,而應該學會去「坦然面對」,而且要趁早教比較好,等他長大了就不容易做到了。例如:抑制不想收拾玩具的情緒,學會玩具要好好收拾;沒到看電視時間,要抑制想看電視的慾望,學會遵守規律及等待。一開始時,寶寶可能會任性哭鬧,媽媽要堅持原則,等他感受到因為做對了而被讚美的愉快經驗時,自然就學會了「坦然面對」。
三、扔東西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有許多行為看似不好,其實是正常現象。例如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把手裡的東西反覆扔到地上,還樂此不疲。在反覆的過程中,其實他就在認識許多新事物,也是一種學習,所以媽媽不要阻止他,應趁機給他更多的刺激,教他認識更多的事物。
方法:準備一些重量、質感不同的玩具,例如積木、羽毛、紙片、耐摔的小玩具、小塑膠碗等,讓寶寶把玩,在寶寶的床下或他經常出入的地方放一個大籃子,逗引他把手中的玩具往籃子裡扔。扔完後,媽媽將物品集中籃內,再一一取出並介紹物品的名稱和用途。一開始寶寶可能扔的不準,媽媽要抓著他的手教他對準。
這項活動可訓練寶寶的注意力、模仿力和掌握空間方向的能力,也能讓他累積對事物特徵的經驗,例如積木會重重落地,羽毛會在空中飄再緩緩落地等。
四、獨自玩耍
專心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儘可能不要去打斷遊戲中寶寶的專注情緒,讓他長時間獨自專注於一種遊戲或一個玩具中,時間越長越好,這樣可以培養他的專注力及思考能力。
方法:拿日常隨手可得的東西,如杯子、鍋蓋、木槌、湯匙等,讓他摸一摸、敲一敲,把玩把玩,甚至放倒嘴裡嚐一嚐也可以。一次只給少樣玩具或拿些乾淨的廢紙讓他撕扯著玩,紙張可多樣,由薄到稍厚,由大到小,寶寶只要拿到紙就會撕得精光,玩得十分開心。撕紙遊戲不但可鍛鍊他的小肌肉群,還可培養他思考遊戲意義的能力,及享受獨自玩耍的樂趣。
五、平衡感遊戲
平衡感好的孩子較不易跌倒,也較能做跳躍等體操動作。撐住寶寶的腋下,讓他用腳蹦蹦跳跳;或將寶寶丟高高的遊戲;或抓住寶寶雙腳讓他倒栽蔥的姿勢,都可以培養平衡感。做平衡遊戲時要特別小心寶寶的頸子,可套個頸圈,及注意脖子的保護。
遊戲方法:
1. 丟高高
自己躺下將寶寶往上拋,邊說:「飛高高!飛高高!」速度先快後慢,讓他體驗不同速度的感覺,別忘了邊玩邊鼓勵他喔!這個遊戲適合各種時期,能促進身體平衡,增加運動機能。
2. 倒栽蔥(頭垂直朝下搖動)
如做過前面丟高高遊戲,可進行這項活動。抓起寶寶的雙腳呈倒立姿勢,再緩緩地前後搖晃,在到立及搖晃中就能增強他的平衡感。請記住不要抓寶寶的襪子或鞋子,因為可能會鬆脫,一定要抓他的腳。
--------------------------------------------------------------------------------
9個月大嬰兒-各項成長遊戲
許多家長都知道教育應從零歲就開始。從出生到學會說話大約是一年時間是零歲期,這時嬰兒腦部發展速度非常驚人,幾乎每分每秒都在飛快增長,是提昇幼兒智能的最佳時機。
8個月-12個月大左右屬於寶寶的學步期,當他能腹部離地爬行到扶著東西站立,到自行跨步決定自己的前進目標時,就邁入了另一個智慧階段。寶寶每天忙著探索豐富的世界,他的好奇心超乎你的想像,每一件事物,每一個聲音都吸引著他,所以不要把他關在嬰兒床或特定小範圍內,這會阻礙他們成為天才的機會。將家中危險物品收妥,並告知寶寶「禁區」禁止進入;危險物品不准碰觸,給他一個自由、寬闊、安全無虞的空間,盡情去探索、學習,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開朗好相處的性格。只要寶寶做到任何事,一定要給他擁抱或讚美喔,這時他最期待的喜悅!
一、爬上爬下
當寶寶學會腹部貼地匍匐爬行,漸漸地他知道要爬得快必須腹部離地、臀部抬高用四肢撐開身體向前爬。學會用四肢爬行的寶寶,已經能有效地應用四肢支撐的力量了,很快就能扶著東西站立。讓他爬上爬下可以鍛鍊足部、手腕肌肉與關節,刺激腦部發展。
方法:在床上放些大枕頭、大絨毛娃娃等大型柔軟玩具,或爸爸、媽媽躺下當障礙物讓爬寶寶從身上爬過去。當寶寶能克服困難爬過這些障礙物時,爸爸、媽媽要立刻給予讚美,讓他體會獨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後的成就感。
二、刺激腳趾遊戲
讓寶寶光著腳丫訓練他腳趾用力,當拇指用力時,會增加對腦部的刺激。
方法:
1.拉起寶寶的雙手讓他站立,站穩後教他踮腳尖,這時大人仍需扶著他的手,讓他保持平衡。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每天幾次,如果他不願意或臉潮紅時不要勉強。如果學會踮腳尖,可牽著他的手,讓他以腳尖走路前進。別忘了親親他,告訴他:「你好棒!」
2.讓寶寶面對面坐在媽媽膝上,拉著他雙手,他的雙腳頂住媽媽的膝蓋,稍鬆手讓他往後傾,又拉回向前倒,讓寶寶身體一前一後,刺激腳底。也可配合音樂邊唱邊玩喔!
三、拿湯匙
手指的應用也能刺激腦部發育。平時給寶寶拿湯匙或有握把的杯子,或拿些葡萄乾、鈕扣等小東西給寶寶抓一抓也有促進作用,但因東西很小要避免讓寶寶誤吞。訓練寶寶拿湯匙,不但能促進腦部發育,也能讓他享受用餐的樂趣。很多媽媽不讓寶寶自己拿湯匙,是不想弄得到處髒亂、怕麻煩,其實這是剝奪寶寶的學習機會。只要訓練得宜,寶寶也可以自己拿湯匙。
方法:在寶寶正是拿湯匙前,可在平時遊戲中讓他學會用大鏟子鏟東西。拿米粒或砂土讓他鏟來鏟去,久了他就知道要用鏟子的凹面才能將東西鏟起來,及如何拿穩鏟子將盛好的東西再倒入另一個碗中。重覆學會這些動作後,他的手變得有力,漸漸地他就能拿穩湯匙將食物放入口中了。
四、大大與小小
這時期的寶寶好奇心十分旺盛,喜歡到處摸一摸、看一看,媽媽的梳妝台、抽屜,地上的鞋子、箱子等都是他的最愛。這時家長可善用身邊的事物,教寶寶認識這個多采多姿的世界,及各項認知的慨念。
方法:將大人的物品和寶寶的物品,如衣服、襪子、鞋子、枕頭等,大小分明的東西並排在一起,反覆對寶寶說:「這是大鞋子,這是小鞋子」。或是於實際生活當中,給予機會教育教他分辨大小。例如到戶外看到停放的車輛有大卡車、小轎車,就反覆教他:「這是大卡車,這是小汽車」,不斷重覆指出大小對照的物品,漸漸地他就學會分辨大小,及認識物品的名稱了。
五、玩娃娃
這個月的寶寶不但會察顏觀色,也會模仿平日大人的言行,尤其喜歡學媽媽照顧自己的模樣。這時家長要注意身教,及教他學會關懷、同情別人。有些媽媽看到男寶寶玩娃娃就認為不妥,硬是將寶寶的娃娃拿走,這並不是好方法。其實,無論男孩女孩都是應該學會愛惜別人,懂得如何關心、照顧別人的。寶寶愛護娃娃正如你愛他一樣,讓他的愛心滋長,而不是被澆冷水。但是也要注意教導孩子性別的差異,如發現孩子異性傾向行為要及時教導,以免導致孩子日後性別意識上的錯亂。
方法:給寶寶一條可當被子的手帕或手巾,及一個布娃娃,有些寶寶就會玩起拌家家酒的遊戲。他會哄他、抱他、幫他蓋被子等,模仿媽媽照顧關懷寶寶的模樣。娃娃陪寶寶玩耍、陪寶寶睡覺,有時寶寶會跟娃娃說話,是他日常生活中最親密的夥伴。學會關懷娃娃就會關懷其他的人,善待娃娃也是寶寶學習人際關係的重要課題。
--------------------------------------------------------------------------------
10個月大嬰兒-各項成長遊戲
這個月的寶寶一般都能長時間平穩地坐著玩耍,讓寶寶學會專注地獨自玩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平時不要過分逗弄小孩。你要盡量和他互動,例如和他說話、微笑或從旁關心他,但不要一直有事沒事就逗弄他,以免養成他粘人、磨人、任性及過分依賴的壞習慣。如果他能獨自一人很專注地玩玩具時,就讓他專心的玩,盡量培養他玩遊戲的熱忱,注意不要中斷他的玩耍或強加干涉,應該多多給予誇獎和鼓勵。
父母可從平時遊戲活動中培養他的專注力、思考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健全的人格。
一、配配看
一般的積木或組合玩具常會用到重疊、插入、蓋上或拔出等的動作技巧,這些動作可讓寶寶充分運用到手指指尖或手指頭,可增加手指的靈活度及專注力。其實,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物品,也可成為寶寶的最佳玩具,例如:紙箱、紙盒、線軸、瓶瓶罐罐…..等,只要加點巧思,也可運用到以上的操作技巧,就可讓他玩得不亦樂乎喔。
方法:拿個鞋盒,盒蓋上挖2個大小不同的洞,洞口以你要寶寶插入的物品的寬度為準,例如乒乓球和小塑膠碗,讓這2件物品剛好卡在大小洞口,再拔出來。就像小寶寶喜歡把浴缸的塞子拔起來、塞進去一樣。這個遊戲不但可訓練寶寶的手指技巧,亦可讓他學會分辨大小、增加手眼協調,及專注力。
二、交朋友
寶寶看寶寶越看越有趣,寶寶喜歡和同齡的小朋友相處,看到他們會笑、會打招呼。如果寶寶不會和小朋友打招呼,有可能是沒有機會和小朋友接觸。當寶寶開始學站立時,或牽手學走路時,最好常帶他到有小朋友的地方看他們遊戲、跑步等的活動。當寶寶看到別人在學步、遊戲時會特別開心,這會促進他想要參與,而加快想學會走路的慾望,及奠定將來與人相處的良好基礎。
所以家長要帶寶寶和不同年層的小朋友交往,孩子們和孩子們在一起較少怕生,也可互相學習。但家長最好在旁觀察,如寶寶有不好的動作,或模仿他人不良的習慣,都要適時與予改正。改正不是責備,寶寶這時已懂得大人心意,不要嚇著他,以免影響他日後的學習。
三、聽聲取物
這個月的寶寶認知能力發展很快,已經學會聽聲指物,問他熟悉的東西或圖片時,他會用手指指出。讓寶寶透過聲音的重覆刺激,他會更容易學會更多的新事物。
方法:放2-3種寶寶的玩具在他手拿得到的地方,媽媽先教他玩具的名稱,然號說:「把大象拿給媽媽。」如果他拿對了,要表揚及讚美,例如說:「好棒喔!這是大象。」如果拿錯了,媽媽和寶寶一起玩這個遊戲,並介紹這個玩具的特徵。例如,大象鼻子長長的;猴子會爬樹、喜歡吃香蕉;車子會跑;兔子耳朵長長的等,這樣寶寶很快就能分辨清楚了。
四、滾鐵罐
這是很有趣的爬行訓練遊戲,能促進寶寶的全身運動。
方法:在奶粉罐裡面裝些滾動時會發出聲音的小物品,如彈珠、鈕扣等。讓寶寶邊爬邊滾動奶粉罐,物品和奶粉罐滾動發出的聲音,會吸引寶寶一直想滾動它,他會很開心喔!媽媽也可以把奶粉罐先滾到遠處,讓寶寶爬過去再滾回來。
五、蹲下撿物
前2個月的寶寶應學會扶著東西,雙腳分開平衡地站立了;到上個月學會雙手扶著東西學路;接著就可單手扶物向前移動,這時可教他蹲下再站起來的動作。蹲下撿物是應用上下肢協調,及手、眼配合較複雜的運動,每個寶寶的成長規律不同,如果寶寶還不會,只要耐心教導,假以時日也一定學會。記得不要太勉強寶寶喔!
方法:寶寶會單手扶物前進時,大人將玩具放到寶寶的腳旁,引誘他蹲下來檢。他會一手扶著東西蹲下來,另一手去檢玩具,然後再站起來。但有時因想急著檢新鮮的玩具而摔倒,大人要在旁看護。但學步期的小孩幾乎沒有不摔跤的,小孩摔跤時大人要保持鎮定,不然反而容易嚇到小孩。
如果寶寶不敢蹲下來,不要勉強他,可以牽著他的一隻手,另一隻手學檢物,先讓他適應蹲下和站起來的動作,漸漸他就會獨立扶著家具或其他物品蹲下去檢東西了。
--------------------------------------------------------------------------------
11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為了讓寶寶從出生那天起就能接受刺激,充分發揮潛能,媽媽或照顧者對寶寶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對的,也必須有正確的養育方式,並具有無限的愛心和耐心。所有的養育方法都需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愛」,在給寶寶任何活動或遊戲中,要經常讚美、誇獎他的表現。當他接受到愉快的刺激時,腦中的「中腦皮質」系統就會發揮作用,使他學習順暢,因而樂於學習。
研究指出,經常受到適度刺激及關懷的寶寶,遇到困難時,自己就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地付出行動。而有這種能力及行動的孩子,就是聰明的孩子。
這個月齡的寶寶自我意識更強了,很多事情喜歡「自己動手做」,例如要自己拿湯匙吃東西、自己拿杯子….等,不要大人餵他或代勞。同樣,他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好,模仿能力也很強,身邊親人的一言一行都是他模仿的對象,所以大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讓他在溫馨、祥和、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就是給孩子最好、最永恆的寶藏。
一、好好吃
看到美味的食物人人想吃,寶寶也不例外。他可能迫不及待希望食物趕快入口,但媽媽要把握餵食要訣,一定要注意:食物不能太燙,約近人體體溫即可。平時寶寶自己拿湯匙進食,不但可訓練手指靈活還能培養獨立能力,應多讓他自己來。但如果這種食物是寶寶從未吃過、喝過的,最好由媽媽親自喂他,因為大人要教寶寶用舌尖感受食物的美味。
方法:餵食時,媽媽自己先示範吃一口,邊吃邊說:「真好吃!」然後再說:「啊!」讓他打開嘴巴,給他吃一、二口後,再把食物放在他對味覺最敏感的舌尖,讓他品嘗食物的味道,不要一下子就把食物放入嘴巴的最裡面。
二、找圖遊戲
寶寶喜歡做尋找的遊戲,透過玩而學習新事物。讓寶寶學習把言詞和圖片連結起來,記憶圖片的名稱,練習手的動作和爬行的動作,及增加記憶能力。
方法:在大紙盒上貼一張寶寶熟悉的圖片(如動物、水果、汽車、家人照片….等),和他一起坐在地板上,跟他說這張圖片的特點。例如「小白兔耳朵長長的」、「汽車嘟!嘟!響」、「娃娃在笑,好可愛!」等,讓他好好看一會圖片。熟悉後,再將紙盒轉向,問他:「小白兔呢?怎麼不見了?」寶寶會將紙盒翻來翻去,終於找到小白兔了,他會笑得好開心喔!別忘了讚美他:「你好棒!」、「寶寶真聰明」。如果寶寶不去找,可把圖片再轉回來,重複以上動作。每天玩一次,如果寶寶不願意再玩了,就不要強迫。
玩幾天後,再貼新的圖片在另一面,叫寶寶先找出第一張,再找新的圖片,每次要加幾張,可視寶寶的學習情況而定,這個遊戲可玩好一陣子。
三、盡情塗鴉
讓寶寶開始學習使用蠟筆或彩色筆盡情塗鴉,可發展他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對色彩的興趣,及提供對自我世界的探索。
方法:讓寶寶先看著你用蠟筆在紙上畫些簡單的圖案、塗上顏色,引起他的興趣後,再給他一支蠟筆,讓他把玩一下,告訴他:「這是蠟筆。」教他用全手握筆。開始可手把手教他在紙上畫,最後放開手讓他自己塗鴉。不管他的「傑作」如何,都要誇獎他。
如果寶寶拿了筆要亂塗家具或牆壁,要告訴他蠟筆或彩色筆只能畫在紙上,建立他正確的習慣。
四、選選看
你是否曾有過拿幾樣東西讓寶寶挑選的經驗?寶寶想喝水了,想吃東西了,不要直接拿給他,再拿另一樣不同的東西讓他選,當你的寶寶有機會做選擇時,可能會產生很有趣的「笑」果,及學習思考、認知的效果。在選擇嘗試中,他會學會了解自己的需求及認知各項物品的功能。
方法:利用日常用品讓寶寶做選擇,如他要吃稀飯時,給他一根湯匙及一支小叉子讓他選;喝水時,給他一杯有裝水的杯子及一杯沒裝水的杯子隨他挑選;出門時,問他腳上應該穿襪子還是手套;洗手時,問他該用香皂還是積木……等。
如果他選錯了,那麼就照他選的給他,將錯就錯,讓寶寶自己親身體驗錯誤。就讓他用小叉子吃稀飯;喝沒有水的杯子;腳上穿手套;用積木洗手。在有趣的試行錯誤中,你跟他一起歡笑吧。接著,讓他再選一次,如果他選對了,要讚美他。有時寶寶會故意選錯,對這種滑稽錯誤他感到非常有趣,這時你就幽默一下,跟他開懷大笑吧!
--------------------------------------------------------------------------------
12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快週歲了,大部分的寶寶都能獨立站立,有些已會扶著東西移步前進。學會走路的孩子會四處走動,個人的發展差異逐漸加大,隨著活動範圍的擴大,真實的智能也開始萌芽。
研究報告指出,給寶寶活動的空間越廣,刺激腦部的機會越多,發揮作用的能力就越佳,到了3-4歲的智能就越好。所以不要讓寶寶在雜亂的空間,或玩具太多的房間內活動,會妨礙他的積極探索,影響智能發展。
週歲的寶寶,有的雖說已會「學走」了,但是手腳尚不靈活,一定要不斷的重複練習,不要限制任何寶寶可練習走路的機會,讓他自己走,不要老是牽著寶寶的手走,在搖搖晃晃及愛的掌聲中,他學會如何平衡及有獨立成長的機會。但要注意周圍環境的安全,注意家具是否有尖銳的角及邊緣,收好危險物品等,讓寶寶在寬敞ˋ安全的空間中成長。
一、推紙箱前進
有些寶寶快週歲了還不太會走路,除特殊情形外,家長不必過分擔憂,可透過有趣的遊戲活動,幫助努力嘗試要站起來的寶寶開始走路。
方法:找一個和寶寶站起來時,可用手撐在上面同高的空紙箱,重量不宜過重。讓寶寶在乾淨的地板上推著紙箱練習走路,媽媽從旁鼓勵、引導他。當寶寶發現他可以自己推著東西前進時,通常會雀躍不已,孩子都很喜歡這個充滿樂趣的遊戲。
二、貼五官
父母可透過這個遊戲讓寶寶認識自己的五官外形,從認識自我開始,再認識動、植物等其他事物。
方法:
1.在厚紙板上畫一個人的頭形及臉形,最好也畫上頭髮,臉部空白留做貼五官用。用紙片製作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等,用來黏貼。
2.首先,家長指著自己的五官讓寶寶辨認,接著教他用手指出媽媽的鼻子、嘴巴…..等。也可拿出鏡子讓他看,告訴他這是寶寶的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
3.父母示範貼圖,有時可故意貼錯,讓孩子指出糾正過來。
4.讓孩子自己貼五官,只要貼對位置就好,不要求貼的比例正確。
三、裝手電筒
手的功能發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透過寶寶觀察大人拆裝手電筒的過程,讓寶寶自己動手裝手電筒,可培養寶寶的觀察力、專注力及訓練手部操作的靈活度。
方法:家長把手電筒從拆開、放上電池、套上燈泡,栓上蓋子、然後按上開關使燈泡亮起來,每一個步驟慢慢地、仔細地做給寶寶看,寶寶在旁觀看也會學大人的樣子去拆裝,家長從旁可看看寶寶能做到哪一步,寶寶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不要勉強他。此時也要告訴他,要愛惜物品,不要將手電筒亂扔、亂敲,否則會弄壞燈泡,燈泡就不會亮了。
四、分享好東西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增強,漸漸懂得想佔有或得到一件東西了。教寶寶與他人共同欣賞物品,凡事不能只從自我為出發點,從小培養他與人共享的情懷。當他體會大人願意與他分享事物時,漸漸地他也可能拿出自己的玩具,要與大家分享。
方法:家長在平日應經常和寶寶一同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將身邊美好的事物不論大小,都與寶寶分享。例如:你在摺棉被時,和他一起欣賞被單可愛的圖案:澆花時,和他一起看看美麗的花朵,耐心教他觀察葉子的紋路;出外郊遊時,跟他一起欣賞天上的白雲……等。你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愛,建立他對他人的信任,長大後也較會替他人著想。
一個月大的嬰兒睡的時間比較多,醒的時候比較少,一般來說醒來後就是要吃,或是要排便。家長將孩子餵飽後,可以在寶寶安靜時可給予適當的感官遊戲。
到一個月間的孩子對顏色還不能很識別,看到的東西是黑白的,最愛看的是媽媽的臉。可以畫大一點的父、母的臉黑白像,貼在離寶寶眼睛約20公分地方讓他看。給這個時期的孩子看黑白畫可培養他的記憶和視覺上的能力。
也可以畫一些黑白的條紋、波紋或是黑白格子棋盤等,交替的給寶寶看。在寶寶醒來看畫時,可隔三四天左右更換下一幅。如:給孩子看三天媽媽的像,然後換成爸爸的像,然後是其它的。你會發現寶寶對看過的畫已有了記憶能力。
除了給孩子看畫外,父母可以用自己的臉和有聲音的小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遊戲中可左右移動頭部和各種逗笑的臉部表情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模仿能力等。只要寶寶醒著,育兒者就應該不斷地和他說話,也可為日後孩子的語言能力打下基礎。
在育兒中,父母應該了解到的就是,與孩子互動得越早越好,逗笑孩子也是越早越好,這些都是關鍵。
--------------------------------------------------------------------------------
2個月大嬰兒----發展遊戲
已滿月的嬰兒比剛生下來時醒著的時間較長,臉部的表情也開始多了起來,小手小腳的動作也開始頻繁了,力量也慢慢增加。因此對這個時期的寶寶來說,除了繼續給於他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外,還應增加一些遊戲來鍛鍊孩子體能等。
一.抬頭看玩具
在床上墊一些毛巾或博被,使床不要太軟也不要太硬。將孩子輕輕的放在床上,讓他趴著,幫助他調整一下使他的兩臂彎屈兩手心向下支撐身體。媽媽拿著可發出聲音的玩具〈如小搖鈴等〉一邊搖一邊快樂的叫著寶寶的名字,逗引寶寶抬起頭來看。這個遊戲可以讓寶寶的背部肌肉、手臂、頸椎等處得到鍛鍊,也可讓寶寶感受到快樂的氣氛,熟悉自己的名字。
一般一天一次為宜,一次不能超過兩分鐘,以免寶寶疲累。最好是在餵飽孩子一小時後在進行,以防吐奶。孩子哭鬧時也不宜。
二.抓手指遊戲
剛生下來的寶寶就已經有了本能的反應,只要有東西放到小手心,寶寶的手就會自然收握。2個月大的嬰兒,父母可以通過遊戲來進一步鍛鍊孩子的抓握能力和手腦協調的能力以促進大腦發育。
方法: 媽媽將食指放入嬰兒手心讓他抓握,幾秒鐘後將手收回。反覆幾次後再用食指觸碰嬰兒小手掌的邊緣,看他是否有反應、也去抓。如果孩子能把父母的手指抓得很緊,這時你可以試著將孩子往上提升〈另一手在寶寶身後保護〉,握得緊、比較有力的孩子有時能被提高到坐的姿勢。
一般一天兩次為宜,每次不要超過五分鐘。
三. 散步,“介紹”事物
寶寶醒著時,父母可以在天氣好的時候抱著寶寶出去散散步,讓孩子接觸感受一下外面的環境,並可通過不斷地“介紹”周圍的事物、環境來增進親子關係和刺激孩子的語言能力,這也是早期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3個月大嬰兒---腦部發展遊戲
這個月的寶寶手眼開始協調,小手小腳的活動力越來越強,會玩弄小手,也開始想翻身動一動;對外界聲音反應較靈敏了;咿咿啊啊的喃喃自語中開始學發音。此時家長可多陪他們玩些刺激觸覺、聽覺、肢體動作等遊戲或運動,以促進寶寶的腦部發展。
一、伸手抓玩具
讓寶寶反覆練習抓握動作,有益腦部運動。
方法:經常在寶寶床頭放些玩具,讓其俯臥,媽媽可逗引寶寶去抓,或拿起寶寶的手去抓玩具,如果寶寶能抬頭用肘支撐上身,並用其中一隻手去抓玩具,表示寶寶的上肢及頸肌已開始發育。寶寶如能揮動自己的小手去抓玩具,媽媽就要給予適時的讚美,讓他知道你多麼喜歡他這樣做。
二、懸吊鬆手練習
寶寶每次在「抓」東西的同時也在練習「放手」,家長應該多給他練習的機會,懸吊運動就是很好的練習。懸吊能促進寶寶的協調能力及擴張胸部,吸進更多的氧氣供大腦使用。
方法: 給寶寶穿上好活動的T恤與尿片,讓寶寶抓住你的大拇指,然後將他的身體拉離床面幾吋,如果寶寶握不住有鬆手的感覺時,就讓他躺回床上。一天可做好幾回,每回只做一分鐘,一分鐘內可練習好幾次。因為每次寶寶支撐的時間只能五到十秒。
注意: 做任何活動前都應告訴寶寶你要做什麼,除了注意安全外,還要隨時鼓勵他:「你好棒喔!」
三、學翻身
寶寶要先學會翻身才能進一步爬行,移動身體。
方法: 有些寶寶上個月就已學會不必墊後背,或靠他人扥後背就能側翻了。如果寶寶還不會側翻,媽媽可從旁協助扥住背部,輕推臀部,使其容易向另一側翻身。接著學向左右兩側翻身,媽媽在一側逗弄他,或拿玩具吸引他,寶寶為了抓住玩具會順勢翻成側臥、俯臥,此時媽媽要守護在旁。如果寶寶學不會翻身,可能是衣服太厚、太緊或床太軟,妨礙他的行動。有些寶寶對這些練習還是有困難,可延至下個月再進行。
四、和寶寶說話
這個月的寶寶會咿咿啊啊地發出雙元音,此時媽媽應多重複他的「咿咿啊啊」去做回應,並且唇形要明顯地和他「對話」。寶寶喜歡有人跟他說話,你的微笑及聲音會使他感受到你的愛。他由你這兒學到如何發音、笑,以及親近、信賴他人。
這項活動是對寶寶最初的發音訓練,及母子交流的溫馨互動,越早開始越好。在寶寶以後的發展過程中,父母應持續與寶寶「對話」,親切地回應他發出的各種聲音。
--------------------------------------------------------------------------------
4個月的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據專家研究報告,剛出生時嬰兒的腦容量是美國國家檔案局的十倍,出生後到三個月大之間,腦部以極高的速度成長,三個月起到六歲間是高速成長,在此之後就非常緩慢了。所以嬰兒從出生起就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寶寶本身也很喜歡學習,家長應保握這段非常珍貴的時機,多給寶寶在遊戲中學習的機會。
滿3個月的寶寶頭圍增大了,腦力更是快速增長,他們什麼都想學,視力、手的抓放能力都進步了;會玩躲貓貓;也會對鏡子微笑了,這時可陪孩子玩相關的遊戲以促進各項發展。
一、看移動物品
寶寶視力進步了,已有調節遠近的能力,不但能看綠豆般大小的顏色鮮豔的東西,也能隨物品移動視線。
方法:讓寶寶觀察快速滾動的線軸、小球,或其他移動較遠的物體,如各種電動玩具車、小火車、街上行走的行人、移動的汽車、正在飛的小鳥昆蟲飛機、嬉戲中的小孩等,不但能訓練寶寶的注意力,也可擴大寶寶的視野和認知範圍。
此外,常常抱寶寶到室外觀看小朋友玩耍,儘早接觸同齡的小朋友,有利發展同伴關係。這時的孩子還不懂認生,是結識小伙伴的最佳時機。
二、玩躲貓貓
從4個月起的嬰兒都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
方法:拿一條大手帕蒙住自己的臉,然後問寶寶:「媽媽呢?」,為引起寶寶的驚奇,當寶寶去找時,媽媽就扯下臉上的手帕,驚喜的說:「喵~」,寶寶會高興的手舞足蹈。當媽媽臉上蒙住手帕時,一定要和寶寶說話讓他知道你在身邊,因為寶寶最怕看不到媽媽會因此而大哭起來。
下次可換個方式,把乾淨手帕輕輕放在寶寶臉上,寶寶第一次被蒙住臉可能會不知所措,這時媽媽就握住寶寶的手幫他把手帕拿開,並說:「手帕拿下來了」,多次練習以後,他就逐漸學會自己拿下手帕了。有些3個月大的寶寶還會自己藏在被窩裡再鑽出來;有的也會抓毛巾蒙自己的臉,逗大人玩,十分可愛!
躲貓貓遊戲使寶寶發現看不到的東西其實還存在,於是會去尋找,拉開手帕探索,引導他主動發掘身邊的事物。
三、找聲音
寶寶對熟悉的聲音會有反應,胎教時在胎內就被呼喊名字的寶寶,此時聽到他的名字會轉頭尋找聲音。在寶寶視力範圍外發出聲音,可以擴大寶寶的探索領域。
方法:當寶寶平躺在地板上時,悄悄走近他,並親切地叫著他的名字。在你出現他的面前時要多叫幾次,然後你停下來等他回頭。如果他沒什麼反應,再叫大聲一點。如果他回過頭來看到你了,就去抱抱他、摟摟他,然後放下寶寶,換個方向再玩幾次。為訓練他的聽力,在叫他之前不要讓他看見你。如果他做到了,別忘了給他愛的擁抱。
四、照鏡子
讓寶寶認識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有助於日常生活的學習。例如你告訴他「拍拍手」、「洗洗臉」,常會用到這些相關的名詞,如果寶寶對自己的身體部位越了解,越能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也可透過照鏡子的遊戲,讓寶寶很快認識自己。
方法:放一面鏡子抱寶寶到鏡前,指著鏡中的寶寶說:「這是…(他的名字)」,「寶寶笑一笑」等等。摸著寶寶的嘴、鼻子、耳朵、眼睛或其他部位,告訴他這是什麼。經常照鏡子的寶寶,會注意自己臉上的器官,較快學會認識自己;經常照鏡子的寶寶,在照鏡子時,也會有較多的表情,或笑或做鬼臉,或摸摸鏡子裡的人,十分開心。
五、跳、蹬、踢
經常讓寶寶做蹬腿、踢吊球,讓下肢自由活動,有利於將來坐及爬的學習;也可讓寶寶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可發展寶寶的下肢力量,為站立作準備。
方法:
1.吊一個寶寶喜歡的有響聲的玩具,扶著他的雙腳教他「踢」,幾次以後就會了。
2.扶著寶寶腋下站立,讓他在你腿上跳來跳去。寶寶在跳躍時會刺激腦部的平衡或前區庭發育,有助於平衡活動。
--------------------------------------------------------------------------------
5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這個月的寶寶會認物和認最親近者的臉孔;頭部大都已能完全挺立,聽到聲音就會轉過頭去;動作也越來越靈活,所以多陪他做些平衡活動或相關遊戲,會有助於腦部發展及各項成長的學習。
一、看吸引他的物品
如果寶寶聽到物品名稱能用眼睛準確地盯住目標,表示他已有認物的能力了。觀察寶寶最愛盯著什麼東西看,再教他認這樣東西,他就會興致勃勃地去學。教他認識感興趣的事物,對寶寶來說是件快樂的事,所以媽媽平時就應多留意什麼東西最能吸引寶寶的目光。
方法:多數的寶寶都喜歡看燈,以此為例作說明。媽媽邊說:「燈,燈」邊把燈打開又關掉,使燈忽暗忽明,使他從注視你的嘴型轉向注視燈。也可拿著寶寶的手摸摸燈罩,然後開燈點亮時告訴他:「燈」。每天至少練習五次,直到你說「燈」時,他就能盯著燈看為止。這已表明他已了解這個字代表的是什麼,這也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開始。
二、尋找聲音
寶寶能順著聲音用眼睛找到掉落的物品,表示他的視覺與聽覺靈敏,能循聲尋物了。有的寶寶125天左右就學會尋找落地的響物,多數的寶寶約在155天才有這項能力,你可試著記下自己寶寶的學習天數。
方法:
1.將會發響的金屬湯匙或玩具當著寶寶的面丟到地上,看寶寶是否會循聲尋找掉落物品。
2.媽媽在寶寶房間某處將玩具或物品弄出聲音,邊說:「寶寶聽聽,哪兒有聲音啊?」觀察他是否懂得將視線轉移去尋找聲音的來源。可重覆練習幾次,聲音由強轉弱,由近到遠,並變化不同的方向。
三、舉高降下
將孩子拋入空中然後接住(多數是爸爸在做),讓孩子在大人膝上跳來跳去,這2個簡單的動作,就可刺激孩子腦部的前區庭發育及平衡發展。
方法:用虎口撐在寶寶腋下,讓他面向你輕輕舉起,以便你們能互相看見,並開心的告訴他:「你是一架飛機,飛啊,飛高了!」;放下時告訴他:「降落了,飛低了!」上升時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嚇著寶寶,最好能一直注視他的眼睛,使他有安全感。
如果寶寶已能適應了舉高降下的遊戲,看寶寶的反應可試著玩輕輕往上拋的遊戲,但注意不要做太激烈的動作,不要拋得太高,以免危險和造成寶寶精神緊張。加上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中,千萬不要做太大動作的刺激遊戲喔!
--------------------------------------------------------------------------------
6個月大嬰兒─ ─各項學習遊戲
寶寶越長大活動力越強,越渴望習各項技巧,這時他需要多多練習以獲取經驗,我們應給他合適的環境及充分的機會。不要將寶寶關在遊戲欄、嬰兒床或其他「監牢」中,以免喪失大好的學習機會。寶寶希望與你在一起,及喜歡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索世界,別忘了多陪陪他給他快樂的學習時光,通過親子之間的遊戲能增進親子感情,對寶寶的智力發展和心理發展方面是大有好處的。
一、學傳手
寶寶能應用拇指與其他4指相對彎曲,就能拿穩東西。寶寶學會單手拿穩物品後,可練習兩手同時握物及將物品由一手傳至另一手。
方法:拿2-3個比寶寶嘴巴稍大又能吸引他的東西,例如小瓶、小盒、小玩具等,但不能太小以免他放入口中,發生危險。要同時拿多個吸引他,如果一次給他一個,他可能會扔掉手裡的東西而去拿另一個。最好不要將他扔掉的東西再還給他,這樣他就會發現扔掉就會失去,於是他漸漸知道在拿新東西時,就會把手中東西換到另一隻手裡,再去拿。這時大人應給他適當的讚揚和鼓勵,因為寶寶學會傳手是手的靈巧度又進一步了,你的鼓勵會使他更穩定的學習。
二、騎馬聽兒歌
讓寶寶邊聽兒歌邊配合韻律作動作,可培養孩子用動作表現語言。在愉悅的環境中,重覆聽同一首兒歌,同時感受韻律,同時學會把歌詞和動作連結起來,對日後語言及兒歌背誦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方法:抱寶寶和你面對面坐在你的腿上,握住他的手唱兒歌,腿部隨節拍跳動讓他有騎馬的感覺。唱到關鍵字如「飛」、「跨過河」等,就把寶寶舉高;或配合節奏、歌詞使他身體向後傾倒;或動作加大一些。反覆練習幾次,以後只要唱到這些歌詞時,他就會主動做這些動作了。這是讓寶寶很愉快的一個遊戲。
三、學爬行
正常嬰兒在出生幾個月內,便會腹部貼地用手臂與腿的力量,使身體前進,這種動作稱為爬行。當寶寶開始爬,他已進入人生的重要課程之一,他需要多多爬行來促進腦部發育,你要給寶寶一個適合爬行的環境及誘因。
方法:給寶寶穿著易於活動的服裝,讓他俯臥用前臂支撐前身,腹部貼床,你在前面拿玩具逗引他爬行。讓他學會用一隻手臂支撐身體,另一隻手為去拿玩具而繼續前進。不要一開始就放一堆東西在他身邊,他就可能哪兒也不想去了,將玩具放遠些讓他多爬幾分鐘。
寶寶最大的快樂之一就是跟在你後面爬來爬去,專家建議一天最少要有十分鐘你在地上與寶寶在一起, 他會為你的讚美與擁抱而快樂的爬向你。
四、帶寶寶小跑步
這是一項很好的平衡活動,對三度空間發展也有幫助,請在一個安全、可自由活動的地方進行。
方法:將寶寶抱在胸前,小心支撐好他的頸部,帶著他在室內小跑步,讓他體會身體跳動的感覺。專心看寶寶反應,並告訴他你們正在進行什麼活動,注意跑步不宜過大。當他的頸部發育到能撐住自己的頭時,可加快速度並改變姿勢,讓他體會從不同速度與不同角度看事物。
--------------------------------------------------------------------------------
7個月大嬰兒—各項開發智能遊戲
滿6個月的寶寶多數會坐穩而且學會連續翻身;手更加靈巧了,能頻繁地用手抓東西往嘴裡放,所以不能在寶寶周圍放置尖銳或過小的物品,以免造成危險;跟上個月相比多認識了1-2種新的物品名稱,也會模仿大人做一些動作或手勢,如「再見」、「謝謝」等等。
寶寶的頭腦像個寶庫,你越開發寶藏越多;你給寶寶越多練習與學習,產生的動作效應就越多,腦部的發育就越發達,智力就越高。即使腦部損傷的寶寶,據專家表示只有增加活動頻率及持續時間,就會有明顯進步與變化,所以家長要經常陪著寶寶學習,耐心而親切地陪他們度過人生最寶貴的學習階段。
一、連續翻滾
滾動能鍛鍊前庭和小腦的平衡,如果寶寶還不會翻滾常常是因為大人沒給他練習機會,只是讓寶寶學坐忘了讓他練習翻身。學會連續翻滾是寶寶學會爬之前唯一能移動位置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學習項目之一。
方法:在有足夠面積的場地,將障礙物移開,在地板上鋪上毯子或涼席。家長拿玩具誘導,先將玩具放置一側使寶寶側翻;接著讓他從側翻變成俯臥;再從俯臥變成仰臥;最後學會連續打滾。為拿到遠方的玩具,寶寶會連續翻滾向遠方移動。大人可利用皮球、小跑車等引誘他滾到遠方拿玩具。如果有必要大人可協助寶寶,用手輕推他的肩部和臀部讓他順利翻身,有了成功的經驗寶寶就更願意學習了。
二、撿豆豆
讓寶寶用手撿蠶豆般的小東西,藉以訓練拇指與食指的對捏拾取細小的物品,這一精細動作有利於促進大腦功能發展與手、眼的協調。
方法:準備一些乾淨的的蠶豆讓寶寶去撿,大人要在「」一旁看護,避免寶寶將蠶豆吞入口中。如果沒有蠶豆,可用鈕扣、棋子等代替。
三、學手勢
每個家庭使用的手勢都不同,有的家庭先學會「再見」、「握手」;有的家庭先教「親親」、「碰碰頭」等。只要寶寶學會用動作表示語言,哪種先學會都可以。這是寶寶與人交往的開始,家長應鼓勵寶寶做表示語言的動作,家人也要經常對他微笑或做再見等手勢,將來他會比較容易與他人相處。
方法:利用適當時機教手勢,例如當親人要離開時,大人抱著寶寶說「再見」,並抓住他的手做揮手動作,讓他知道這就表示「再見」;寶寶從別人手裡接過玩具或食品時,家長拱起他的雙手上下搖動說「謝謝」,你可示範幾次給他看,要讓他看見你的手勢和嘴型。
四、測觀察力
寶寶在遊戲中發現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被拿走了,會啼哭、亂動或尖叫,就表示他對周圍的事物有反應,已具備觀察能力了。如果寶寶毫無反應,表示他的觀察能力還未發育,較小的幼兒會認為,「看不見,就是沒有了」他也不想去找了;或者他周圍玩具太多了,可悄悄地將玩具拿走,只剩他手中的一件,再當面將他手中的玩具拿走藏起來,試試看他有無反應。如果寶寶開始有觀察能力時,可做另一項遊戲。
方法:
1.將寶寶手中的玩具取走放入口袋中露出一截,他會伸手去將玩具取回。由於寶寶能覺察到自己的東西不見了想要去尋找,大人可進一步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
2.坐在地板上,手裡拿個玩具讓寶寶看,然後把玩具藏在身後或塞到被子下面露出一小部份,說:「玩具呢?」引誘他去尋找。如果他不想去找,再把玩具拿給他把玩一下,或拿他的小手摸一下鼓起的被子,讓他自己將玩具拿出。經過幾次重覆練習,寶寶就知道東西不見了,可以再找回,會試著用手去探索,或掀開被子或摸鼓起來的地方,於是他的觀察力就在他的好奇心中逐漸展開。
五、敲一敲
這個階段的寶寶都喜歡拿起物品就敲,把東西敲響了他就樂了。此時寶寶不但能握穩東西,還能弄出聲音,這是更進一步的表現。
方法:家長給寶寶準備一些小塑膠碗、厚玻璃瓶、木板、積木、響鈴…等之類的東西,讓孩子拿著小木棒敲敲打打;或拿起2個積木對敲,感受敲擊不同質地的物品所發出不同的聲響,並訓練寶寶手的靈巧性。
--------------------------------------------------------------------------------
8個月大嬰兒—各項開發智能遊戲
讓嬰兒從出生那一天起,給他充分的刺激與良好的學習誘因,是父母的責任。媽媽要給予寶寶足夠的刺激,讓其腦部的神經迴路得以打開,智力才能逐漸發展。而人腦則是產生各種心理現象的重要器官,包括了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興趣、性格……等。所以要培育傑出優秀的人才,請擅用智能開發,除了能開發小孩的智能外,還要培育他樂觀進取的態度、契而不捨的毅力、專注的精神,及善良、真誠、寬容等的良好人格。
寶寶從5個半月起,經常用眼睛、耳朵、雙腳、手腕和身體接觸外界,週遭世界對他而言,更加寬闊而具吸引力。不過這個階段的寶寶,記憶能力還不夠發達,所以對各項學習活動要反覆練習,透過遊戲增加他的短暫記憶、專注力及思考能力。父母應經常逗引寶寶,多和他互動,他的智能開發就在你的關懷中茁壯成長。
一、你藏他找
讓寶寶玩各種不同類型的「躲貓貓」的遊戲,可以培養孩子懂得去期待事物發生的能力,提供重覆的刺激,也能有效增加對事物的短暫記憶,而短暫記憶是發展長期記憶重要的基礎。在玩「躲貓貓」或「藏東西」的遊戲的過程中,訓練寶寶記憶媽媽沒蒙上手帕時在哪裡,不見了要如何去找;東西被藏起來了,只要知道在哪裡就能找到。這正是可以訓練寶寶記憶、觀察、思考、等待、探索、語言學習…等能力很好的遊戲。
遊戲方法:
1.可重覆玩前幾個月的「躲貓貓」遊戲,用手帕蒙住自己或寶寶的臉,讓他掀開手帕;或將玩具藏於身後、棉被中露出一小部份讓他去找,遊戲中別忘了要一直和寶寶說話喔。
2.把手帕當著寶寶的面蓋在玩具上,看看寶寶會不會動手去掀開。如果寶寶不會去掀,可換條透明的手巾,因為寶寶還認為「看不見就是不存在了」,看見了自然會去拿。引導寶寶去觀察、探索,短暫記住眼前的事物,如果他辦到了,給他愛的擁抱或讚美,這不但可促進親子心靈的契合,更可讓寶寶感受到被愛的感覺,這種滿足感正是激發他學習新事務的原動力。
二、學會「不行」,懂得「坦然面對」
寶寶自5個月大左右就看懂大人的表情,知道大人是生氣還是高興。這個月他更進步了,能理解大人簡單的詞彙而抑制自己的行動,約束自己的行為,此時應教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據專家研究在遊戲中或生活當中,同時教他學會等待某事務的發生,習慣了等待,學習等待後就會有愉快的結果,自然就學會遵守規定而學會耐心對待。
1.當寶寶想去做不適當的行為時要制止他,如果做倒你的要求時要讚美他。例如寶寶想去摸插座或碰觸燒燙的水時,要撥開他的手,嚴肅地告訴他「不行!」讓他知道這是不可以做的事。這時媽媽的表情不可微笑,否則寶寶不知道你生氣了。重覆教幾次後,如果他看到這些物品不再去摸了,記得要親親他、摸摸他的頭鼓勵他說:「你好棒,真的不去做….」,及早教他遵守家規是很有必要的。
2.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希望寶寶遵守,但他又不容易做到的,這就需要你教他學會約束自己的慾望,而應該學會去「坦然面對」,而且要趁早教比較好,等他長大了就不容易做到了。例如:抑制不想收拾玩具的情緒,學會玩具要好好收拾;沒到看電視時間,要抑制想看電視的慾望,學會遵守規律及等待。一開始時,寶寶可能會任性哭鬧,媽媽要堅持原則,等他感受到因為做對了而被讚美的愉快經驗時,自然就學會了「坦然面對」。
三、扔東西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有許多行為看似不好,其實是正常現象。例如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把手裡的東西反覆扔到地上,還樂此不疲。在反覆的過程中,其實他就在認識許多新事物,也是一種學習,所以媽媽不要阻止他,應趁機給他更多的刺激,教他認識更多的事物。
方法:準備一些重量、質感不同的玩具,例如積木、羽毛、紙片、耐摔的小玩具、小塑膠碗等,讓寶寶把玩,在寶寶的床下或他經常出入的地方放一個大籃子,逗引他把手中的玩具往籃子裡扔。扔完後,媽媽將物品集中籃內,再一一取出並介紹物品的名稱和用途。一開始寶寶可能扔的不準,媽媽要抓著他的手教他對準。
這項活動可訓練寶寶的注意力、模仿力和掌握空間方向的能力,也能讓他累積對事物特徵的經驗,例如積木會重重落地,羽毛會在空中飄再緩緩落地等。
四、獨自玩耍
專心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儘可能不要去打斷遊戲中寶寶的專注情緒,讓他長時間獨自專注於一種遊戲或一個玩具中,時間越長越好,這樣可以培養他的專注力及思考能力。
方法:拿日常隨手可得的東西,如杯子、鍋蓋、木槌、湯匙等,讓他摸一摸、敲一敲,把玩把玩,甚至放倒嘴裡嚐一嚐也可以。一次只給少樣玩具或拿些乾淨的廢紙讓他撕扯著玩,紙張可多樣,由薄到稍厚,由大到小,寶寶只要拿到紙就會撕得精光,玩得十分開心。撕紙遊戲不但可鍛鍊他的小肌肉群,還可培養他思考遊戲意義的能力,及享受獨自玩耍的樂趣。
五、平衡感遊戲
平衡感好的孩子較不易跌倒,也較能做跳躍等體操動作。撐住寶寶的腋下,讓他用腳蹦蹦跳跳;或將寶寶丟高高的遊戲;或抓住寶寶雙腳讓他倒栽蔥的姿勢,都可以培養平衡感。做平衡遊戲時要特別小心寶寶的頸子,可套個頸圈,及注意脖子的保護。
遊戲方法:
1. 丟高高
自己躺下將寶寶往上拋,邊說:「飛高高!飛高高!」速度先快後慢,讓他體驗不同速度的感覺,別忘了邊玩邊鼓勵他喔!這個遊戲適合各種時期,能促進身體平衡,增加運動機能。
2. 倒栽蔥(頭垂直朝下搖動)
如做過前面丟高高遊戲,可進行這項活動。抓起寶寶的雙腳呈倒立姿勢,再緩緩地前後搖晃,在到立及搖晃中就能增強他的平衡感。請記住不要抓寶寶的襪子或鞋子,因為可能會鬆脫,一定要抓他的腳。
--------------------------------------------------------------------------------
9個月大嬰兒-各項成長遊戲
許多家長都知道教育應從零歲就開始。從出生到學會說話大約是一年時間是零歲期,這時嬰兒腦部發展速度非常驚人,幾乎每分每秒都在飛快增長,是提昇幼兒智能的最佳時機。
8個月-12個月大左右屬於寶寶的學步期,當他能腹部離地爬行到扶著東西站立,到自行跨步決定自己的前進目標時,就邁入了另一個智慧階段。寶寶每天忙著探索豐富的世界,他的好奇心超乎你的想像,每一件事物,每一個聲音都吸引著他,所以不要把他關在嬰兒床或特定小範圍內,這會阻礙他們成為天才的機會。將家中危險物品收妥,並告知寶寶「禁區」禁止進入;危險物品不准碰觸,給他一個自由、寬闊、安全無虞的空間,盡情去探索、學習,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開朗好相處的性格。只要寶寶做到任何事,一定要給他擁抱或讚美喔,這時他最期待的喜悅!
一、爬上爬下
當寶寶學會腹部貼地匍匐爬行,漸漸地他知道要爬得快必須腹部離地、臀部抬高用四肢撐開身體向前爬。學會用四肢爬行的寶寶,已經能有效地應用四肢支撐的力量了,很快就能扶著東西站立。讓他爬上爬下可以鍛鍊足部、手腕肌肉與關節,刺激腦部發展。
方法:在床上放些大枕頭、大絨毛娃娃等大型柔軟玩具,或爸爸、媽媽躺下當障礙物讓爬寶寶從身上爬過去。當寶寶能克服困難爬過這些障礙物時,爸爸、媽媽要立刻給予讚美,讓他體會獨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後的成就感。
二、刺激腳趾遊戲
讓寶寶光著腳丫訓練他腳趾用力,當拇指用力時,會增加對腦部的刺激。
方法:
1.拉起寶寶的雙手讓他站立,站穩後教他踮腳尖,這時大人仍需扶著他的手,讓他保持平衡。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每天幾次,如果他不願意或臉潮紅時不要勉強。如果學會踮腳尖,可牽著他的手,讓他以腳尖走路前進。別忘了親親他,告訴他:「你好棒!」
2.讓寶寶面對面坐在媽媽膝上,拉著他雙手,他的雙腳頂住媽媽的膝蓋,稍鬆手讓他往後傾,又拉回向前倒,讓寶寶身體一前一後,刺激腳底。也可配合音樂邊唱邊玩喔!
三、拿湯匙
手指的應用也能刺激腦部發育。平時給寶寶拿湯匙或有握把的杯子,或拿些葡萄乾、鈕扣等小東西給寶寶抓一抓也有促進作用,但因東西很小要避免讓寶寶誤吞。訓練寶寶拿湯匙,不但能促進腦部發育,也能讓他享受用餐的樂趣。很多媽媽不讓寶寶自己拿湯匙,是不想弄得到處髒亂、怕麻煩,其實這是剝奪寶寶的學習機會。只要訓練得宜,寶寶也可以自己拿湯匙。
方法:在寶寶正是拿湯匙前,可在平時遊戲中讓他學會用大鏟子鏟東西。拿米粒或砂土讓他鏟來鏟去,久了他就知道要用鏟子的凹面才能將東西鏟起來,及如何拿穩鏟子將盛好的東西再倒入另一個碗中。重覆學會這些動作後,他的手變得有力,漸漸地他就能拿穩湯匙將食物放入口中了。
四、大大與小小
這時期的寶寶好奇心十分旺盛,喜歡到處摸一摸、看一看,媽媽的梳妝台、抽屜,地上的鞋子、箱子等都是他的最愛。這時家長可善用身邊的事物,教寶寶認識這個多采多姿的世界,及各項認知的慨念。
方法:將大人的物品和寶寶的物品,如衣服、襪子、鞋子、枕頭等,大小分明的東西並排在一起,反覆對寶寶說:「這是大鞋子,這是小鞋子」。或是於實際生活當中,給予機會教育教他分辨大小。例如到戶外看到停放的車輛有大卡車、小轎車,就反覆教他:「這是大卡車,這是小汽車」,不斷重覆指出大小對照的物品,漸漸地他就學會分辨大小,及認識物品的名稱了。
五、玩娃娃
這個月的寶寶不但會察顏觀色,也會模仿平日大人的言行,尤其喜歡學媽媽照顧自己的模樣。這時家長要注意身教,及教他學會關懷、同情別人。有些媽媽看到男寶寶玩娃娃就認為不妥,硬是將寶寶的娃娃拿走,這並不是好方法。其實,無論男孩女孩都是應該學會愛惜別人,懂得如何關心、照顧別人的。寶寶愛護娃娃正如你愛他一樣,讓他的愛心滋長,而不是被澆冷水。但是也要注意教導孩子性別的差異,如發現孩子異性傾向行為要及時教導,以免導致孩子日後性別意識上的錯亂。
方法:給寶寶一條可當被子的手帕或手巾,及一個布娃娃,有些寶寶就會玩起拌家家酒的遊戲。他會哄他、抱他、幫他蓋被子等,模仿媽媽照顧關懷寶寶的模樣。娃娃陪寶寶玩耍、陪寶寶睡覺,有時寶寶會跟娃娃說話,是他日常生活中最親密的夥伴。學會關懷娃娃就會關懷其他的人,善待娃娃也是寶寶學習人際關係的重要課題。
--------------------------------------------------------------------------------
10個月大嬰兒-各項成長遊戲
這個月的寶寶一般都能長時間平穩地坐著玩耍,讓寶寶學會專注地獨自玩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平時不要過分逗弄小孩。你要盡量和他互動,例如和他說話、微笑或從旁關心他,但不要一直有事沒事就逗弄他,以免養成他粘人、磨人、任性及過分依賴的壞習慣。如果他能獨自一人很專注地玩玩具時,就讓他專心的玩,盡量培養他玩遊戲的熱忱,注意不要中斷他的玩耍或強加干涉,應該多多給予誇獎和鼓勵。
父母可從平時遊戲活動中培養他的專注力、思考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健全的人格。
一、配配看
一般的積木或組合玩具常會用到重疊、插入、蓋上或拔出等的動作技巧,這些動作可讓寶寶充分運用到手指指尖或手指頭,可增加手指的靈活度及專注力。其實,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物品,也可成為寶寶的最佳玩具,例如:紙箱、紙盒、線軸、瓶瓶罐罐…..等,只要加點巧思,也可運用到以上的操作技巧,就可讓他玩得不亦樂乎喔。
方法:拿個鞋盒,盒蓋上挖2個大小不同的洞,洞口以你要寶寶插入的物品的寬度為準,例如乒乓球和小塑膠碗,讓這2件物品剛好卡在大小洞口,再拔出來。就像小寶寶喜歡把浴缸的塞子拔起來、塞進去一樣。這個遊戲不但可訓練寶寶的手指技巧,亦可讓他學會分辨大小、增加手眼協調,及專注力。
二、交朋友
寶寶看寶寶越看越有趣,寶寶喜歡和同齡的小朋友相處,看到他們會笑、會打招呼。如果寶寶不會和小朋友打招呼,有可能是沒有機會和小朋友接觸。當寶寶開始學站立時,或牽手學走路時,最好常帶他到有小朋友的地方看他們遊戲、跑步等的活動。當寶寶看到別人在學步、遊戲時會特別開心,這會促進他想要參與,而加快想學會走路的慾望,及奠定將來與人相處的良好基礎。
所以家長要帶寶寶和不同年層的小朋友交往,孩子們和孩子們在一起較少怕生,也可互相學習。但家長最好在旁觀察,如寶寶有不好的動作,或模仿他人不良的習慣,都要適時與予改正。改正不是責備,寶寶這時已懂得大人心意,不要嚇著他,以免影響他日後的學習。
三、聽聲取物
這個月的寶寶認知能力發展很快,已經學會聽聲指物,問他熟悉的東西或圖片時,他會用手指指出。讓寶寶透過聲音的重覆刺激,他會更容易學會更多的新事物。
方法:放2-3種寶寶的玩具在他手拿得到的地方,媽媽先教他玩具的名稱,然號說:「把大象拿給媽媽。」如果他拿對了,要表揚及讚美,例如說:「好棒喔!這是大象。」如果拿錯了,媽媽和寶寶一起玩這個遊戲,並介紹這個玩具的特徵。例如,大象鼻子長長的;猴子會爬樹、喜歡吃香蕉;車子會跑;兔子耳朵長長的等,這樣寶寶很快就能分辨清楚了。
四、滾鐵罐
這是很有趣的爬行訓練遊戲,能促進寶寶的全身運動。
方法:在奶粉罐裡面裝些滾動時會發出聲音的小物品,如彈珠、鈕扣等。讓寶寶邊爬邊滾動奶粉罐,物品和奶粉罐滾動發出的聲音,會吸引寶寶一直想滾動它,他會很開心喔!媽媽也可以把奶粉罐先滾到遠處,讓寶寶爬過去再滾回來。
五、蹲下撿物
前2個月的寶寶應學會扶著東西,雙腳分開平衡地站立了;到上個月學會雙手扶著東西學路;接著就可單手扶物向前移動,這時可教他蹲下再站起來的動作。蹲下撿物是應用上下肢協調,及手、眼配合較複雜的運動,每個寶寶的成長規律不同,如果寶寶還不會,只要耐心教導,假以時日也一定學會。記得不要太勉強寶寶喔!
方法:寶寶會單手扶物前進時,大人將玩具放到寶寶的腳旁,引誘他蹲下來檢。他會一手扶著東西蹲下來,另一手去檢玩具,然後再站起來。但有時因想急著檢新鮮的玩具而摔倒,大人要在旁看護。但學步期的小孩幾乎沒有不摔跤的,小孩摔跤時大人要保持鎮定,不然反而容易嚇到小孩。
如果寶寶不敢蹲下來,不要勉強他,可以牽著他的一隻手,另一隻手學檢物,先讓他適應蹲下和站起來的動作,漸漸他就會獨立扶著家具或其他物品蹲下去檢東西了。
--------------------------------------------------------------------------------
11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為了讓寶寶從出生那天起就能接受刺激,充分發揮潛能,媽媽或照顧者對寶寶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相對的,也必須有正確的養育方式,並具有無限的愛心和耐心。所有的養育方法都需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愛」,在給寶寶任何活動或遊戲中,要經常讚美、誇獎他的表現。當他接受到愉快的刺激時,腦中的「中腦皮質」系統就會發揮作用,使他學習順暢,因而樂於學習。
研究指出,經常受到適度刺激及關懷的寶寶,遇到困難時,自己就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地付出行動。而有這種能力及行動的孩子,就是聰明的孩子。
這個月齡的寶寶自我意識更強了,很多事情喜歡「自己動手做」,例如要自己拿湯匙吃東西、自己拿杯子….等,不要大人餵他或代勞。同樣,他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好,模仿能力也很強,身邊親人的一言一行都是他模仿的對象,所以大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讓他在溫馨、祥和、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就是給孩子最好、最永恆的寶藏。
一、好好吃
看到美味的食物人人想吃,寶寶也不例外。他可能迫不及待希望食物趕快入口,但媽媽要把握餵食要訣,一定要注意:食物不能太燙,約近人體體溫即可。平時寶寶自己拿湯匙進食,不但可訓練手指靈活還能培養獨立能力,應多讓他自己來。但如果這種食物是寶寶從未吃過、喝過的,最好由媽媽親自喂他,因為大人要教寶寶用舌尖感受食物的美味。
方法:餵食時,媽媽自己先示範吃一口,邊吃邊說:「真好吃!」然後再說:「啊!」讓他打開嘴巴,給他吃一、二口後,再把食物放在他對味覺最敏感的舌尖,讓他品嘗食物的味道,不要一下子就把食物放入嘴巴的最裡面。
二、找圖遊戲
寶寶喜歡做尋找的遊戲,透過玩而學習新事物。讓寶寶學習把言詞和圖片連結起來,記憶圖片的名稱,練習手的動作和爬行的動作,及增加記憶能力。
方法:在大紙盒上貼一張寶寶熟悉的圖片(如動物、水果、汽車、家人照片….等),和他一起坐在地板上,跟他說這張圖片的特點。例如「小白兔耳朵長長的」、「汽車嘟!嘟!響」、「娃娃在笑,好可愛!」等,讓他好好看一會圖片。熟悉後,再將紙盒轉向,問他:「小白兔呢?怎麼不見了?」寶寶會將紙盒翻來翻去,終於找到小白兔了,他會笑得好開心喔!別忘了讚美他:「你好棒!」、「寶寶真聰明」。如果寶寶不去找,可把圖片再轉回來,重複以上動作。每天玩一次,如果寶寶不願意再玩了,就不要強迫。
玩幾天後,再貼新的圖片在另一面,叫寶寶先找出第一張,再找新的圖片,每次要加幾張,可視寶寶的學習情況而定,這個遊戲可玩好一陣子。
三、盡情塗鴉
讓寶寶開始學習使用蠟筆或彩色筆盡情塗鴉,可發展他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對色彩的興趣,及提供對自我世界的探索。
方法:讓寶寶先看著你用蠟筆在紙上畫些簡單的圖案、塗上顏色,引起他的興趣後,再給他一支蠟筆,讓他把玩一下,告訴他:「這是蠟筆。」教他用全手握筆。開始可手把手教他在紙上畫,最後放開手讓他自己塗鴉。不管他的「傑作」如何,都要誇獎他。
如果寶寶拿了筆要亂塗家具或牆壁,要告訴他蠟筆或彩色筆只能畫在紙上,建立他正確的習慣。
四、選選看
你是否曾有過拿幾樣東西讓寶寶挑選的經驗?寶寶想喝水了,想吃東西了,不要直接拿給他,再拿另一樣不同的東西讓他選,當你的寶寶有機會做選擇時,可能會產生很有趣的「笑」果,及學習思考、認知的效果。在選擇嘗試中,他會學會了解自己的需求及認知各項物品的功能。
方法:利用日常用品讓寶寶做選擇,如他要吃稀飯時,給他一根湯匙及一支小叉子讓他選;喝水時,給他一杯有裝水的杯子及一杯沒裝水的杯子隨他挑選;出門時,問他腳上應該穿襪子還是手套;洗手時,問他該用香皂還是積木……等。
如果他選錯了,那麼就照他選的給他,將錯就錯,讓寶寶自己親身體驗錯誤。就讓他用小叉子吃稀飯;喝沒有水的杯子;腳上穿手套;用積木洗手。在有趣的試行錯誤中,你跟他一起歡笑吧。接著,讓他再選一次,如果他選對了,要讚美他。有時寶寶會故意選錯,對這種滑稽錯誤他感到非常有趣,這時你就幽默一下,跟他開懷大笑吧!
--------------------------------------------------------------------------------
12個月大嬰兒—各項發展遊戲
快週歲了,大部分的寶寶都能獨立站立,有些已會扶著東西移步前進。學會走路的孩子會四處走動,個人的發展差異逐漸加大,隨著活動範圍的擴大,真實的智能也開始萌芽。
研究報告指出,給寶寶活動的空間越廣,刺激腦部的機會越多,發揮作用的能力就越佳,到了3-4歲的智能就越好。所以不要讓寶寶在雜亂的空間,或玩具太多的房間內活動,會妨礙他的積極探索,影響智能發展。
週歲的寶寶,有的雖說已會「學走」了,但是手腳尚不靈活,一定要不斷的重複練習,不要限制任何寶寶可練習走路的機會,讓他自己走,不要老是牽著寶寶的手走,在搖搖晃晃及愛的掌聲中,他學會如何平衡及有獨立成長的機會。但要注意周圍環境的安全,注意家具是否有尖銳的角及邊緣,收好危險物品等,讓寶寶在寬敞ˋ安全的空間中成長。
一、推紙箱前進
有些寶寶快週歲了還不太會走路,除特殊情形外,家長不必過分擔憂,可透過有趣的遊戲活動,幫助努力嘗試要站起來的寶寶開始走路。
方法:找一個和寶寶站起來時,可用手撐在上面同高的空紙箱,重量不宜過重。讓寶寶在乾淨的地板上推著紙箱練習走路,媽媽從旁鼓勵、引導他。當寶寶發現他可以自己推著東西前進時,通常會雀躍不已,孩子都很喜歡這個充滿樂趣的遊戲。
二、貼五官
父母可透過這個遊戲讓寶寶認識自己的五官外形,從認識自我開始,再認識動、植物等其他事物。
方法:
1.在厚紙板上畫一個人的頭形及臉形,最好也畫上頭髮,臉部空白留做貼五官用。用紙片製作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等,用來黏貼。
2.首先,家長指著自己的五官讓寶寶辨認,接著教他用手指出媽媽的鼻子、嘴巴…..等。也可拿出鏡子讓他看,告訴他這是寶寶的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
3.父母示範貼圖,有時可故意貼錯,讓孩子指出糾正過來。
4.讓孩子自己貼五官,只要貼對位置就好,不要求貼的比例正確。
三、裝手電筒
手的功能發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透過寶寶觀察大人拆裝手電筒的過程,讓寶寶自己動手裝手電筒,可培養寶寶的觀察力、專注力及訓練手部操作的靈活度。
方法:家長把手電筒從拆開、放上電池、套上燈泡,栓上蓋子、然後按上開關使燈泡亮起來,每一個步驟慢慢地、仔細地做給寶寶看,寶寶在旁觀看也會學大人的樣子去拆裝,家長從旁可看看寶寶能做到哪一步,寶寶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不要勉強他。此時也要告訴他,要愛惜物品,不要將手電筒亂扔、亂敲,否則會弄壞燈泡,燈泡就不會亮了。
四、分享好東西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增強,漸漸懂得想佔有或得到一件東西了。教寶寶與他人共同欣賞物品,凡事不能只從自我為出發點,從小培養他與人共享的情懷。當他體會大人願意與他分享事物時,漸漸地他也可能拿出自己的玩具,要與大家分享。
方法:家長在平日應經常和寶寶一同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將身邊美好的事物不論大小,都與寶寶分享。例如:你在摺棉被時,和他一起欣賞被單可愛的圖案:澆花時,和他一起看看美麗的花朵,耐心教他觀察葉子的紋路;出外郊遊時,跟他一起欣賞天上的白雲……等。你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愛,建立他對他人的信任,長大後也較會替他人著想。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三歲前幼兒遊戲識字法
三歲前幼兒遊戲識字法
在教孩子識字的過程中,成年人要設計多種多樣的遊戲來誘導孩子,使孩子感到識字能獲得歡樂,把識字當作每天必不可少的遊戲活動,在不知不覺中識字、脫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者有心,學者無意”。
該怎樣把識字與遊戲結合起來,使孩子感到有趣而樂於接受呢?下面講幾種遊戲識字的方法:
1.捉迷藏:即把字卡藏到容易找的地方讓孩子找。找到了,讀一讀,表揚一番。也可讓孩子去藏字,媽媽找字,讀字。
2.玩玩具:跟孩子玩什麽玩具,就在玩具上寫上相應的字,讓孩子認讀。
3.做動作:邊教字邊做動作;教“跳”字做一個青蛙跳的動作;……等等。凡是動詞都可以做相應的動作,加深印象。
4.裝表情:教育些帶感情色彩的動詞和形容詞 要有臉部表情。如教“笑”字,要帶動孩子哈哈大笑,教“哭”字要和孩子一起裝作哭的樣子;動作、表情的適當誇張,可加深孩子識記。
5.釣魚識字:把字卡當作魚撤在地上,讓孩子去“釣”,釣來一個字卡教一個字,此法可把孩子認過的字當作魚讓孩子釣。成人讀一個字,孩子必須釣到那個字,讀出那個字才算釣到了“魚”。也可以幾個孩子比賽看誰換釣到“魚”。這方法用來復習鞏固效果好。
6.表演識字:讓孩子表演他最喜歡做的遊戲,如孩子喜歡當小大夫,就讓他坐到寫有醫生的位置上,對病人問這問那,用一聽筒在聽,開藥方,打針……這時候教育他識讀,“醫”、“藥”、“病”、“針”等,就不會太難。
7.吃東西識字:孩子在吃東西時,往往是最高興的,這時教他識讀字,興趣也會高些。如削鳳梨時教“菠”、“蘿”,切西瓜時教“西”、“瓜”,吃冰棒或糖果時教包糖紙上的那些字。
8.講故事識字:給孩子講故事,邊講邊把故事中主要人物,關鍵情節在黑板上寫下來認一認,講完故事後讀一讀,讓孩子復述時再認一認。這樣既不影響講故事、故事,認了字又可使孩子把故事情節記得更牢。
9.遊動物園識字:把許多字卡圍成一圈當作動物園的圍牆,“圍牆”裏面放許多寫有各種動物名字的字卡。說有許多小朋友要上動物園去玩,開哪個門進去呢?看門人說走“××”門進去安全,如果開錯門,老虎會逃出來咬人的,這時候要孩子去“××”門,開對了才能進動物園,開錯了重開。進了“動物園”讓孩子撿一個個的字卡來問:“媽媽,這是什麽呀?”媽媽說:“唷 ,好大的大老虎的‘虎’字…”如果場 地大,還可在動物園內再分隔成幾個“猴”、“虎山”、“雞禽館”、“熊貓館”之類的小圈圈,可以把各種飛禽走獸的名詞都教孩子認讀。此法復習舊字,認新字,效果都很好。
10.踩字過河識字:地上畫兩條平行直線當作是一條河,河中間放若干個字卡當作“橋”,孩子要從“橋”上“過”河去,先要讀出一個字才能上前踩中跨到前面的這個字上,讀錯了重教重讀。過了“河”還要從“橋”上返回來,再一個字一個字讀過來復習一遍,能做到一字不錯返回來的要大大表揚。
11.教布娃娃識字:讓孩子當小老師,讓布娃娃、絨毛狗、小熊、猩猩、企鵝、大熊貓等絨布玩具當學生,成人當班長喊“起立、坐下”識字……此法用來復習已經學過的舊字有很好的效果。
12.出門之前識字:讓孩子上兒童公園前,先要認一認“兒童公園”四個字。凡是孩子迫切要求出去玩的時候,都可以先識幾個字再行動,到外婆家去也可以學“外婆”兩字,認認外婆家居住和街道、村莊、門牌號碼等。 13.引誘孩子識字:成人與成人說話,故意相互問字,教字,寫字,猜字謎考字,談得津津有味,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引誘孩子主動來看來問,積極參與識字活動。
以上介紹的十幾種室內識字法,還僅僅開了個頭;針對3歲前孩子的心理特點,還可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心理特點,還可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但不論何種方法,識字活動都要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教師,要每天固定一恰當的時間和一個比較安靜的地點,根據孩子學習情緒高低進行幾分種到十幾種遊戲學習,天天不間斷。學習地點要安靜,有文字、圖畫、桌椅、黑板、地圖、玩具、小紅花、表揚欄等智育環境佈置。這樣時間一久,便會形成條件反射,一天不學孩子會悶得難受。
至於室外遊戲識字,方法更多;成人要隨帶紙筆備用,孩子外去,視野寬,十分高興,什麽都感到新鮮;特別是看到自己認過的字在廣告、標語或招牌上重現,會像老朋友久別重逢一樣興奮,很喜歡讀。這時對出現的新字也特別好奇,愛問愛讀。所以室外遊戲時要鼓勵孩子多注意文字,時時處處留心。玩耍中遇到新奇事物,應立即寫給孩子看、讀。
上面講的室內外遊戲識字和選擇的字、詞 、句,都不要固定教材,更不要講究系統。但選的詞和造句要講原則。這些原則是:
1. 教孩子是感興趣的字、詞、句。
2. 教孩子最熟悉的字、詞、句。
3. 結合孩子在生活遊戲中感到特別高興的事,當場選字,遺詞、造句,編兒歌。
4. 學過的字要有記載,分初次認讀、基本鞏固、能熟練運用三類整理,以便有針對性地做復習遊戲。
5. 教字以識讀爲主,不要要求聽寫。
在教孩子識字的過程中,成年人要設計多種多樣的遊戲來誘導孩子,使孩子感到識字能獲得歡樂,把識字當作每天必不可少的遊戲活動,在不知不覺中識字、脫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者有心,學者無意”。
該怎樣把識字與遊戲結合起來,使孩子感到有趣而樂於接受呢?下面講幾種遊戲識字的方法:
1.捉迷藏:即把字卡藏到容易找的地方讓孩子找。找到了,讀一讀,表揚一番。也可讓孩子去藏字,媽媽找字,讀字。
2.玩玩具:跟孩子玩什麽玩具,就在玩具上寫上相應的字,讓孩子認讀。
3.做動作:邊教字邊做動作;教“跳”字做一個青蛙跳的動作;……等等。凡是動詞都可以做相應的動作,加深印象。
4.裝表情:教育些帶感情色彩的動詞和形容詞 要有臉部表情。如教“笑”字,要帶動孩子哈哈大笑,教“哭”字要和孩子一起裝作哭的樣子;動作、表情的適當誇張,可加深孩子識記。
5.釣魚識字:把字卡當作魚撤在地上,讓孩子去“釣”,釣來一個字卡教一個字,此法可把孩子認過的字當作魚讓孩子釣。成人讀一個字,孩子必須釣到那個字,讀出那個字才算釣到了“魚”。也可以幾個孩子比賽看誰換釣到“魚”。這方法用來復習鞏固效果好。
6.表演識字:讓孩子表演他最喜歡做的遊戲,如孩子喜歡當小大夫,就讓他坐到寫有醫生的位置上,對病人問這問那,用一聽筒在聽,開藥方,打針……這時候教育他識讀,“醫”、“藥”、“病”、“針”等,就不會太難。
7.吃東西識字:孩子在吃東西時,往往是最高興的,這時教他識讀字,興趣也會高些。如削鳳梨時教“菠”、“蘿”,切西瓜時教“西”、“瓜”,吃冰棒或糖果時教包糖紙上的那些字。
8.講故事識字:給孩子講故事,邊講邊把故事中主要人物,關鍵情節在黑板上寫下來認一認,講完故事後讀一讀,讓孩子復述時再認一認。這樣既不影響講故事、故事,認了字又可使孩子把故事情節記得更牢。
9.遊動物園識字:把許多字卡圍成一圈當作動物園的圍牆,“圍牆”裏面放許多寫有各種動物名字的字卡。說有許多小朋友要上動物園去玩,開哪個門進去呢?看門人說走“××”門進去安全,如果開錯門,老虎會逃出來咬人的,這時候要孩子去“××”門,開對了才能進動物園,開錯了重開。進了“動物園”讓孩子撿一個個的字卡來問:“媽媽,這是什麽呀?”媽媽說:“唷 ,好大的大老虎的‘虎’字…”如果場 地大,還可在動物園內再分隔成幾個“猴”、“虎山”、“雞禽館”、“熊貓館”之類的小圈圈,可以把各種飛禽走獸的名詞都教孩子認讀。此法復習舊字,認新字,效果都很好。
10.踩字過河識字:地上畫兩條平行直線當作是一條河,河中間放若干個字卡當作“橋”,孩子要從“橋”上“過”河去,先要讀出一個字才能上前踩中跨到前面的這個字上,讀錯了重教重讀。過了“河”還要從“橋”上返回來,再一個字一個字讀過來復習一遍,能做到一字不錯返回來的要大大表揚。
11.教布娃娃識字:讓孩子當小老師,讓布娃娃、絨毛狗、小熊、猩猩、企鵝、大熊貓等絨布玩具當學生,成人當班長喊“起立、坐下”識字……此法用來復習已經學過的舊字有很好的效果。
12.出門之前識字:讓孩子上兒童公園前,先要認一認“兒童公園”四個字。凡是孩子迫切要求出去玩的時候,都可以先識幾個字再行動,到外婆家去也可以學“外婆”兩字,認認外婆家居住和街道、村莊、門牌號碼等。 13.引誘孩子識字:成人與成人說話,故意相互問字,教字,寫字,猜字謎考字,談得津津有味,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引誘孩子主動來看來問,積極參與識字活動。
以上介紹的十幾種室內識字法,還僅僅開了個頭;針對3歲前孩子的心理特點,還可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心理特點,還可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但不論何種方法,識字活動都要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教師,要每天固定一恰當的時間和一個比較安靜的地點,根據孩子學習情緒高低進行幾分種到十幾種遊戲學習,天天不間斷。學習地點要安靜,有文字、圖畫、桌椅、黑板、地圖、玩具、小紅花、表揚欄等智育環境佈置。這樣時間一久,便會形成條件反射,一天不學孩子會悶得難受。
至於室外遊戲識字,方法更多;成人要隨帶紙筆備用,孩子外去,視野寬,十分高興,什麽都感到新鮮;特別是看到自己認過的字在廣告、標語或招牌上重現,會像老朋友久別重逢一樣興奮,很喜歡讀。這時對出現的新字也特別好奇,愛問愛讀。所以室外遊戲時要鼓勵孩子多注意文字,時時處處留心。玩耍中遇到新奇事物,應立即寫給孩子看、讀。
上面講的室內外遊戲識字和選擇的字、詞 、句,都不要固定教材,更不要講究系統。但選的詞和造句要講原則。這些原則是:
1. 教孩子是感興趣的字、詞、句。
2. 教孩子最熟悉的字、詞、句。
3. 結合孩子在生活遊戲中感到特別高興的事,當場選字,遺詞、造句,編兒歌。
4. 學過的字要有記載,分初次認讀、基本鞏固、能熟練運用三類整理,以便有針對性地做復習遊戲。
5. 教字以識讀爲主,不要要求聽寫。